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譯文 作者:佚名
《為學》翻譯
正文:天下事有難易乎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翻譯: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 只要做,那麽困難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麽容易的事情也困難了.人們做學問有困難和容易的區別嗎 只要學習,那麽困難的也容易了;不學習,那麽容易的也困難了.
蜀之鄙有二僧,其壹貧,其壹富.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翻譯:四川的邊境上有兩個和尚,其中的壹個貧窮,其中的壹個富有.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去南海,怎麽樣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翻譯:富和尚說:"您靠什麽去呢?"
曰:"吾壹瓶壹缽足矣."
翻譯:窮和尚說:"我靠著壹個水瓶壹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翻譯:富和尚說:"我幾年來想雇船而往下遊走,還沒有能夠去成.您靠什麽能去!"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翻譯:到了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告訴富和尚.富和尚顯出了慚愧的神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譯:四川距離南海,不知道有幾千裏路,富和尚不能到達,可是窮和尚到達了.壹個人立誌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的那個窮和尚嗎?
《為學》首、尾兩段用精心提煉的警辟的句子表達作者的主張;中間用對比的手法和生動的對話寫貧僧富僧的故事以證明作者的主張。全篇文氣活潑。
中心寓意:
散文《為學壹首示子侄》(簡稱《為學》)用淺顯的比喻,說明求學的結果如何不在於天賦條件,而是決定於本人是否有求學的恒心和毅力。敘事生動,語言流暢,有較強的哲理性。
2. 為學與做人閱讀答案為學與做人(有刪節)梁啟超 問諸君為什麽進學校,眾人會答為求學問.再問為什麽求學問,各人答案就會不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了.諸君啊!我請替妳們答壹句吧:“為學做人.” 人類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這三部分圓滿發達的狀態,我們先哲稱之為三達德——智、仁、勇.為什麽叫“達德”?因為這三事是人類普通道德標準,總要三者具備,才能成壹個人.三件的完成狀態如何?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所以教育應分為知育、情育、意育三方面.都應以這三件為究竟. 怎麽樣才能不惑?最要緊是養成我們的判斷力.第壹,須有相當常識,進壹步,對於自己要做事須有專門智識,再進壹步,還要有遇事能斷的智慧.假如壹個人連常識都沒有.聽見打雷,說是雷公發威,看見月蝕,說是蛤蟆貪嘴,那麽,壹定鬧到什麽事都沒有主意,碰著壹點疑難問題,就靠求神問蔔看相去解決,真所謂“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憐的人了.學校裏小學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許多基本的常識,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僅有點常識還不夠,我們做人,總要各有壹件專門職業.這就是專門學識.但專靠這常識和學識還不夠,還須養成總體智慧,才能得有根本判斷力.以上所說常識和總體智慧,都是智育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麽才能不憂?為什麽仁者會不憂?想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中國先哲人生觀怎樣.“仁”之壹字,儒家人生觀的全體大都包含在裏頭.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壹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就不會憂成敗.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正為在這永遠不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裏的長途中,往前挪壹寸,兩寸,那裏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麽樣呢?不做則壹寸兩寸都不挪,那可真真失敗了.仁者看透這壹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肯做事便不會失敗 .故《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再者,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便不會憂得失.為什麽?因為認定這東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連人格都不是單獨存在,不能明確劃分,然則哪裏有東西可為我們所得?既無所得,當然無所失.我只是為學問而學問,為勞動而勞動,並不是拿學問勞動等做手段來達某種目的--可以為我們所得的.妳想有這種人生觀的,還有何得失可憂? 