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祖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祖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1. 魏書祖瑩傳的文言文翻譯

祖瑩,字元珍,範陽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權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賜給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書左丞。死後,朝廷贈他為並州刺史。祖嶷,字元達。因為從駕出征平原的功勞,晉爵為侯,位至馮翊太守,死後朝廷贈他為幽州刺史。父親祖季真,很熟悉前言往事,官至中書侍郎,卒於安遠將軍、巨鹿太守任上。

祖瑩八歲,便能誦讀《詩經》、《尚書》,十二歲,為中書學生,刻苦好學,不分晝夜地讀書,父母擔心他會讀出病來,想制止他這樣做但卻不行,他經常在炭灰之中藏著火種,趕走書僮仆人,父母睡覺之後,用衣服遮住窗戶,以防止光線漏出去,被家人發覺。由此他的聲譽更高了,內外親屬都叫他為“聖小兒”。祖瑩尤其喜歡寫文章,中書監高允每每贊嘆說:“這青年富有才識,不是其他學生能趕得上的,他壹定會有大出息的。”

當時中書博士張天龍講授《尚書》,選他為都講。學生們都來了,祖瑩晚上讀書太勞累了,竟不知天亮了。上課時間已到,忙亂中祖瑩誤把同房學生趙郡的李孝怡壹本《曲禮》拿到講臺上去了。博士十分嚴厲,祖瑩不敢回去換書,於是只好把《曲禮》放到案桌上,念誦《尚書》文三篇,竟不漏壹字。講完之後,孝怡覺得很奇怪,查明原委,就向博士說了這件事,惹得學中師生,大為驚奇。後來高祖聽說此事,召他入內宮,要他誦背五經章句,並講述大義,皇帝驚嘆不已。祖瑩出去之後,高祖開玩笑地對盧昶說:“過去流放***工的幽州北邊荒涼地方,怎麽會冒出這樣的孩子來?”盧昶說:“當是才為世而生。”祖瑩以才學名聲被任命為太學博士。征授司徒、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參軍。高祖對勰說:“蕭賾以王元長為子良法曹,今天我為妳任命祖瑩,這豈不可以與之匹敵了嗎?”命祖瑩為彭城王元勰幕府書記。祖瑩與陳郡的袁翻齊名秀出,當時人編了壹首歌謠說:“京師楚楚,袁與祖;洛中翩翩,祖與袁。”又遷任尚書三公郎。尚書令王肅曾經在衙門裏吟詠壹首《悲平城詩》,詩說:“悲平城,驅馬入雲中。陰山常晦雪,荒松無罷風。”彭城王元勰很是為其文辭優美所嗟嘆,想讓王肅再吟,可是語出差錯:“王公您吟詠情性,詞語聲律,都特別優美,是不是可以再吟壹遍《悲彭城詩》。”王肅壹聽,開玩笑說:“怎麽《悲平城》變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頓時臉紅。祖瑩當時在座,就說:“有《悲彭城》,只不過是王公您沒有見過。”王肅說:“能否讀來聽聽。”祖瑩應聲誦讀:“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屍積石梁亭,血流睢水裏。”王肅聽罷,很是驚嘆。勰也大為高興,回來對祖瑩說:“當時妳定是神口。今天若不是妳,我非得被吳子所屈不可。”

