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壹個地方的社會,主要是了解它的文化,首要的是了解它的風俗。民俗是真正了解壹個地方社會文化最重要的入門卡和鑰匙。因為歷史常識告訴人們,民俗文化處於社會文化的深層結構層面,包括地域民俗。如果妳想在那裏生活或工作,更重要的是了解它的習俗。這也足以說明關於風土人情和風俗歷史的作品的主要功能和價值。
沈陽歷史文化叢書,就其性質而言,屬於地方誌。
光是《民俗》這本書,就是壹部風土誌著作。那麽,什麽是風土人情或風俗歷史呢?簡而言之,就是壹個地方基於當地當地社會記憶的基本公共知識。
有人根據我國自然環境中地形、氣候、物產的差異,將民族風俗文化大致分為七個風俗文化圈。即東北風俗文化圈,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北部、內蒙古東部,以滿漢民族風俗大融合為特征。包括內蒙古大部分地區,遼、冀、陜三省北部邊緣,遼西、寧夏北部、新疆壹隅的遊牧民族風俗文化圈,其特點是民風豪壯。此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祥地,北起長城,南至秦嶺淮河,西至青海湖以東,東至黃海的黃河流域風俗文化圈,具有重視鄉土情誼、崇尚質樸、註重現實的特點,但相對保守穩定。長江流域風俗文化圈位於秦嶺淮河以南,西至青海高原以東,東、南靠大海。它具有發展迅速、大起大落的特點。民風淳樸喜歡溫馨浪漫靈活幻想,還是個鬼。青海風俗文化圈的特點是藏族風俗與藏傳佛教的不解之緣,充滿了宗教色彩。雲貴風情文化圈,這壹帶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風俗文化多種多樣。再就是閩臺風情文化圈,壹海之隔,方言相同,風俗相近。它的特點是保留了中原地區許多古老的風俗和文化現象,是中國風俗文化的活標本。
按此分類,沈陽處於所謂的“東北風情文化圈”。在無題序中,我們曾說“沈陽的民俗,是沈陽的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政治、歷史等諸多因素長期作用和積累的結果”。其中,我們寫道:
7200年前的沈陽新樂文化遺址和5000年前的新民縣片泡子文化遺址,都展示了新石器時代沈陽居民原始的生產民俗,如農耕、采集、漁獵等,以及與當時生產水平相適應的生活、飲食、服飾、喪葬以及圖騰崇拜和信仰等民俗。於洪區鄭家窪子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和墓葬表明,20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沈陽居民的民俗文化受到階級分化的制約。其中,大小墓中的隨葬品在精細程度、豐富程度和簡單程度上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墓主人政治經濟地位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遼金時期,特別是清朝和民國以後,沈陽民俗遷徙頻繁,移民大量增加。現代工業生產使沈陽成為遼寧和沈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民俗的傳承與變異也相應活躍,正如奉天同治所說“近年來,風尚有所變化。”城鄉風俗發生了明顯變化,但傳統習俗並未喪失,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兼容和淳樸、開放、粗獷的文化性格等基本特征仍得以保持。
立足於沈陽民俗文化運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基本軌跡,展現出與遼寧地域文化相壹致的主要特征。之所以這樣,是由沈陽從古至今都是遼寧政治、經濟、交通、文化中心城市的歷史地位決定的。這也是區域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遷移、經濟發展、政治、歷史等因素長期作用和積累的結果。具體來說,沈陽民俗文化主要有三個特點。
東北地方歷史上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秦漢時期已經發展起來的遼寧經濟,由於各族統治者的割據戰爭,受到了相當大的破壞。於是,各族人民通過頻繁遷徙,尋求相對穩定的生活環境。這樣也促進和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接觸的機會。特別是由於壹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高句麗創造的高句麗文化、扶余創造的扶余文化、契丹創造的遼文化、女真創造的金文化、滿族創造的滿族文化、宗教傳播形成的東藏文化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中心城。
