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中,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聯盟(世衛組織/ISH)對高血壓的定義是:高血壓定義為在未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同年,我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也采用了這壹標準。以前高血壓分為1、2、3期。世衛組織/ISH指南委員會專家認為“分期”是指病程的進展階段,但目前僅根據血壓水平進行分類,並不能反映病程,所以用“分期”代替“分期”。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 ~ 159 mmHg或舒張壓90 ~ 99 mmHg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 ~ 179 mmHg或舒張壓100 ~ 109 mmHg;3級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10 mmhg;高血壓的危害性壹方面與患者的血壓水平呈正相關,另壹方面也取決於其他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根據同時存在心血管疾病、靶器官損害和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結合血壓水平,將高血壓患者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和極高危四類,指導醫生確定治療時機、治療策略並據此估計預後。
高血壓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發病機制復雜。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體液內分泌改變、遺傳、腎臟和血管壓力感受器功能障礙、細胞膜離子轉運功能障礙均可能參與其發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的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或高血壓,占高血壓人群的95%以上。病因明確,血壓升高只是某些疾病的表現,稱為繼發性(癥狀性)高血壓,占不到5%。根據其臨床表現和病程進展,可分為慢行性高血壓和快行性惡性高血壓。
絕大多數高血壓(95% ~ 99%)屬於緩慢進展型,多見於中老年人。其特點是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長達10年至數十年,初期癥狀少。約有壹半的患者因體檢或其他疾病就醫時發現血壓升高。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頭脹、心悸、健忘、多夢、耳鳴、乏力。也有許多患者直到出現高血壓的嚴重並發癥和靶器官損害引起的相應癥狀時才就醫。