怎麽樣才能不懼?有了不惑不憂功夫,懼當然會減少許多了.但這屬於意誌方面的事.壹個人若是意誌力薄弱,便有豐富智識,臨時也會用不著,便有優美的情操,臨時也會變了卦.然則意誌怎麽才會堅強呢?頭壹件須要心地光明.孟子說浩然正氣,至大至剛.人人要保持勇氣,須要從壹切行為可以公開做起,這是第壹.第二要不為劣等欲望之所牽制.壹被物質上無聊的嗜欲東拉西扯,那麽百煉鋼也會變為繞指柔了.總之,壹個人意誌由剛強變柔弱易,由柔弱返剛強難.自己做不起自己主,還有何事可做?只有奮鬥,才可得自由.意誌磨練到家,自然是看自己應做之事,壹點也不遲疑,扛起來便做,“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樣才算頂天立地做壹世人,絕不會有左支右絀的醜態.這便是意育目的,教人做到“勇者不懼”. 諸君啊!妳現在懷疑嗎?沈悶嗎?悲哀痛苦嗎?覺得外面壓迫妳不能抵抗嗎?我告訴妳,便是妳因不知才會惑;妳悲哀痛苦,便是妳因不仁才會憂;妳覺得妳不能抵抗外界壓迫,便是妳因不勇才有懼.這便是妳的知、情、意未經過修養磨練,所以妳還未成個人.我盼望妳有痛切的自覺啊!有了自覺,自然會自動. 諸君啊,醒醒罷!妳成不成人,就看這幾年哩! 1922年12月 (選自《閱讀名篇——中外演講辭卷》) 11.作者認為為學與做人應是什麽關系?“成壹個人”的標準是什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認為“怎麽樣才能不惑”?“仁者不憂”的原因又是什麽?試各分點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主體部分的論述和論證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最後兩節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表達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11、因果關系.智、仁、勇三者兼備,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2、(1)①須有相當常識,②做事須有專門智識,③遇事能斷的總體智慧,④有根本判斷力.(2)①儒家“仁”的人生觀認為宇宙和人生永遠不會圓滿,因此不做事才算失敗,肯做事便不會失敗 .由此我們就不會憂成敗.②儒家“仁”的人生觀認為無壹物為我們擁有,既無所得,當然無所失.因此我們便不會憂得失. 13、引用孔子的話作為中心論點,先總述,後並列展開論述,層次清楚;每壹層又都以問句起頭,不僅條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 14、設問、排比、呼告等.連續的設問鏗鏘犀利,促人思考,三個“……便是妳因……”的句式形成排比,回答斬釘截鐵,不僅有真知灼見,而且充滿 *** ,氣勢極強盛.“諸君啊”的呼告,令人警醒.。
3. 讀《為學》、《師曠問學》、《戒子書》等文章的感悟作文.急、急,非讀《為學》有感昨天我看了清朝作者彭端淑寫的壹篇文言文——《為學》.文言文註解,我明白了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通過兩個和尚去海南的故事,用簡練的語言為我們闡述了“是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當我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我想到了現實社會,我覺得彭端淑的語言是極賦有哲理性的,並且他所闡述的事理完全是當今社會的壹個縮影.正如文中開頭所講:“天下事有難易呼了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呼?學之,則難者亦難矣.不學易者則易難矣.”文中說的很對,天下的事有容易和簡單之分嗎?沒有,這正如作者所說:只要去做,難事也會變簡單;而不去做,簡單的也會邊難,就如文中的那兩個和尚;富和尚隨有財富,卻沒有誌向,而窮和尚隨窮,但有遠誌,有信心.就平這兩樣,他達到了他最後的目的,以至於最後“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的結果.由兩個和尚的故事,我終於明白了有心者事競成的作風.真的,人各立誌,每人都能成功嗎?不是由古到今,每壹個幹部都立誌,都宣稱自己要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好幹部,可做到的又有幾個呢?當他們登上官位時,就誌呼所以,貪贓枉法,以至於最後使國家受損失,使人民受害,連自己也不能堂堂正正做人,為什麽呢?因為他們只是空懷大誌,並沒有付諸行為,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有什麽作為.比如我身邊有壹些同學,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而他們呢?卻不知父母的苦心,看到這些好條件,就不在認真學習了,而是壹天樂不思蜀的玩著.他們並不是沒有誌向,而只是對現實狀況感到滿足,所以就忘記了自己的行動.人們常說:“寒門出才子”.由此可見,人生立誌,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向窮和尚那樣,有所想必有所做才行.否則就會壹事無成.。
