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Kàng)姓源出有四:
1、以封地名為氏。據《國策齊策》載,春秋時有個貴族受封於軍事要地亢父(今山東省濟寧縣南),世稱亢父。據古籍說:“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行。”他的後代子孫便以封地名為姓,稱亢氏,形成了亢姓。
2、出自姬姓,源於衛國大夫三伉之後所改。據《風俗通》載,伉姓出自姬姓,為先秦時期衛國大夫三伉之後,以祖名為氏,稱伉姓。後去“亻”偏旁簡為亢姓,稱亢氏。
3、出自子姓,宋國微子之後有亢姓。據《路史》載,五代十國時,宋國微子之後有亢姓。
4、出自為佐姓所改。據《中國姓氏大全》載,有佐姓改為亢氏者之後代。
二、遷徙分布
(缺)亢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壹百位。在山東省濟寧縣的南邊,古時候的地名叫亢父,是個有名的軍事要地,有本古書叫《國策齊策》,裏面說:“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行。”這個地方,春秋時候有個貴族受封於此,他的後代以封地為姓,就形成了亢姓。又有壹種說法,是來自古書《風俗通》,說亢姓是由伉姓省去個偏旁而形成的,因為春秋時衛國有名為伉的大夫官,他的後代形成了亢姓。亢氏家族主要活動於山西境內,並以山西為中心向全國播遷和繁衍。山東亢氏主要分布在亢父、聊城、棲霞、即墨、青島等地。亢父為亢氏封姓地。據推考,其它地方之亢姓多來之於此地。其中,亢家莊發展較為旺盛。亢家莊位於青島市北區寧夏路與山東路交界處,屬丘陵地。明初有張姓在此定居,稱張家疃。明永樂年間(1403-1405),浮山所亢姓壹族遷徙此地,子嗣延續眾多,遂改現稱。河南亢氏主要分布在靈寶、宜陽、洛寧、嵩縣、武陟、原陽、杞縣、禹州、濮陽及南陽等地。其中靈寶、宜陽、洛寧、嵩縣為壹枝,由陜西韓城遷徙而來。清初,山西省平陽府(今臨汾)的亢氏,人稱“亢百萬”。其資產據《清稗類鈔》載,有數千萬銀兩,堪稱山西首富。在亢氏之後,才是資產在七八百萬銀兩到百萬銀兩的侯、曹、喬、渠、常、劉諸姓人家。亢氏家族自清初發跡,終清末,是商業、土地兼營並著的家族(余略)。
三、歷史名人
亢 青:元末明初人,祖籍河南宜陽張深,狀元,官刺史。他曾與亢恒(縣尹)壹道赴東北,教“土人”種植五谷,造福壹方,萬民感念。至今東北人還稱其為“五谷聖人”。
亢 霖:明英宗朱祁鎮天順(公元1457年)年間河南省宜陽張深人,舉人,乙酉科官當塗(今安徽省境內)知縣。
亢 憲:河南宜陽張深人。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公元1465年)年間人,舉人,庚子科官棲霞(今山東省境內)知縣。相傳亢霖、亢憲乃父子知縣。
亢倉子: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之壹,有《亢倉子》。亢倉子不僅倡導清靜無為的思想觀念,而且也提出了舉賢任能、施行教化、重農耕、舉義兵等壹系列政治主張。
亢良玉:明正德年間臨汾(今山西省)人,因孝敬老人被記載在古書裏。
亢樹滋:字鐵卿,吳縣人。清朝的文人,在蘇州成名,著有《市隱書屋文集》。 因為著書作文特別出色。
亢小渣:清道光年間張深人,方圓左近有名的拳師,帶有傳奇色彩,為人所稱羨。他善耍大刀,武功高超,其刀重達二百二十斤。表演時,水潑不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張深拳師”。
亢西選:小名西程子,清末張深人,當時有名的大俠,武功高超,輕功尤其精絕,越墻跨溝如飛壹般,人稱“飛毛腿”。傳說,其堂兄欲加害於他,但他始終不予計較。有壹次,他下井淘挖淤泥。井上堂兄借口失手將鐝頭丟入井中,欲落井下石。這還了得!處深井底,壹豆土粒足以致傷!更何況這樣壹大沈重器物?說時遲,那時快。西程子聞風閃身貼於井壁,隨手壹伸“啪”——正好抓著鐝頭把,避免了滅頂之災。然後向上高喊:“放心吧,沒事了!”之後,與堂兄相處如常。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武威郡: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東北)。元鼎後相當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移治姑臧,今甘肅省武威。
太原郡:秦漢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隋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改並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太原市)。以後宋、金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以來省會都在此地。
2、堂號(缺)
============================================================
亢姓宗祠通用對聯
〖亢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臨汾孝子傳名遠;
市隱書屋播惠長。
——佚名撰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正德年間孝子亢良玉,臨汾人,為府學生,事父母至孝,詔旌表其門。下聯典指清代文人亢樹滋,字鐵卿,吳縣人。著有《市隱書屋文集》。
良家子弟風尚好;
玉潔冰清品格高。
——佚名撰亢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孝子亢良玉,此聯以鶴頂格鑲嵌“良玉”二字的嵌字聯。
-----------------------------------------------------------------
〖亢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純孝格天,廬產蓮花異品;
懿文華國,衣沾杏苑春香。
——佚名撰亢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孝子亢良玉事典。下聯典指亢姓文人亢潮事典。
=============================================================
附錄:亢姓典故、趣事
〖亢姑奶奶〗
相傳,亢姑奶奶幼居宜陽張深葛花溝,遭災逃荒到陜縣,落腳塔羅(音:螳螂)做童養媳,孝公婆敬丈夫艱辛持家。婆母刻薄挑剔,惟恐其偷懶,故特制尖底桶讓其深溝取水,且不容易停腳歇肩。不僅如此,還借故嫌臟不用後桶水。盡管如此,亢姑奶奶雖苦不怨。
忽壹日,當她正往回挑水時,壹白發老翁策馬而來,言馬渴要求讓馬飲水,亢姑奶奶答應只能飲用後桶水。老翁不聽,卻執意飲用前桶水。亢姑奶奶無奈,只好應允。飲罷,老翁賜予馬鞭,並囑其置於水缸邊。稍提則水缸滿。從此,亢姑奶奶不再受挑水之苦。
那天,也該出事。正當亢姑奶奶回娘家省親,婆母偶進竈間,卻發現缸沿有馬鞭,怒而擲於門外。霎時,大水噴湧而出,情勢危急。此時,亢姑奶奶正在娘家打理晨妝。感念之間,遙知情急,料定大事不好。於是她不顧取下頭上的梳子,急奔塔羅。到家二話不說,搬壹磨扇蓋於缸口,然後坐於其上。大水止而僅有小流淙淙從磨眼泛出。從此,亢姑奶奶成神,能呼風喚雨每每張深遇旱,皆赴塔羅祈雨,從未空回。塔羅人感其恩德,建廟立碑傳承後世。今天,如見到頭別木梳的女神塑像,那便是亢姑奶奶之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