判斷高血壓療效的標準包括血壓療效和證候療效兩個方面,根據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血壓療效判定標準:(1)顯著效果:①舒張壓下降10mmHg以上並達到正常範圍;②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必須有1個項目。(2)有效:①舒張壓下降小於10mmHg,但已達到正常範圍;②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 ~ 19 mmHg,但未達到正常範圍;③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mmHg以上。必須有1個項目。(3)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者。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將頭暈、頭痛、急躁易怒、腰酸背痛、膝軟等癥狀和體征按輕、中、重等級量化。(1)顯著效果: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下降≥ 70%。(2)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證候積分下降≥ 30%。(3)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下降不到30%。
壹、病因和發病機制
高血壓是現代醫學的名稱,古代中醫文獻中沒有高血壓的記載。現代學者通過臨床觀察和現代醫學討論,認為高血壓以頭暈頭痛為特征,故可歸屬於中醫頭暈頭痛的範疇。歷代對頭暈頭痛的認識如下:
(1)頭暈
眩暈是頭暈、眩暈的總稱。頭暈是指頭暈或眼前發黑,視力模糊;頭暈就是感覺自己或外界景物旋轉,站立不穩。兩者常同時出現,故統稱為“眩暈”。眩暈多為肝病,可由風、火、痰、虛等原因引起。
眩暈最早見於《內經》,稱為“眩暈”、“眩暈”。《內經》對該證病因病機的論述包括四個方面:①外邪致病,如《靈樞大足論》說:“故邪在項,因遇身虛,入腦則腦轉。”
腦子壹轉,眼睛就急,眼睛壹急就暈到轉。“(2)因虛,如《靈豎亥論》說:“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痛眩暈”;靈舒威氣》說:“上虛則頭暈”。③與肝有關。如《素問·論道理》中說“壹切風眩歸肝”。(4)與運氣有關。例如,《蘇文劉鄭源集大論》雲:“木之發滯...連耳鳴都頭暈”。
漢代張仲景並未專治眩暈,僅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有所描述。其病因,或邪襲太陽,楊琪郁而不能伸;或邪郁少陽,上燥空竅;或腸內有幹糞,濁氣上沖;或胃陽虛,清陽不升;或陽虛水泛,犯清陽;或陰津盡盡,陽死於上,痰阻於胃(心下),清陽不升等。,並開出相應的治療處方。比如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眩暈;針刺大椎、舒菲、肝俞治療少病眩暈;大承氣湯用於治療陽明腑虛眩暈;真武湯治療陰陽兩虛引起的眩暈;桂苓疏肝湯、小半夏加茯苓湯、澤瀉湯等。為後世治療眩暈奠定了基礎。
隋唐宋醫家基本繼承了《內經》的觀點。如隋方《病風之邪》說:“風眩者,因氣血氣虛,風邪入腦,而目為之所吸引。.....身體的每壹個弱點都被風邪所傷,進入大腦,大腦就轉為焦慮,眼睛焦慮,就變得眩暈。”唐的《外臺秘笈》和宋的《聖跡通誌》也是從風邪方面進行論證的。孫思邈的《錢進·方耀》首先提出了風、熱、痰引起眩暈的論點。治療方面,在仲景方藥的基礎上,廣泛收集了各種方藥加以充實。比如《外臺秘笈》裏有九個治頭暈的方子,七個治頭暈的方子。《生肌總錄》中治療眩暈的方劑有24個。
