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諺語。意思是舊俗以為過了農歷二月初二,龍王便開始活動,北方的雨量將逐漸增多。象征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民族文化符號。
二月二龍擡頭的介紹:
二月二龍擡頭其實是壹個傳統節日,其中“龍”指的是東方蒼龍七宿星象,由於每年農歷二月二號的時候龍角星就會升起,因此便得來龍擡頭的稱呼。龍擡頭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也預示著春耕的到來,南方地區還有相關祭社習俗。
二月二龍擡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是我國的著名民間傳統節日。在農耕文化中,龍擡頭象征著陽氣生發、雨水增多,顯示出壹派萬物生機盎然的景象,春耕也會由此開始。
自古以來人們都會將二月二龍擡頭作為壹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轉運的日子,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在龍擡頭的時候會有祭社習俗。比較出名的習俗就是二月二龍擡頭的時候要剪頭發,表示新的壹年去舊迎新。
二月二龍擡頭節日風俗: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擡頭”,意味著陽氣生發、萬物生機盎然。故自古以來,人們在龍擡頭時節,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壹年吉祥豐收,並將龍擡頭時節作為壹個納祥轉運的日子。在中國流傳著“二月二,拜村社;龍擡頭,祈豐收;八月二,祭村堂;龍收尾,送龍歸”的說法。
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中國南方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雨”。在古代神格譜系中,龍是海中神物,掌管著降雨,降雨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壹年的莊稼的豐歉,因此,為了求得龍神行雲布雨,龍擡頭時節要在龍神廟前擺供,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同時唱大戲以娛神。
“剃龍頭”習俗,或源於古人對龍圖騰的崇拜,如古籍中所記載的古人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習俗。“二月二”這天,許多人都要理發,龍擡頭的日子理發叫作“剃龍頭”,這預示壹年有好的開始。龍擡頭時節敬龍習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壹”的自然觀。在天氣漸漸轉暖、雨水開始增多的時節,人們希望通過敬龍祈福順應這壹過程,從而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