rùn jī gāo
2 《衛生寶鑒》卷十三:潤肌膏 2.1 處方珠子瀝青120克 白黃蠟24克 乳香6克
2.2 制法於鐵鍋內,先下瀝青,隨手下黃蠟,乳香,次入麻油10~20毫升,俟瀝青熔開,微微熬動,放大凈水盆於其旁以攪藥;用鐵錍滴1~2點於水中,試之如硬,少入油,看硬軟合宜,新綿濾於水中揉扯,以白為度。瓷器內盛,或油紙裹。
2.3 功能主治潤燥生肌,活血止痛。治手足皴澀,皮膚裂開疼痛,不能迎風者。
2.4 潤肌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先火上炙裂口子熱,撚合藥亦上火炙軟,塗裂口上,用紙少許貼之,自然合矣。
2.5 摘錄《衛生寶鑒》卷十三
3 《瘍醫大全》卷十九:潤肌膏 3.1 處方當歸身45克 粉甘草30克 白芷24克 血竭18克 紫草茸15克 白蠟(切片)60克
3.2 制法用真麻油240毫升,先將當歸身、白芷、甘草熬深黃色、濾去滓;再入血竭熬化,又濾清;再入紫草、白蠟片略沸十數滾,即起火,濾去紫草滓,其色即鮮明可愛。若熬過則紫黑矣。
3.3 功能主治治風寒侵襲皮膚,血不榮於肌表,致成酸痛,手足似無皮之狀,偶觸衣物,或以手捺,疼痛連心者。
3.4 摘錄《瘍醫大全》卷十九
4 《外科正宗》卷四 4.1 方名潤肌膏
4.2 組成麻油4兩,當歸5錢,紫草1錢。
4.3 主治禿瘡幹枯,白斑作癢,發脫。
4.4 潤肌膏的用法用量搽擦患處。
4.5 制備方法上同熬,藥枯濾清,將油再熬,加黃蠟5錢,化盡,頃入碗內,頓冷。
5 《金鑒》卷六十三 5.1 方名潤肌膏
5.2 組成香油4兩,奶酥油2兩,當歸5錢,紫草1錢。
5.3 主治白屑風。因肌熱當風,風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膚失養,頭面作癢,抓起白屑皮脫去又起,其燥癢倍增,肌膚燥裂者。
5.4 潤肌膏的用法用量每用少許,日擦2次。
5.5 制備方法將當歸、紫草入2油內,浸2日,文火煠焦去滓,加黃蠟5錢,溶化盡,用布濾,傾碗內,不時用柳枝攪冷成膏。
古籍中的潤肌膏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嬰兒部]胎〔斂〕瘡延及遍身,即成濕〔斂〕。俱服消風導赤湯,幹者抹潤肌膏;濕者用嫩黃柏頭末,與滑石等分撒之。膿痂過厚,...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六嬰兒部]胎瘡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濕。俱服消風導赤湯,幹者抹潤肌膏;濕者用嫩黃柏頭末,與滑石等分撒之。膿痂過濃,...
《醫宗金鑒》:[外科卷上頭部]白屑風化成燥證也。宜多服袪風換肌丸。若肌膚燥裂者,用潤肌膏擦之甚效。方劑:袪風換肌丸組成:大胡麻蒼術(炒...
《外科心法要訣》:[卷三頭部]白屑風化成燥證也。宜多服祛風換肌丸。若肌膚燥裂者,用潤肌膏擦之甚效。祛風換肌丸大胡麻蒼術(炒)牛膝(酒洗...
《外科正宗》:[卷之四雜瘡毒門]白禿瘡第壹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