金元時期,眩暈的概念、病因病機、治法方藥都有所發展。金城戊己在《傷寒雜病論》中對眩暈和昏迷進行了區分。劉金主張眩暈的病因病機應以原病型中的“火”為基礎:“所謂氣若連而致眩暈,則為金從風衰,木生火興,風火皆屬陽,多為兼;陽主宰運動,當兩個運動互相擊敗時,它們就旋轉。”張則從“痰”入手,提出了以嘔吐為主的治療方法。他在《儒林外史》中說:“夫頭暈。要停止在床上喝酒,可以用杜生驅散。嘔吐後,服辛涼藥。凡頭暈多年者,胸膈充血痰涎,氣血頗固,止嘔甚效。”李東垣《藍室秘笈頭痛》講惡心嘔吐,厭食,痰稠粘稠,黑眼珠旋轉,眼睛睜不開,如在風雲中...即脾胃氣虛、痰濁引起的頭暈。主方為半夏白術天麻湯,他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除非半夏;眼黑頭暈,風虛內傷,非天麻不能除。”朱元丹溪主張“無痰則不眩”的理論,如《丹溪心法眩暈》中說:“頭中眩暈,痰濁氣虛合火,主治痰濁,載益氣藥,降火藥。無痰則不眩,痰因火而動;也有濕痰。”
明清時期對眩暈的論述日趨完善。眩暈的發病機理分析的相當詳細,雖然各有側重。如徐春福的《古今醫制眩門》指出,虛分為氣虛、血虛、陽虛,有風寒、暑濕之別,並著重指出“四氣乘虛”、“七情郁痰生”、“腎家不能納氣而歸元,淫淫過度”。“吐血或崩漏,肝不能攝氣”是眩暈的常見原因。柳宗厚的《於紀偉易》、《李倩醫學概論》等書進壹步闡述了《內經》“上實下虛”所致眩暈的理論,認為“下虛為氣血,上實為痰涎風火”。另壹方面,張景嶽強調由於缺乏頭暈,他說:
“無虛不可眩”;“眩暈是壹種證候,虛在其八十九位,而火與痰只有十分之壹耳。”(景嶽全術眩暈)陳修園將火加於風、痰、虛,從而將眩暈的病因病機概括為風、火、痰、虛。此外,余明團提出的“瘀血眩暈”的論點也值得關註。他在《藥真人真事卷四眩暈》中說:“有因嘔血而眩暈的人,但胸中有死血。”我知道壹些由倒下的仆人受傷引起的眩暈。
關於眩暈的治療,這壹期的很多書籍和著作都是相當詳細的,都是基於前人經驗的成果。比如醫學的六要:眩暈、痰火、風痰、陰虛、陽虛、氣虛、血虛、血死、風熱、風寒、血死。證治補也可分為痰濕、肝火、腎虛、血虛、脾虛、氣滯、戒酒、陰虛、陽虛;摘要:程中嶺不僅總結了肝火、痰濕、氣虛、腎水不足、命門火衰等眩暈的治療方法,還著重介紹了大劑量人參、附子、黃芪治療眩暈的經驗。華根據葉《眩暈醫案臨證指南》認為眩暈為“肝膽之風升於陽”,其證候與痰、火、中虛、下虛不同,治療方法也包括治胃、治肝。如遇大火,先用羚羊、梔子、連翹、花粉、玄參、生地黃、牡丹皮、桑葉,清上焦絡熱,再治膽經。痰多者須理陽明,化痰如竹瀝、姜汁、菖蒲、橘子、二陳湯;人參也用於中虛,茯苓也用於外飲;下半身的虛必須從肝論治,補腎養肝,滋陰潛陽,治鎮也是如此。可以說是字正腔圓,不復雜。
總之,沿襲《內經》,經過歷代醫家的不斷總結,眩暈的辨證論治內容更加豐富和充實,並逐漸趨於條理化和系統化。解放後,對前人的經驗和理論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理,並在實踐的基礎上加以完善,進壹步發展了辨證論治、理法方藥。
(2)頭痛
頭痛是常見的臨床癥狀之壹。凡外感風寒濕熱,或痰瘀阻滯者,經氣上行;或者肝陽受擾,空虛;或者氣虛陽虛不升;或者血虛腦虧榮譽等。,會引起頭痛。劇烈頭痛,持續性、陣發性,又稱“頭風”。
《內經》首次記載了頭痛的癥狀。比如《蘇文怪病論》說:“皇帝說:人有病,頭疼好幾年。以和平之名是什麽病?”齊波說:當妳患了重感冒,它到達骨髓,骨髓主要是大腦,引起頭痛和牙痛,這種病叫做暈厥。《蘇文五臟根篇》雲:“頭痛為上,下虛上實,足陰盛陽,甚至入腎”。