滿族是曾經入主中原,創造了“康乾盛世”的“馬背上的人”。遼寧,壹片熱土,是清朝和滿族文化的發祥地。17世紀中國明朝時期(1368-1644)由女真人與其他部落或民族結合而成的滿族,是壹個古老的東方民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它的直系祖先是明朝的女真人。16年底到17年初,以建州和海西兩個女真為主體,將這些分散在東北的女真統壹起來,成為壹體。金天聰九年(1635),沈竹正式改為滿洲。1911年辛亥革命後,簡稱“滿清”。滿族貴族首領努爾哈赤自遼寧赫圖阿拉(今新賓縣)興起後,勢力不斷向西南擴張,先後遷都遼陽、沈陽。清軍入關後,仍尊沈陽為盛京,並將遼寧劃歸盛京特別行政區管轄。
滿語在全國各地的分布以遼寧、沈陽居多,其他則分散在吉林、黑龍江、河北、內蒙古、新疆、甘肅、山東等地和北京、天津、成都、Xi、廣州、銀川等大中城市。滿族這種分布特點的形成,顯然與滿族曾經是清朝的統治民族有關。
沈陽是漢、滿、朝、回、錫伯、蒙古等民族雜居的地區。各民族以小群體的形式共同生活,和睦相處,友好交流,並建立了自己的家鄉,從而形成了多民族風俗和時尚相互影響和兼容的地方文化特色。清朝建立後,滿族文化壹度占據主導地位,對沈陽漢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居民的風俗習慣產生了直接影響。在少數民族吸收了大量漢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漢族居民也接受了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壹些風俗習慣。滿漢文化融合更加突出,成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顯著標誌之壹。漢族婦女有纏足的壞習慣。滿漢聯姻後,由於滿族婦女習慣纏足,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沈陽居民纏足習慣的改變。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旗袍”不僅為沈陽漢族婦女所喜愛,也流行於關中廣大漢族地區,流行於當代。滿族風味的白肉血腸火鍋,其輔料酸菜、粉條取自漢族居民的飲食習俗。以“滿漢全席”為代表的遼寧美食,尤其體現了滿漢文化的融合和風俗習慣的兼容。至於錫伯族的“搶嘎啦哈”、滿族的“鷹抓雞”等遊戲,則是沈陽婦女兒童喜聞樂見的傳統娛樂活動。
清末苗潤龍在竹枝詞《沈陽白永》中寫道:“空籠鬢為頭,臉盆輪青油;願農民有個好收成,銀簪萬年有余。”講的是當時的龍興之地盛京,滿族和漢族婦女流行壹種叫“萬年豐收”的發型。滿族進入遼沈地區之前,原本是以擅長騎射為生的“馬背上的人”。孩子七歲左右練習用木制弓箭射鱖魚,女人和男人壹樣會騎馬和鞭子。滿族男女發型和服飾習俗的形成,與漁獵生產的便利有關。為了方便騎射,男子剃光額頭,發辮垂在腦後,身穿兩邊開衩的馬蹄袖袍,腰間系壹根腰帶。女人都是滿腳的,穿著高跟鞋,頭上壹個發髻,戴著耳環,穿著寬大的直筒旗袍。清朝入關後,滿漢服飾逐漸交融,趨於壹致。自清代以來,各地婦女穿旗袍成為壹種流行時尚,這與滿族服飾的流行有直接關系。滿族信奉多神教薩滿教,早期分為宮廷薩滿和民間薩滿。清朝的皇帝舉行各種儀式來崇拜神靈和天堂。比如宮廷薩滿設“堂子”祭天,全部用滿語誦經、跳舞。古代遼地區的民間“跳大神”迷信主要受薩滿教的影響。
清代以來,由於大量滿族人移居中原,大量漢族人移居山海關外,在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交往密切,滿族人也逐漸熟悉了漢漢文化。滿族之所以在短短幾百年間對祖國文化的弘揚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因為她是壹個善於學習和創造的偉大民族。清朝以來,由於滿漢長期共存,特別是滿族積極學習漢族古老的傳統文化,不僅是沈陽,就連山海關的滿族,在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都與漢族沒有區別。現在除了黑龍江等壹些偏遠的滿族村落,還有少數老人會說滿語,保持著滿族的壹些固有習俗。遼寧等地的滿族居民大多有常用漢字。然而,從包括沈陽方言在內的許多漢族漢語詞匯和習俗中,仍然可以找到壹些源自滿族詞匯和習俗的內容。
就像高句麗文化、扶余文化、遼金文化壹樣,在歷史上都成為這壹地區的主導文化。清代以來,隨著清政權的建立和統治地位的加強,占統治地位的滿族文化在提升自身文化影響力的同時,積極吸收漢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進壹步形成了以滿漢融合為主導的北方多民族文化集合體。沈陽這種多民族的文化聚合結構,也是覆蓋東北的文化結構的相同特征。
以“東去”為代表的移民文化本土化是遼寧地域文化的多元結構形態,主要體現在多種經濟文化並存、地方本土文化與大陸文化(主要是中原文化)互動、多民族文化共存兼容等方面。
