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淺談苗族舞蹈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意義

淺談苗族舞蹈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意義

 摘要: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最喜愛的壹種民間藝術,它以舞蹈的的形式生動地描繪人們的生活、精神,聲聲不息的鼓點舞步千百年來傳承著苗鄉的風土人情。在旅遊景區中,苗族舞蹈文化藝術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對於苗族舞蹈文化的保護,我們要采取積極的行動來繼承苗族舞蹈文化,使苗族舞蹈這朵藝術奇葩在中華民族傳統民間舞蹈文化大觀園中常開不敗。

中國論文網 /7/view-4708269.htm

關鍵詞:苗族舞蹈 旅遊景區 文化功能 保護 發展

引言:去年暑假,我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美麗的鳳凰縣旅遊,在鳳凰縣的苗家寨觀看了極具苗族特色的舞蹈“擊鼓迎客”後,我隨即對苗族舞蹈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深入苗寨了解後,我才知道苗族舞蹈之所以能踏著自己矯健的歷史腳步,跨越數千年而走進今天的藝術世界,首先在於它有自己賴以生存和傳承的藝術環境,只要我們揭開它那藝術生態環境的天窗,我們便會發現那個與苗族自給自足經濟相適應,以幸福和光明為目標的文化追求意識,才是苗族舞蹈生命和特色的沃土。

壹、傳統文化中的苗族舞蹈

通過觀看苗族舞蹈的表演,我們不難看出苗族舞蹈總體上的原始風貌是較為突出的,這首先與苗族的歷史文化生態有關。原始崇拜和巫教文化在苗族舞蹈的外在形態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不僅僅體現在道具、服裝等實物的身上,還體現在舞蹈本身的動作形態上,如果說具體的動作形態是地理環境、服裝、勞作方式等直接影響形成的,那麽舞蹈的原始氣息則是更多的從整體風格與氣氛中散發出來的。

二、苗族舞蹈文化保護的現狀

苗族舞蹈,作為苗族文化的壹種表現形式,它最具有誘惑力和神秘性。是最古老的原汁原味原生態藝術。如今,苗族舞蹈伴隨著時代步伐,把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融為壹體,形成壹種獨特藝術走出湘西、走向全國、邁出國門,苗族舞蹈文化已經逐漸適應現代社會需求,同時也得到了現代社會的普遍認可。在2005年6月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舉辦的首屆“德夯中國鼓文化節”,選出了全國第五代女鼓王、第二屆猴兒鼓王,引起了海內外的高度關註,而龍英棠作為苗族鼓舞傳承人進入湘西州首批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苗族鼓舞”申報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04年取得“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的身份。但是現在苗族舞蹈逐漸出現逆向發展的危機,比如說苗族壹年壹度的重大的節日鼓社節,每逢這壹天苗族上下都盛裝出席,苗族舞蹈始終貫穿整個節慶活動,整個節慶場面熱鬧非凡。由於許多年輕人外出打工之後,對自己民族的文化產生自卑感,對家鄉的民間藝術活動不熱愛、不支持、不參與,所以出現不少村寨退出這壹大型的節慶活動的現象。

三、如何有效的保護與發展苗族舞蹈文化

苗族舞蹈因形成的歷史久遠,對研究苗族的歷史、戰爭、宗教、遷移、生產、愛情、民俗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自古以來,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護苗族鼓舞這壹藝術形式,對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構建和諧,培養苗族人民勇於創造頑強拼博,將起到壹定的促進作用。

經過友人的介紹,我帶著了解和學習苗族舞蹈的迫切心情走訪了居住在苗族文化保護較好的湖南省鳳凰縣山江鎮的龍洲長,在說明來意後,龍洲長很高興的接受了我的采訪,他告訴我,為了在山江保護這些珍貴的苗族民間藝術文化,近幾年來他把對民族文化的保護當成弘揚民族文化的責任.廣泛搜集,翻譯,整理苗族歷史,文化古籍等,並從民族經濟,政治,歷史,文化,風俗,心理素質等方面,進行深層次的研究,把已經逐漸被漢化了的苗民召集在壹起,規定大家穿苗服,說苗語,鼓勵老壹輩的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有效的保護了許多已經瀕臨失傳的珍貴的民間藝術,特別是對每年重大的節日慶典活動的保護更為重視。

苗族舞蹈生在壹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它只能以活生生的人作為它的文化載體,對於苗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我認為可以在苗族旅遊景區中,確立壹些以形成苗族舞蹈文化為主的龐大民俗風情開發項目比如:設立苗族舞蹈的展廳,以苗族舞蹈介紹與苗族舞蹈表演為壹體的音像制品的開發以及書刊的發行,對外開放性的培訓都是可行的,這樣無疑讓那些對苗族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有苦於找不到這方面的資料的人得到了很大的幫助。壹個民族的理情精神是壹個有機的和生長的文化形態,在某個時期起積極作用的因素。如果未能隨歷史變化而進行成功的自我調節,就可能在另外壹個時期發揮不了作用,苗族舞蹈也要在保護原生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吸取其他民族民間的藝術精華,以完善和發展本民的苗族舞蹈文化,但是最重要的壹點是,在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民間藝術精華的同時,必須既有明確的目的,即為了促進本民族藝術的發展.當今世界已經步入了壹個全新的信息時代,我們的民族民間藝術文化也必須與世界接軌,在世界的大舞臺上其藝術的民族性才更能發揮光彩。

我國是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也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由於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多層次性而使中華的文化特征顯的博大精深,而中華各民族又組成了具有統壹特征的中華民族,因此民族的概念本身就標誌著壹種文化現象。作為民間傳統文化的苗族舞蹈,既源於苗族家族生活又是苗族家族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其發展速度不夠快,推廣面積不大,普及率不高。在我國現有的保護基礎上,應采取更切實有效的搶救措施。如通過在旅遊景區的開發和利用,建立苗族文化博物館等,讓更多的人接觸認識到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