《靈樞經》雲:“膀胱經,足太陽是也。動壹動就惡心頭疼,眼睛好像要掉了,脖子都要被拔了……”。《蘇文通評虛實論》雲:“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胃也生。”病因無非是外感因素,內傷兩頭,或者外感風寒,或者下半身虛上實,或者腸胃功能失調,導致經氣上不去,跑不動,疼。《內經》的這些論述為頭痛的治療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厥陰病均有頭痛之證。認為三陽經都在頂上,厥陰經也會在頂上,這是基於邪客經過經脈,導致頭痛。因其證型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如治太陽頭痛,用辛溫劑散寒;治“傷寒六七日不排便,頭痛發熱”,給予承氣湯緩解;治療厥陰病“幹嘔、吐痰、頭痛”,用吳茱萸湯溫散厥陰寒邪,以降濁陰。辨證用藥充滿了辨證論治的精神。隋方《痰瘀風虛頭痛論》中說:“痰瘀是指痰在胸以上,重感冒使楊琪衰竭,使痰水不能聚,而上行,與風痰相結,沖向頭部,使頭痛更重,或持續數年。唐代孫思邈的《甘金方頭面八風》列舉了古代壹些用於治療頭痛的有效方劑,如治療頭痛的“頭風散”(附子、鹽)外治法,對後世頗有啟發。
金元時期,李東垣將頭痛分為內傷性頭痛和外感性頭痛。在《內經》、《傷寒論》治療頭痛的基礎上,增加了太陰頭痛、少陰頭痛。這種分經治頭痛的方法對後世影響深遠。《藍室頭痛門》雲:“太陽頭痛,陰風脈緊,主要是川芎、羌活、獨活、麻黃;少陽經頭痛,脈細,寒熱,以柴胡為主;陽明頭痛、自汗、發熱、惡寒、脈緩而堅,主要有升麻、葛根、石膏、白芷;農歷頭痛必有痰...蒼術、半夏和天南星是主要成分。少陰經頭痛,陰三陽經不熟,足寒轉寒厥,脈沈細,以麻黃、附子、細辛為主;厥陰頭頂疼痛,或吐冷沫,脈浮緩。以吳茱萸湯為主。”又有雲:“血虛頭痛,以當歸、川芎為主;氣虛頭痛,以黃芪為主;氣血兩虛的頭痛,調中益氣湯和精神壹樣有效。治痰頭痛的藥白術半夏天麻湯;空藥膏是風濕熱頭痛的藥;羌活附子湯也是治療厥陰頭痛的藥物,對辨證用藥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朱丹溪的《丹溪心療頭痛》不僅沿襲了東原的學說,而且指出:“頭痛主要是痰多,痛重者火多,有所吐者可除之”,這也是壹種經驗。
明代王肯堂對頭痛的病因病機做了大量闡述。《治頭痛以證為準》說:“頭望如天,三陽六府清陽之氣必全在此;三陰五藏之精的血也註射在這裏。所以天氣,六害之惡,人緣之變,五賊之逆,都是可以互相傷害的。或掩其清明,或阻其經脈,因其氣薄,郁則脈滿,滿則痛。”張景嶽《景嶽全書·頭痛》雲:“凡頭痛者,必先長察之,然後辨表裏。掩蓋壹時之痛的壹定是因為致病因素,久病不愈的壹定是既有生命力。暫時說壹下,有顯邪者,此寒襲經絡,宜疏散,忌清;若內有邪,若三陽之火熾盛於內,宜明辨,忌升散,亦是治邪之法。如果長期患病,要麽發展,要麽恢復,如果表現為虛,則輕微發展;或以楊取勝,微熱時發;或水下不足,取虛火;或陽虛勝於陽虛,陰寒勝於陰寒”,指出:“患壹時之痛者,當註意邪氣;病了很久的人要恢復元氣,這樣會加強輪廓;但也有患壹時之痛虛者,有患長遠之痛實者,因脈而證,應詳加區分,不可捧。”李仲子《頭痛需醫》簡明描述了此證的不同證候:“患風痛者,拔陰風;患熱者煩惱,惡熱;因為濕痛,頭痛轉陰;因為痰痛,人頭暈目眩,想嘔吐不休;患寒痛者,焦慮,惡寒,戰栗;氣虛疼痛者,惡勞,脈大;血虛疼痛者,擅驚悸,脈弱。”李仲子還闡明了頭痛用風藥的機理:“頭痛有多種病因,但古代方劑中誰用風藥?”在山頂上,只有風才能到達。味薄者,陰中之陽,從地升天者,實用之,即虛熱也,偽引也。"
清代葉在治療頭痛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鄒按“頭為全陽之會,厥陰之肝脈必在頂。陰寒之邪不能上逆陽,濁邪可以得上述證。厥陰的風火可以引起疼痛。所以頭痛的癥狀都是清陽不暢,火風乘虛而入所致。觀察頭痛的治療,無非如此。若頭痛為陽虛濁阻、氣滯血瘀所致,則用蟲蟻搜血絡,促楊琪;若火風變化,夏風邪郁而頭痛,可用鮮荷葉、苦丁茶、牡荊、梔子等。,刺激性粉末淡而清;若因陰虛陽亢引起頭痛,則用仲景復脈湯、甘麥大棗湯及白芍、牡蠣,以解虛損,平陽熄風。因陽風厥脫而頭痛者,以何首烏、柏子仁、菊花、平肝熄風、滋腎生津的赤芍為主。醫學要隨證而變,值得效仿。
