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安陽的歷史與歷史人物

安陽的歷史與歷史人物

在安陽的故土上,發生過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家喻戶曉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嶽母刺字、韓陵定國寺等等關於中華文化的偉大傳說,都跟這個地方有密切聯系。壹 大禹治水 禹是我國第壹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時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創建者,但他在歷史上最為人稱道的事跡是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幾千年來已家喻戶曉,影響著壹代又壹代的華夏兒女。大禹治水給後世留下很多傳世佳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禹治水的這種精神激勵著世代的中華兒女,永遠為人們所懷念。二 蘇秦拜相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期的韓國人,是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蘇秦少時學習刻苦,後來拜鬼谷子為師,學習縱橫術。學成之後,遊說天下。經蘇秦多年遊說,終於說服六國合縱功秦。為了統壹行動,六國任命蘇秦為六國宰相。公元前333年,六國會盟於恒河,授蘇秦六國相印,宣誓***同抗秦,這就是著名的蘇秦拜相的故事。拜將臺就在安陽市西郊,臺高6米多,方圓約50米。三 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戰國時期魏國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家,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無神論者。魏文侯在位時任鄴(今安陽)令,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魏文侯時,西門豹任鄴縣令。他來到鄴縣,發現這裏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百業蕭條,壹片冷落。後來,他匯集地方上年紀大的人,問清楚情況,就有了後來的《西門豹》的故事(故事小學課文學過,這裏就不再敘述)。

西門豹讓老百姓開挖了十二條渠道,把黃河水引來灌溉農田。從此,鄴縣又恢復了生機,西門豹也因此名聞天下。四 嶽母刺字 嶽飛,安陽人,字鵬舉,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將領。青年時代,嶽飛目睹了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立誌收復故土,統壹祖國。1140年,高宗派抗金老將韓世忠、嶽飛抗擊金國,並取得幾次勝利,失地相繼收回。嶽飛乘勝追擊,壹直進入中原之地。就在南宋抗金鬥爭有了根本轉機時,南宋朝廷給嶽飛下了“十二道金牌”,下令撤軍,可壹回到臨安,嶽飛就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殺害。嶽飛死時年僅39歲,實在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遺憾。嶽飛死後,歌頌嶽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嶽母刺字的故事也流傳開來。

相傳,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嶽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妳有什麽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 嶽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 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妳怕嗎?" 嶽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麽,如果連針都怕,怎麽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嶽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嶽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嶽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嶽飛。嶽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為歷代人民所敬仰。將此篇文章設為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