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漢書法的草書發展

秦漢書法的草書發展

秦、漢的草書是中國草書發展史中的章草時期。漢代早期的草書,是隸書(古隸)的簡易、急速的書寫。這種草書可以從《神爵四年簡》見其大概,這時期的草書為草隸或隸草階段。 東漢時期草書逐漸出現波磔,這時草書可以從武威出土的醫藥簡牘,敦煌出土的“可以殄滅諸反國”簡、“北部侯長高”簡等見其大概。至曹魏、西晉,草書經過書法家的不斷加工,形成有壹定規律的草法,後代稱這類草書為章草,以區別東晉盛行的今草。章草在東漢已普遍流行,除出土大量草書簡牘外,如《急就章磚》、《公羊傳磚》、《馬君興磚》,以及安徽亳州出土的曹氏墓磚,都是用章草書刻,可知東漢章草在民間相當流行。

漢代著名書法家有史遊、曹喜、杜操、王次仲、崔瑗、張芝、蔡邕、師宜官、劉德、梁鵠等。史遊曾以隸書草寫作《急就章》。曹喜是東漢章帝時人,記載說他工篆書,創懸針垂露法。杜操以善章草著名,崔瑗、崔曾學他的草書,後人並稱崔杜。崔瑗善章草書,著有《草書勢》。張芝擅長章草書,唐張懷《書斷》說他創今草,並稱他為“草聖”。 王次仲擅長隸書,《書斷》說他以隸草作楷法。蔡邕擅長篆隸,創飛白書,曾參加書寫石經。師宜官善隸書。劉德,記載說他創造行書,雖是草創,豐贍華美,風流婉約,獨步當時。梁鵠善隸書,書法為曹操所欣賞。漢代有的書法家,名不顯著,但見於碑刻,如郭香察書《華山碑》、仇靖書《西狹頌》、仇拂書《閣頌》、紀伯允書《武斑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