祖瑩任冀州鎮東府長史,因賄賂壹事敗露,被除名。後來侍中崔光推薦他為博士,仍領授尚書左戶部職。李崇以都督身份北征,引瑩為其長史。因軍資被人截沒,又被除名。沒多久,任散騎侍郎。孝昌年間,在廣平王府第挖得古代寶印,皇帝下詔讓祖瑩與黃門侍郎李琰之辨別為什麽時候的東西。祖瑩說:“這是於闐國王在晉朝太康年間獻給皇上的禮物。”於是用墨塗字驗看,果然像祖瑩所說那樣,當時人稱他為博物多識的專家。累遷國子祭酒,領給事黃門侍郎,幽州大中正,監察記錄皇帝起居事,又監督朝議事宜。元顥來到洛陽,任祖瑩為殿中尚書。莊帝還宮,因他替元顥起草詔書,列舉..朱榮罪狀,免官。後來,朝廷又提拔他為秘書監,中正官職如故。因他參加討論律歷,朝廷賜他爵位容城縣子。因事被囚廷尉獄中。前廢帝升任他為車騎將軍。當初,莊帝末年,..朱兆入洛陽,軍人焚燒掌音樂的官署,鐘石管弦等各種樂器,無壹幸存。皇帝令祖瑩與錄尚書事長孫稚、侍中元孚掌管制造各種樂器,三年就制造完成,具體情況記在《樂誌》。升為車騎大將軍。等到出帝登基,祖瑩以太常行禮,被封為文安縣子。天平初年(534~535),都將遷鄴,齊獻武王就此事召見祖瑩討論。因功遷升儀同三司,晉爵為伯。逝世,朝廷贈他為尚書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祖瑩以文學為世人所重,他常對人說:“文章必須自出匠心,成壹家風骨,怎能道別人可以說出的呢?”大概這話說的是世人喜歡剽竊他人文字,以作己用的現象。祖瑩的文章,也不是沒有天才的火花,只是不能調整統壹,玉石都有,剪裁功夫,卻不如袁、常二人。祖瑩性情豪爽,氣節很高,士人有什麽麻煩事,托命於他,他必然會盡力相救,當時人也因此誇獎他。祖瑩的文集流行於世。子祖王廷,字孝征,襲其爵位。

2. 王復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王復,字初陽,固安人。正統七年(1442)考中進士。授予刑科給事中。聲音洪亮,容貌壯美,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為通政參議。也先侵犯京師,邀約大臣出去迎接上皇。眾人不敢前去,王復請求出行。於是升遷為右通政,代理禮部侍郎,與中書舍人趙榮偕同前往。敵人露出刀刃夾道威脅他們,王復等人不為此而恐懼。返回後仍擔任通政事務,再升遷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綏總兵官房能上奏追趕襲擊河套部眾,皇帝降旨獎勵犒勞。王復認為七百裏奔赴作戰不恰當,並擔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爭端,請敕令告誡曉諭,皇帝認為他說得對。晉升為尚書。

錦衣千戶陳玨,本來是畫工。到去世時,侄子陳錫請求繼承百戶。王復說:“世襲雖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戰功,應不許可。”於是停止。

毛裏孩侵擾邊境,皇帝命令王復出京巡視陜西的邊疆守備。從延綏到甘肅,觀察地勢,進言說:“延綏東起黃河岸邊,西至定邊營,縈繞二千多裏。險要關口全在內地,而境外並無屏障,只憑墩堡來防守。軍隊反而駐紮在裏面,老百姓卻居住在外面。敵人壹旦入境,官軍還沒有行動,老百姓已經被掠奪完了。再加上西南抵達慶陽,相隔五百多裏,烽火不能連接,寇賊到了,老百姓還不知道。請遷移府谷、響水等十九個堡壘,置於接近邊疆的重要之地。而從安邊營至慶陽,從定邊營至環州,每二十裏築墩臺壹個,***計三十四個。隨著地勢修建壕溝和城墻,以求聲息相聞,易於防守抵禦。”奏章呈上去後,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

改派王復到工部。王復嚴格遵守法令制度,聲名超過在兵部。當時中官請求修築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復提議放緩這件事。給事中高斐也說災害頻繁,不宜役使萬人作無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許可。中官率領騰驤四衛軍的,請求發給棉上衣和鞋褲。王復堅持不許可,說:“朝廷制造這些東西,本來是給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發,不用煩勞去縫制。京軍則每年供給冬衣的布和棉花,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變?”大應法王割實巴去世,中官請求建寺造塔。王復說:“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沒有建造寺廟。現在不應該創立這個制度。”於是只是命令建塔,還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復喜歡古籍愛好學習,遵守廉潔約束的準則,跟人相交沒有城府,當官識大體,在工部任職十二年,碰上災害變異,諫官說他衰老,王復請求退休。皇帝不許。過了兩個月,諫官又彈劾王復。皇帝於是傳旨,命令他辭官歸鄉。死後,被贈予太子太保,謐號莊簡。

