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稱謂之“雲夢澤”,乃上古九澤之壹,它最早的名字叫“和沼澤”。
地理位置與地質結構告訴我們:湖南華容縣西與湖北交界處,有個與三峽“黃陵背斜”類似的地質奇觀,學名叫“華容隆起”,即由丘陵臺地逐漸上升為低山和高山,形成了長江和洞庭湖的天然分水嶺。
自“華容隆起”北側至漢江以南的廣大地域,在古代統稱為雲夢澤。秦漢以前,雲夢澤是連綿不斷的湖泊,它最早的名字叫“和沼澤”。
所謂“和沼澤”,是指地域形象:長江流到這裏呈漫流狀態,江湖不分,隨季節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長。
《史記》、《周禮》、《爾雅》等古籍均有“雲夢”記載。夢,是當時楚國方言“湖澤”的意思,與“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與鄭伯田於江南之夢”。又雲:“定四年楚子涉濉濟江,入於雲中”。《漢陽誌》曰:“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合起來統稱雲夢。
當時的雲夢澤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裏,《地理今釋》載:“東抵蘄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雲夢”。司馬相如在《子虛賦》裏神侃:“楚有七澤,嘗見其壹,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見,蓋特其小小者耳,名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裏,其中有山焉”。
出土於湖北孝感的雲夢秦簡,佐證著曾經的雲夢澤。《史記·貨殖列傳》載:“江陵故郢都……東有雲夢之饒”。郢都即今荊州境,雲夢澤位於江陵以東的江漢平原上。
再看《史記·楚本紀》:“庚辰,吳人入郢。昭王亡也至雲夢。雲夢不知其王也,射傷王。王走鄖”。
其典故是:楚人伍子胥從吳國借兵攻入楚國都城,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以報父兄之仇。楚昭王逃入雲夢澤,被不認識他的子民射傷,後逃到鄖(今安陸縣)去了。
由此可知,雲夢澤自古乃實實在在之沼澤。
由此可辯,雲夢澤形成與長江和漢江有關。
億萬斯年,長江、漢江等眾多河流挾帶的泥沙沈積於凹地,逐漸形成江漢三角洲和湖澤、濕地***存地貌。先秦時期,已形成東西兩塊三角洲平原帶:其西位於荊州以東的江漢之間,其東在嶽陽城陵磯至武漢之間的長江西側,兩塊陸地之間那片巨大的湖泊即為雲夢澤。
伴隨著三角洲的擴展,土地被大量開辟,雲夢澤主體被壓縮在華容縣境內。其東其北雖屬於雲夢澤,但已退化成為沼澤。隨著荊江三角洲不斷擴大,雲夢澤整體東移,至《水經註》時代,雲夢澤主體已移到華容縣以東,南雲夢澤已被新發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
漢朝時期,華容縣就是在荊州以東的江漢三角洲上。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大敗,從華容道敗逃,當時的華容道沼澤遍地,很難行走,若非關羽刻意放走曹操,曹阿瞞是無論如何也走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