4. 求文言文解釋:文言文為:(開頭):“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① 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獨學無友,則孤陋②而難成;久處壹方③,則習染④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⑤,無車馬之資⑥,猶當⑦博學審問⑧,古人與稽⑨,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⑩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11)之士,雖子羔、原憲之賢(12),終無濟於天下. 字詞註釋 ①選自《與友人書》,作者顧炎武.②孤陋:學問和見識淺薄.③方;地方.④習染:沾染上某種習氣.習:沾染.⑤窮僻之域:貧困偏僻的地方.⑥資:費用.⑦猶當:還應當.⑧審問:詳細考究.⑨古人與稽:與古人相合.稽:合.⑩庶(sh))幾:差不多.(11)面墻:對著墻壁,即壹無所見的意思.(12)子羔、原憲之賢: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子羔,即高柴,春秋衛人;原憲,字子思,春秋魯人.二人都是孔子的學生. 詩文翻譯 人們求學(或做學問),不能天天上進,就要天天後退.孤獨地學習,而不和朋友(互相交流啟發),就必然學識淺薄難以成功;長久住在壹個地方,就會不知不覺地沾染上某種習氣.不幸住在窮鄉僻壤,而又沒有(雇用)車馬的盤費,還應當廣博地學習、詳細地考究,與古人相合,來探求學習裏邊哪是對的哪是不對的,這樣差不多能得到十分之五六(的收獲).如果既不出門(拜師友),又不讀書,那就是不學無術的人,即使(妳有)像子羔、原憲那樣的賢能,也終究無濟於社會.。
5. 《為學》練習題帶答案《為學》練習題及參考答案1.指出下列加點字的讀音有誤的壹組.( )A.不逮人(dài) 迄乎成(qì) 昏與庸(yōnɡ) 屏棄(bǐng)B.蜀之鄙(bǐ) 何恃(shì) 飯缽(bō) 慚色(cán)C.語於富者(yǔ) 僧人(sēng) 久而不怠(dài) 彭端淑(shū)2.解釋下列句中“者”的意思.①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②富者有慚色( )③能者為師( )④食馬者( )3.解釋下列句中“之”的意思①人之為學有難易乎( )②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③吾欲之南海( )④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4.“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的正確譯文是( )A.人們立誌求學,為什麽還不如四川的鄙和尚呢?B.壹個人立誌求學,難道不如四川那個地位低下的和尚嗎?C.壹個人立誌求學,難道還不如四川邊境上那個窮和尚嗎?D.人們立誌求學,往往顧慮趕不上四川邊境上那個窮和尚.5.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譯:②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譯:6.了解下邊文言詞語的意義或用法:①下邊句中加點的詞,有的意義跟現代漢詞不同,有的讀音也不同,在括號裏加以說明.蜀之鄙有二僧( ) 貧者語於富者曰( )子何恃而住( )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者”在文言中相當於“的人”、“的東西”、“的事情”等.試解釋下邊句子中的“者”字.學之,則難者亦易矣( ) 富者有慚色( )能者為師( ) 普通勞動者( )③“乎”、“矣”、“也”、“焉”、“哉”都是文言中常用的語氣詞.先朗讀下邊的句子,然後說明加點詞所表達的語氣.天下事有難易乎( ) 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吾數年來欲舟而下,猶未能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7.下列句子與原文壹致的是:( )A.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B.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C.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開軒面場園,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8.下面句子節奏與停頓錯誤的壹組是:( )A.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B.人之/為學/有難易乎?C.蜀/之鄙有/二僧,其壹/貧,其壹/富.D.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9.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A.孔子,名丘,字仲屁,戰國時魯國陬邑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韓非,戰國末年韓國的公子,是占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是其重要著作.( )C.彭端淑,清代四川人,著有《白鶴堂文集》.( )D.薄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清代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誌異》.( )E.《歸園田居》、《過故人莊》、《錢塘湖春行》、《書湖陰先生壁》、《遊山西村》的作者分別為陶淵明、孟浩然、杜甫、王安石、辛棄疾.( )10.解釋下邊加點的字:①為之,則難者亦易矣.( ) ②迄乎成( )③屏棄而不用( ) ④豈有常哉( )⑤猶未能也( ) ⑥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參考答案1.C(C組中“語”音應為“yù”.)2.①……的東西;②…… 的人;③……的人;④……的人3.(略)4.C5.(略)6.本題三個小題引導學生學習文言詞和虛詞.學習文言實詞,註意古今比較;學習文言虛詞,作了適當提示,對學習方法也有所啟示.