歷史上,遼沈地區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早、最重要的漢族聚居區。但後期遼寧漢族人口主要是關內移民。早在夏商時期,歷代帝王就有意識地通過派官設縣、移民遷徙等方式對關東黑土地進行管理。早在西晉時期,由於中原戰亂不斷,很多漢人逃到遼東避難,與遼寧各族人民雜居在壹起。鮮卑人建立顏倩後,幹脆在遼西安置了10萬逃離內地的流民,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漢族與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大規模移民沈陽等地始於漢代,但由於北宋以後當地少數民族的發展,來到這裏的中原人口開始回遷或融入壹些少數民族。
明清時期,尤其是沈陽城壹舉成為清朝的“龍興之地”,壹股強大的移民浪潮湧向山海關。
明朝為了加強對遼東的統治,防止女真族和蒙古族對南方的入侵,采取措施修築邊墻,開辟田地。從西邊的山海關到鴨綠江口修築了1700多公裏的邊墻,並設立了州衛隊駐軍,導致移居者越來越多。
尤其是遼南地區,山東移民從海路登陸旅順,大量北上。這些移民措施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永樂十七年(1419),遼東二十五魏屯田面積達21000公頃,後發展到31000公頃。大興移民開荒之舉,豐富了遼東的農產品生產,在農業經濟繁榮的基礎上,也使當地以冶鐵制鹽為主的手工業迅速發展。當時遼東三萬禁衛,與四川龍州、順天遵化並稱為三大冶鐵中心,聞名全國。與此同時,東部山區的人參、貂、馬開始與外地交流,繁榮了商品經濟。
自清代以來,湧入關東的人,大多不是來朝拜“龍興之地”故都,欣賞塞外古城風光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為了生存而來尋求生存的地方。清末民初,山東等地掀起了壹股東奔西走的狂潮。可以說,現在遼沈地區乃至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漢族居民,絕大部分屬於東渡者的後裔。光緒二年八月二十四日,《申報》報道,由於山東饑荒,“躲避山東饑荒的人成群結隊地來到這裏,每天都數不過來。前壹天,進入遼河的山東海船多達37艘,每艘船上有200多名難民,壹天來牛莊的就有8000多人。”僅民國時期,從山東到東北的移民就有1836萬人。壹直沿用至今的沈陽“山東堡”是山東移民的聚居地。據相關歷史文獻記載,清朝宣彤時期,東北人口為1841萬,移民約占1000萬。在所有移民中,山東人約占80%至90%。照此計算,清朝東北的山東人達到800萬到900萬。
明末清初,隨著清軍南下,遼寧人口驟減。清朝平定中原後,於1653年頒布了《遼東招人墾荒條例》,規定凡招滿100人者,賜知府爵位、軍衛爵位。.....招募的人每天給壹桶糧食,每田給六升種子,每百人給二十頭牛,“免三年錢糧”。在這種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山東的貧困人口蜂擁而至。清政府雖然壹度實行東北封鎖政策,但實際上並不能阻擋山東等地流民進入關東的步伐。而且,他們也不再局限於“居奉天西南,如金、傅、海、蓋”,而是“提籃、扶老攜幼,或東出,或北渡渤海,螞蟻成群,卻生長在吉(林)、敖東春天,以致圖們江壹帶”,他們的足跡遍布東北。鴉片戰爭後,由於國力空虛,財政困難,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便於鹹豐十年(1860)正式開荒,於是山東移民紛紛北上,造成了這壹波去東潮,直到民國時期。
古代沈陽地廣人稀,土著很少。各民族人口增長趨勢大多出現在唐朝以後。關中的山東、河北、山西等地的漢族居民來到沈陽謀生、定居。沈陽本土文化與各地移民的風俗習慣相互影響,逐漸融合積累,進而形成了兼容各種地域文化的特色。歷史沈重地告訴我們,這裏曾經是另壹種“特殊移民”——帝國罪犯的流放地。清朝順治年間被清廷流放到沈陽的高僧漢科(1612-1660)在壹首《初抵沈陽》詩中寫道:“見城,人說是故都。牛車尚雜,屋半荒。”真實地描述了當年流入人們眼簾的沈陽古城。
山東移民入鄉隨俗,習慣住南北土炕,壹頭敞開的“口袋房”,壹個“馬架窩棚”。飲食上,漸漸喜歡吃高粱米、玉米面、蕎麥面、玉米籽、燉肉粉條、酸菜餡的餃子。受山東移民習俗的影響,沈陽土著逐漸改變了祖祖輩輩住壹室、住簡陋房屋的習慣,接受了山東面條、煎餅等食物。煎餅店興盛壹時,大蔥卷煎餅成為沈陽的壹種風味小吃,就像蔥花餅壹樣。山東的繡虎枕通常與土著的搖車和搖籃屬於同壹家族。誠實坦率,山東移民,勤勞,沈陽人大方樂於助人,更顯淳樸。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江浙滬皖等地的民工、商人、外來務工人員大量湧入沈陽城鄉,進壹步豐富了沈陽鄉風民俗的多域兼容性。黑土地接納了前往關東的移民,前往關東的移民也為當地的經濟文化建設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同時,移民及其後裔與當地原住民壹起,創造了以山東等地移民習俗為基礎,融合關內外的遼寧地方文化。