3. 郝景春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譯文供參考:

郝景春,字和滿,江都人。鄉試中舉,授鹽城教諭,因犯過失而罷職歸家。啟任陜西苑馬寺萬守監錄事,後調為黃州照磨,代理黃安縣事。到任剛三日,農民義軍突然來攻城,景春等堅守八天八夜,義軍撤走。

崇禎十壹年(1638),升任房縣知縣。農民起義軍領袖羅汝才率九營之眾向熊文燦請降,文燦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猶豫起來。景春單騎至義軍兵營去勸說,並與汝才及其同黨白貴、黑雲祥歃血為盟。汝才到文燦軍門投降,而所部諸營分駐於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與貴、雲祥駐於房縣城郊。當時,鄖陽各縣城墻都被破壞,只有房縣有賴於景春安撫,大體上可以防守。然義軍雜處其間,居民日夜不安。景春與主簿朱邦聞、守備楊道選壹方面修理防禦工事,壹方面與義軍諸營和睦相處。

崇禎十二年(1639)五月,張獻忠在谷城舉兵反明,約汝才壹同行動。景春子郝鳴鑾還是生員,有萬夫不敵之勇,他對其父說:“房縣城為敵攻擊目標,僅疲憊瘦弱的士兵不過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鎧甲去見汝才說“:妳難道不念曾與我父親燒香盟誓之言嗎?希望妳慎重,不要與張獻忠壹同作亂。”汝才假意允諾。鳴鑾察覺出汝才的允諾並非真心誠意,回來與道選領兵登城防守,而獻忠所遣前鋒已至城下。鳴鑾等斬義軍將領上天龍,遣使向熊文燦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見到文燦。

不久,義軍大隊人馬至房縣城下,獻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隊伍打紅旗。忽然兩軍合在壹起並力圍攻。義軍將領白貴、黑雲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讓給我們,保證無事。”獻忠又令張大經來勸降。景春在城上大罵,鳴鑾且守且戰,堅持了五天五夜。義軍損失不少,獻忠左足受傷,其心愛戰馬也被殺死。守軍指揮張三錫開北門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選在巷戰中犧牲。大經促使汝才勸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問他府庫財物何在,景春厲聲道“:庫藏若還有財物,妳們也破不了城!”義軍殺壹典史、壹守備來恐嚇他,景春終不屈服,與其子鳴鑾壹道被殺。其仆陳宜和朱邦聞壹家都死。朝廷聞知,贈景春尚寶少卿,建祠奉祀,後又改贈太仆寺少卿。

4. 中考題古詩文閱讀永之氓鹹善遊

原文 永之氓鹹善遊.壹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遊. 其壹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遊最也,今何後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後.”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貨之溺大氓者乎?於是作《哀溺》.譯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於遊泳.壹天,河水突然上漲,有五、六個人乘著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時,船破了,船上的人紛紛遊水逃生.其中壹個人盡力遊泳但仍然遊不了好遠.他的同伴們說:“妳最會遊泳,現在為什麽落在後面?”他說:“我腰上纏著壹千文錢,很重,所以落後了.”同伴們說:“為什麽不丟掉它呢?”他不回答,搖搖他的頭.壹會兒,他更加疲困了.已經遊過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妳愚蠢到了極點,蒙味到了極點,自己快淹死了,還要錢財幹什麽呢?”他又搖搖他的頭.於是淹死了. 我對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象這樣,難道不會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嗎?於是寫下了《哀溺》.C諷刺那些見錢眼開、掉進錢眼裏的人,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也不願意丟掉錢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