①蜀之鄙有二僧(“鄙”是邊境的意思,在現代語中,“卑鄙”的“鄙”是品質低劣的意,“鄙視”的“鄙”是輕蔑的意思,只有“邊鄙”的“鄙”是邊境的意思)貧者語於富者曰(“語”是“告訴”、“說”的意思,讀yù.在現代語中,“語言”的“語”是“話”的意思,“不言不語”的“語”是“說”的意思,讀yǔ)子何恃而往(“子”是對對方的敬稱,相當於“您”,在現代語中,最常用的意思指兒子)顧不如蜀鄙之僧哉(“顧”是“反而”、“難道”的意思,在現代語中,“回顧”的“顧”是“看”的意思,“顧全大局”、“奮不顧身”的“顧”是“照管”、“註意”的意思)②學之,則難者亦易矣(的東西) 富者有慚色(的人) 能者為師(的人) 普通勞動者(的人)③天下事有難易乎(表疑問語氣)為之,則難者亦易矣(表感嘆語氣)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表肯定語氣)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表加強語氣)人之立誌,顧不如蜀鄙之僧哉(表反問語氣)7.答案為C組.A組“難者亦易矣”後句號應為分號; B組“溫”應寫作“慍”;D組“場園”應為“場圃”.8.C組.C組停頓應為“蜀之鄙/有二僧”.9.A(*)孔子為春秋時魯國人. B(*)韓非為法家學說的集大成者. E(*)《錢塘湖春行》、《遊山西村》的作者分別為白居易、陸遊.10.①為:做 ②迄:等到 ③屏棄:摒棄 ④常:常規,永遠不變的 ⑤猶:還,尚且 ⑥顧:難道;哉;語氣詞,表反問。
6. 給了我們什麽啟示“ 漢學”和“宋學”是我國古代兩種基本的治學方法。前者註重原著文本,以訓詁考證研究為主;後者註重推演,以闡發引申文中之義為主。這也許相比於今天的“科學”與“人文”。
“漢學”註重原著本身,從文本文句的訓詁著手,弄清他們的本來含義,考證文本“是什麽”、“為什麽”,不妄加附會穿鑿。正所謂“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代表人物如戴震、惠棟、王念孫、段玉裁等大學問家,這種學風歷來遭到批判,李白有首詩“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也是對這種學風脫離實際的批判。但我個人認為,現代人的史學、天文、地理、音律、語言、典章制度的考究莫不來源於此。也許在歷史上這些古人對中華文明傳承的意義和價值並不亞於《李太白詩集》。戴震為考證“光被四表”中的“光”之意,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古籍中尋找證據。雖然有了壹些證據,但總覺得還不充分,晚年關照弟子、兒子繼續考證。又過了二十多年,弟子們終於在《前漢書》中找到了“橫被四表”的實例,糾正了過去的誤釋。足見“漢學”治學的嚴謹。
相比漢學的“格物致知”、“研經博物”(康熙語),“宋學”多少繼承了孔子的“詩無達詁”和孟子“以意逆誌”的解讀文本方法。“宋學”從實用的目的出發,尋求、闡發文中的微言大義,以當前的觀點解釋古文。宋明理學正是在這種文風下形成的。“六經註我”,宋代理學家不拘泥於文本的章句訓詁,借釋古籍以宣揚自己的思想,乃至向政治需要靠攏,又走到了壹個極端。“宋學”之弊,在於過分引申發揮,陷於空談。其實這種文風在魏晉時也見盛行,“竹林七賢”(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和王戎。)是其代表,西晉滅亡、東晉南渡,史學家皆歸之於“清淡誤國”。宋明兩國皆亡於問蠻荒民族金和後金(清),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宋明理學的“空疏”。
清代的大學問家黃宗羲、王夫之遂倡導“漢宋結合”各取其利,***去其弊。西方研究的“科學”與“人文”也說明了此問題,前者強調“實證”,註重科學的考證,重視實驗和實踐,壹切以客觀事實說話,排除抽象的思辨;後者則強調“理性”和直覺,重視人類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感覺和推理。這類似於“漢學”和“宋學”。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正處於壹個改革的關鍵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壹種嬗變,它將變革傳統教育使之走向現代教育。改革者認為,現在學生缺乏的是動手實踐能力、創造創新能力。所以要重視探究、重視方法、重視過程,而將知識的積累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正所謂“要葫蘆不要綠葉”。改革需要“矯枉過正”,對片面追求升學率,死讀書、死記硬背我們應當改革也改進。但改革壹旦動了教育之根,丟了教育規律,亂了教育法則,將“孩子和洗澡水”壹同潑掉,對於壹代人人來講,應是壹種災難。。試問,兩種能力的基礎是什麽呢?應該是知識的積累吧,離開了知識去追求能力乃至創新,屬緣木求魚,舍本逐末。創新精神是壹種內化和升華,不是訓練和操練的結果。
所以,現代教育的必由之路應考慮“漢宋結合”的理念,要“格物致知”、要“研經博物”,要“重視積累和繼承”,也要註重方法和過程。知識的發生、原生過程要傳授,知識的系統和綱目也應積累和掌握。創新好比火山爆發,光有缺口和震動,沒有巖漿,哪裏有噴發呢。“巖漿”的積累需要壹個漫長的時間,人類文明是幾千年人們感性獲取的積累,這些間接經驗的快速高效積累與繼承才能使我們站在人類文明的新高度,從而實現對未來世界的認知和創新。
哪裏有生而知之者啊,教育首先考慮的問題應該是盡早、盡快地讓我們的下壹代、我們的孩子站在科學巨人發現的肩膀上,浴在先哲聖人思想的海洋中。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先者之道,後生必承,術業不專,何談大家。“漢宋之學”帶給我們的思索伴隨著現代社會、現代教育的發展而產生的流弊也許會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