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壹百二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壹壹。
尋根溯源 畢姓來源有三:1、出自姬姓。據《通誌·氏族略》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高,封於畢(故址在今陜西省鹹陽市北),其子畢萬事晉,乃封於魏,居於畢者以國為氏。2、據《世本》所載,系自任姓所改。3、出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誌》所載,北魏孝文帝時改代北鮮卑族出連氏為單姓畢;西域畢姓,本畢國胡人,以國為氏;匈奴屠各族亦有畢姓;達斡爾族畢力夾氏,漢姓為畢、楊;赫哲族畢拉氏,漢姓為畢;今彜、滿、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畢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隨周武王興師伐紂立下赫赫戰功。西周建立後,他負責處理被商紂王關押的犯人。他采取寬大為懷,平反了不少冤獄,表彰了因直諫受害的功臣,因而名聲鵲起,為“周初四聖”之壹。後被周武王封於畢國,爵位為公。世稱畢公高。武王駕崩後,其為顧命大臣之壹,他與周、召二公等壹起輔政,使周王朝的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後人有壹支以國為氏,稱畢姓。他們尊畢公高為畢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遷 三千多年前的畢國,是在今陜西長安、鹹陽兩地之北,也就是說渭水的南北兩岸乃畢姓之發祥地。春秋時,畢公高的後裔畢萬仕晉,因功封於魏,到其曾孫魏文侯時,三家分晉,因此有畢姓改成魏姓者。雖如此,畢姓此際在山西紮根卻是不爭的事實。戰國時,滕國(今山東滕州)有畢戰,說明此際畢姓已進入山東。先秦時期,畢姓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壹大片地方。西漢時,南越將軍畢取降漢,被封為 侯。並有涿(今河北涿州)人畢野白,這些史實表明,畢姓在北方已擴展於今河北,南方的廣西也有了畢姓人。此際,壹支畢姓遠徙山東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期,居於東平郡的畢姓繁衍日盛,可謂族大人眾,名人輩出,此際見諸史冊之畢姓名人,多父子、兄弟等有血緣關系者。另外,畢姓太原郡望、河內郡望、河南郡望已日益壯大,北魏出連氏改畢姓後,入遷洛陽,使畢姓河南郡望尤為昌盛,並蔭及河內。唐安史之亂後,京兆(今陜西西安)人畢宏入蜀,偃師人畢構裔孫壹支遷居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唐代末年,因避回鶻擄掠和黃巢之亂,有畢姓南及兩湖壹帶。北宋時,代州雲中(今山西大同)人畢士安因仕宦落籍河南鄭州,其孫畢良史先遷蔡州上蔡,靖康之恥後,避居江東。與此同時,有畢姓因仁宦或避難之故遷居江西、浙江、安徽等地。明初,山西畢姓人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壹,被分遷於陜西、山東、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清乾隆年間以後,河南、山東的畢姓人,伴隨闖關東的風潮,通過海路,入遷東北三省。此際亦有沿海之畢姓赴臺,或到東南亞和歐美各地者。如今,畢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山東、河南、黑龍江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之畢姓約占全國漢族畢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郡望堂號 畢姓在長期的繁衍播遷過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河內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陟);2、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3、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4、東平郡,治所在無鹽(今山東東平)。
堂號:“廉介”、“河內”、“經訓”等。
宗族特征 1、畢姓是比較典型的北方姓氏。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兩代山東進士及第者為各省中最多,***有二十名,分布於淄川(五名)、新城(四名)、單縣、文登、益都、平陰(均為兩名)等地。另外,江西貴溪、河南羅山、山西高平、廣東番禺、安徽歙縣、雲南昆明均最少有兩名,以此可以看出明清兩代畢姓分布之壹斑。2、畢姓派生出了魏姓。已詳述,不贅。
名人精粹 畢構:河南偃師人,唐代大臣。六歲能文,擢進士第,景龍末召拜禦史大夫,與河南尹李傑,皆壹時選,世謂畢李。為政清嚴,官至太子詹事卒。畢炕:畢構子。玄宗天寶末為廣平太守。時安祿山叛亂,攻城急,炕堅守不下,城陷死,謚忠。畢訁鹹:鄆州須昌(今山東東平)人,唐代大臣。文宗大和六年舉進士。懿宗時以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終河中節度。通經史,工辭章,善書法。畢士安:代州雲中人,北宋大臣、學者。乾德四年進士,真宗登位拜工部侍郎,樞密直學士,景德初拜同平章事,美風采、善談吐,年耆目目毛,讀書不輟,又精於詞翰,書法歐虞。畢仲衍、畢仲遊:畢士安曾孫,鄭州人,宋代官吏。兄弟倆同登進士第。兄仲衍,歷官至官制局檢討,擢起居郎。有《中書備對》。弟仲遊曾任河東路提點刑獄,為官清廉,累官至吏部郎中。為文雄健博辯,多切事理。有《西臺集》。畢漸:江陵潛江(今屬湖北)人,宋代官吏。哲宗紹聖元年中狀元。歷太常、鴻臚少卿,為膳部員外郎,出知荊南府。以文學致身,剛介自立,為時所稱。畢升:北宋人。仁宗慶歷時布衣,活字印刷術發明者。壹改過去雕板印刷之弊病,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進程的推進舉足輕重。畢再遇:袞州(今屬山東)人,南宋名將。以蔭補官,隸侍衛馬軍司。武藝絕人。寧宗開禧間與金人戰,取泗州,定盱眙,完楚州,皆以智勇立奇功,時稱名將。嘉定元年,除左驍衛上將軍。以武信軍節度使致仕。畢昌:杭州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官吏,永樂年間進士。官吏部主事,歷郎中,居官清慎有雅度。官至南京左通政。畢振姬:山西高平人,清代大臣、學者。順治三年進士,授平陽府教授,官至湖廣布政使。在山東賑災有方。公余苦讀不怠,時稱“有官僧”。有《尚書註》、《西河遺教》、《西北文集》等。畢沅:江蘇鎮洋(今太倉)人,清代大臣、學者。乾隆二十五年中狀元,授修撰,官至湖廣總督。經史小學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好著書。續司馬光書,成《續資治通鑒》。又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巖山人詩文集》等。其弟畢瀧,善畫山水竹石,蒼渾而秀。精鑒賞,亦工詩。其女畢慧,善丹青,有惲壽平之風。亦工詩,有《遠香閣詩草》。畢道遠:山東淄川人,清道光年間進士,授都禦史,歷官至禮部尚書。書法米芾,名重壹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