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文言文有標點麽

文言文有標點麽

1. 古文中有標點嗎

在清代以前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的。那時的文章斷句靠的是每句尾的文言虛詞判斷;駢文靠對仗斷句;詩詞格律靠韻腳和當時的曲譜斷句。大概在清代後期,教塾的先生為方便剛入學的兒童斷句,便用毛筆頂端醮朱砂在斷句的地方印上類似“。”的印記。我家現在還有幾本我老爺爺讀私塾時的書,裏有很多紅圈,當時不知道是什麽,後來大人告訴後才知道的。

下面的是抄的:

古人寫作不用標點符號,標點是五四以後才有的。

古人寫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的,《道德經》的原文自然也沒有標點,現在人們為了更好地理解它,特意加上了標點。

1842年以前,傳教士在南洋地區出版中文報刊,其中《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是第壹份以華人為對象的刊物。其內容主要為基督教教義,也有關於世界歷史、民俗風情、天文等方面的知識。

此外,《察世俗每月統記傳》亦將西方標點符號系統引入中文,不但有斷句,包括「、」「,」「。」和地名、人名專用號「求求」都已使用。

古人的書籍文章,雖然沒有標點符號,但是有“句讀”(jv dou),私塾老師教授學生時,用紅筆斷句,學生水平提高以後,不需句讀,就能夠通讀文章。壹般有點文化的人,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讀法。就是這樣,也沒有影響古代文化的發展,但是不利於普及。

標點古書要遵循三個原則:

必須符合原文文意,必須符合當時的語言實際,必須符合當時社會生活(包括典章制度)的實際。

可分三步走:首先通覽全文,弄清文章大意,知道寫得是什麽人、什麽事,表現了什麽內容;第壹遍沒讀懂,再讀第二遍第三遍,切忌匆匆下筆,壹錯到底。第二步,由粗到細,根據文意,結合句子結構、語氣與詞語得性質和作用進行斷句,在斷句的基礎上加上恰當餓標點符號。第三步,反復詠誦,仔細推敲,在詠讀中檢查修正。

斷句時可抓住以下切入點:抓住話標誌“曰”“雲”“言”等;抓首尾語助詞,如“者”“也”“矣”“夫”“其”等;找排偶句,排比、對偶、對稱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數和結構,這可供我們斷句時參考;根據古漢語特殊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等;根據古漢語固定格式,如“如……何”“何以……為”“唯……是……”“有以……”等;根據文體特點,如騷體,句尾多帶“兮”字,壹般是六字成句,近體詩、詞的韻腳、平仄、各句字數等都有固定要求。

2. 古文的標點

古文壹般沒有任何標點和空格,但是壹般在讀壹本新書時,古人習慣在應該停頓的地方打上壹個類似今天頓號“、”的符號,這個符號古人稱為“註”。

為人便於人們閱讀,學者們在註解書籍時就加上壹個大圈,實際上就起到了斷句的作用。約在宋代時出現用“。”

“,”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

1919年國語統壹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壹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

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壹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3. 古文的標點

古文壹般沒有任何標點和空格,但是壹般在讀壹本新書時,古人習慣在應該停頓的地方打上壹個類似今天頓號“、”的符號,這個符號古人稱為“註”。為人便於人們閱讀,學者們在註解書籍時就加上壹個大圈,實際上就起到了斷句的作用。

約在宋代時出現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1919年國語統壹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壹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壹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4. 中國的文言文為什麽沒有標點符號

現來抱怨壹句:這誰問這麽壹個蛋疼又累死人的問題啊。問起來容易,考證起來要人命。

===========================戾氣阻擋線=============================

下面是正式回答問題:

首先,古文是有標點的,比如:

春秋時期的《侯馬盟書》中使用壹條或者兩條短線表示標點。

上面紅圈圈出來的短橫就是標點。

漢馬王堆帛書《老子》:

其中的標點以藍色圈標出,此時的標點系統已經比較復雜,除了之前的單、雙短橫外,還有拐角符號,三角符號,圓點符號,方塊符號等,用法也各異。

唐人陸德明《經典釋文》(圖為宋刻本):

這裏的頓號、句號已經基本具有了現在的形態。

宋代《尚書表註》

書中以圓圈、方塊、黑三角、扁長條,半圓等圖案作為標點。

明代《罪惟錄》

標點和《經典釋文》類似,基本上也是頓號句號兩種,另外圓圈也用作著重號。

明代《永樂大典》:

只用句號(圓圈)壹種標點,圖中小紅圈即是。

另外在文言文中還有不用符號的標點法,例如:

空格標點:以空格作為標點的,如宋本《華陽國誌》:

註疏標點:以註疏作為標點,即到整句的地方再行註疏,如宋本《六臣註文選》

漢字標點:以“句”“讀”等漢字作為標點,即在每壹句後加上“句”或者“讀”字以斷句,如清代《四書句讀釋義》

當然,古代也有大量沒有標點的書籍,對於這些書籍,往往采用特定的方法來表示標點,例如《詩》中用重復的形式、整齊的句子,《騷》中用“兮”表示壹句結束,另外如韻腳、語氣助詞等,樊燕挺老師已經有比較詳細的解釋,在此不再贅述。註意這些不僅是劃分句子的方法,也是當時寫文章所必須要註意的問題。《文心雕龍·章句》就談到了寫文章時采用虛詞協助讀者斷句的問題:“又詩人以“兮”字入於句限,《楚辭》用之,字出於句外。尋兮字承句,乃語助餘聲。舜詠《南風》,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豈不以無益文義耶!至於“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於以”者,乃劄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據事似閑,在用實切。巧者回運,彌縫文體,將令數句之外,得壹字之助矣。外字難謬,況章句歟。”

當然,這些方法仍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古文中才有不少懸案,例如《論語·子罕》篇首句: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究竟是該斷做:“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還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歷來總有人提出不同的解釋。碰到這些問題,需要參照多家註疏,配合小學功底,仔細鑒別,方能領會其原意。

其實說到這裏大家應該能看得出來,中國古代不但不是沒有標點,反而是有大量的有標點書籍存在的。問題在於標點的系統不統壹,幾乎每家各用壹套系統,妳用圓我用方,妳用實心的我用空心的,妳標註在文字左邊我標註在文字下面……和其他各種學問壹樣,問題也是出在沒有系統上。沒有系統,所以不能流傳,進而就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