獨特的地方文化和人文品格就歷年考古發掘所見的悠久歷史文化而言,沈陽歷史文化屬於遼河文化的壹個重要節點。主要表現在距今10萬年的營口金牛山人舊石器文化、大遼河口、朝陽喀左鴿子洞舊石器遺址、遍布營口等地的石棚巨石文化、距今8000多年的中國第壹村茶海前紅山文化遺址、距今7200年的沈陽新樂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等。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標誌之壹,牛河梁紅山文化,以及分布在遼河流域及其支流的大量歷史文化遺跡,如遼陽漢魏墓、朝陽龍城宮城墓、野貓臺墓、建昌禦道溝墓、大連營城子漢墓、北票會寧寺等。所以單純說沈陽文化太狹隘了,更準確的說應該叫“遼沈文化”。
在描述中國南方遼寧人和沈陽人的性格時,往往用粗獷、豪放、大氣、豪邁的字眼來概括。本質上,這種文化性格是當地本土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的體現。這種獨特的本土文化人文品格,是移民文化與以滿漢融合為主的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果,也是當地特定的歷史地理和自然環境綜合醞釀的結果。這種性格典型地反映了幸存者在當地惡劣自然環境中的毅力和精神,同時也是吸收北方遊獵民族和山東移民混合的地方性格的結果。
如果說遼沈本土文化人文性格還有另壹面的話,我想引用大連女作家蘇蘇的《都豫東北》壹書序言中的相關觀點,她是壹個“北方人寫北方人”。她是遼寧人。遼寧文化是東北文化的脊梁。她認為:
“東北人有壹種與生俱來的王道和霸氣,但很多時候,妳可以看到壹些東北人把大度和無知聯系在壹起,把豪氣和庸俗聯系在壹起。他們大多個子很高,看起來很壯,但不能吃苦,看起來很端莊,但生活很悲慘。.....東北給了東北人懶惰和野蠻,東北給了他們落後和呆滯。走在東北,經常會覺得捉襟見肘,陽光明媚,有時也會窒息,厭惡,焦慮。在我的寫作中,我時而樂觀,時而相當悲觀。”為什麽會這樣呢?我覺得這個遼寧女作家看到了當地鄉土文化和人文性格不好的壹面。
壹位同樣在東北的社會學家在專著《東北人:關東文化》中分析,“關東文化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形成了壹些獨特的價值觀,如勇武好鬥的民風,重實輕文的價值取向;求大貴賤的風氣;艱苦奮鬥的開拓精神。這些價值觀已經積澱在東北人心理的深層結構中,並通過幾種傳承機制得以延續,在當代東北人身上依然會看到。”我們說的也是遼沈本土文化的人文品格。
還是那句老話,“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個地方文化的人文品格塑造了壹代又壹代的地方文化。弘揚本土文化中的優秀人文品格,革除其陋習,是現代遼寧人對現代文明最基本的要求。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時代,也為地方本土文化的人文品格的包容與融合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以本土文化與生俱來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品格,接受各種現代文明和新事物,是遼寧人與生俱來的優勢。充分利用這壹優勢廣交天下朋友,吸收外界各種先進的東西,發展當地各項事業,建設現代文明新家園,也是塑造當地文化文明新人文品格的新起點。沈陽的自然環境與農耕、畜牧、漁獵的古老文化傳統融為壹體,構成了沈陽淳樸、豁達、粗獷的民風民俗的豐厚文化底蘊。熱情、樂於助人、慷慨、勤勞,不僅是沈陽各族居民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基本道德風尚,也是享譽海內外的沈陽人的美好形象。
基於以上,本書主要是想通過壹些內容板塊,引導讀者從具體事件中把握沈陽民俗的主要特征。主要板塊有:生活禮儀——婚喪嫁娶、生日祝壽;四季八節——四歲的傳統節日;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細節;娛樂——童年記憶的痕跡;信仰和習俗--頭腦中的歷史遺產。民間語言和語言民俗是記錄和保存區域民間文化信息的最基本載體,是區域民俗史上最具“還原性能”的“語言化石”。因此,我們力求通過大量豐富多彩的民間語言和語言民俗,以當地的形式生動地展示當地的民俗風情及其主要特征。也就是說,采用了語言民俗的方式。此外,清末沈陽著名學者苗潤龍撰寫了數百首風俗竹書詞《沈陽百頌》,壹直為研究沈陽地方民俗文化的人們所重視,被譽為沈陽文化的“清明上河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也是普通讀者了解沈陽當地民俗文化的喜聞樂見的讀物。然而,只有少數專業人士長期閱讀了它的所有內容。所以根據作者在《文化研究》雜誌上發表的點本書進行簡化,附在卷末作為簡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