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趣談·毛晉
《毛晉》:毛晉(1539—1659),清初出版家、藏書家。初名鳳苞,字子晉。常熟(今屬江蘇)人。建汲古閣、目耕樓,藏書8.4萬冊。刻印古籍甚多,關於經、史、別集、道藏、叢書等,都予以大量刻印,其中經過他校讎與題跋的也不少,著《隱湖題跋》,並編有《毛詩陸疏廣要》、《蘇米誌林》、《海虞古今文藝》、《毛詩名物考》、《明詩紀事》等。
汲古閣藏書印
毛晉少為諸生,喜讀書,30歲左右開始收藏、刻印、經營古書事業。毛晉不惜高價,專壹購求宋、元刊行的珍本書。他在自家門前張貼購古籍布告:“有以宋槧本至者,門內主人計葉酬錢,每葉出二百。有以舊抄本至者,別家出壹千主人出壹千二百。”故湖州壹帶書商,滿載古籍船只運往毛家。毛晉先後購置珍本圖書8.4萬冊,建汲古閣、目耕樓藏之。書架上下三楹,用十二生肖編成12書架的號碼。毛在樓下專心攻讀校勘,並將其所藏珍本公諸於世,借以校正古書中的錯誤。為了促進古籍流動,他從天啟末年(1621年)開始刻書,苦心經營出版典籍,“夏不知暑,冬不知寒,晝不知出戶,夜不知掩扉”,***3 0余載。據《汲古閣校刻書目》統計,毛氏刻版***1 0萬多頁,校刻字數達3000多萬。不少宋版書,靠毛氏翻刻得以流傳至今。在這些書後,毛晉多作跋語,介紹該書作者身世、版本流傳及其優劣,“務使學者窮其源流,審其津涉”。毛晉的藏書印多為“汲古閣”、“毛晉私印”等印文,但有壹方印極其特殊,此藏書印竟有56字,即“趙文敏公書卷末雲:吾家業儒,辛勤置手。以遺子孫,其誌何如。後人不讀,將至於鬻。頹其家聲,不如禽犢。茍歸他姓,當念斯言。取非其有,毋寧舍旃”!他希望子孫們讀前輩的藏書,如果把書賣掉,將敗壞家庭的聲譽,簡直連禽獸都不如。從印文中可看出,他壹方面訓斥子孫永保,另壹方面似乎又在威脅買主,亦可見毛晉對自家藏書的珍視。
龔明之撰、毛晉訂《中吳紀聞》,書口縫有“汲古閣”,其下有“毛氏正本”印
汲古閣
汲古閣
汲古閣
毛氏正本
在在處處有神物護持
七星橋
虞山汲古閣
毛子晉圖書
汲古閣
圖書記
汲古閣
藏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