綜上所述,自《內經》以來,中醫對頭痛的治療越來越豐富和完整。
需要註意的是,元明清時期,也有醫家認識到某些眩暈與頭痛、頭風、肝風、中風等各種證候之間存在壹定的內在聯系,如朱丹溪所說“眩暈是中風的漸次發作”。俞疃的《藥真人真事卷四眩暈》中說:“眩暈是中風的逐漸發作”。張景嶽還說,“頭暈有大小之分,總的頭暈也是……”。至於中年,人們看到頭暈眼花的仆人摔倒是常有的事。但是,運氣突然停止的人,叫暈;倒了不醒的,就叫風中痰。華在《臨床指南》對眩暈病案的註釋中更明確地指出:“本證的本原是肝風;當合並肝風、中風、頭氣門時,參與。這些討論與今天討論的高血壓及其並發癥之間的相關性不謀而合。
基於對高血壓相關表現如頭暈、頭痛等的認識,當代醫家認為高血壓多由以下因素引起:情誌失衡,多慮抑郁,導致肝衰竭,肝氣郁結,風陽浮上;或郁積日久,致肝陰受損,肝陽上亢,產生成本病;飲食不當,脂肪和甜食吃得太多,或鈉吃得太多,或飲酒過量,損傷脾胃,脾失健運,造成水液代謝異常,痰濕壅盛,是本病的病因;或腎精虧虛,房事過盛,腎精虧損,不能生髓,髓海空虛,或天癸衰竭,沖任失調,產生此病。
本病的發生多為緩慢,病程長,但少數患者可起病突然,血壓明顯升高,臨床表現急性。病變位於肝、腎、心、脾,其中以肝、腎為主,病性為實質虛,肝腎陰虛為其本,肝陽上亢、痰瘀互結為其標。由於該病多因肝陽上亢,故以向上為主,亦可導致肝風內動,抽搐昏迷,病情兇險。本病病程壹般較長,病機轉化多為緩慢。剛開始多為實證,長期可損傷肝腎之陰,導致肝腎陰虛;再者,陰損陽,形成陰陽兩虛之證;肝腎陰虛還可因水不含木而導致肝陽上亢,出現陰虛陽亢證,成本不足,物質過多。臨床上有七種類型:①肝陽上亢:長期郁怒,郁怒傷肝,肝氣郁結,風陽上浮,或氣滯化火,肝火擾擾而血壓升高,出現頭暈、頭脹、頭痛等癥狀。②陰虛陽亢:由於久病、淫亂或年老,水不含木,木乏旺,肝陽失調排空,導致血壓升高。(3)腎精不足:過度放縱消耗腎精,或老年腎精不足,使髓海空虛,血壓升高。④陰陽兩虛:多屬疾病晚期,腎臟長期受疾病影響,出現腎陰腎陽兩虛,頭暈耳鳴,腰酸腿軟,畏寒。⑤痰濕內涵:頭暈、頭重、胸悶、納差等癥狀,多因暴飲暴食、飲酒過度,損傷脾胃,脾失健運,濕痰積聚所致。⑥沖任受損:部分女性可能在腎氣日漸衰竭,沖任脈弱,血海漸枯,下腎虛,上火炎之時發病。⑦血瘀:臟腑虛損,氣血不和,肝氣郁結,脾虛濕阻,或肝腎陰虛,均可導致血瘀,氣血不能上主,而頭暈頭痛。上述證候中,陰虛陽亢占的比例最大,約占疾病的50%。
二、辯證用藥
本病的病理機制以肝陽上亢、肝腎不足為核心。第壹種治療方法是平肝陽。或潛陽瀉火熄風,滋腎養肝,化痰活血,視病情而定。後期主要是調理腎臟的陰陽。其臨床辨證論治方藥大致如下:
(壹)肝陽上亢
【辨證要點】頭痛眼痛,頭暈耳鳴,心煩易怒,夜寐不安,或面紅目赤,口苦,大便幹燥,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細或數。
【治療】平肝潛陽。
[處方]天麻鉤藤飲:天麻15g、鉤藤12g、生石決明30g、生梔子12g、黃芩20g、川牛膝20g、杜仲20g、桑寄生20g、夜交藤20g、茯苓15g、菊花12g。
方中天麻、鉤藤、石決明平肝熄風,梔子、黃芩清熱瀉火,使肝經之熱不會過盛;菊花清肝明目;牛膝能引血下行,與杜仲、桑寄生同補肝腎。夜交藤,茯苓,安神。* * *發揮平肝潛陽的功能。
(2)陰虛陽亢
【辨證要點】眩暈、頭痛、沈重、失眠、手足發熱、耳鳴、心悸、舌尖紅、苔薄白、脈細或數。
【治療】滋陰潛陽。
[處方]杞菊地黃丸、鎮肝熄風湯:熟地黃24g、山茱萸15g、山藥12g、茯苓18g、鉤藤12g、枸杞15g、菊花15g、炙龜板20g、煆牡蠣20g。
方中鉤藤、菊花、牡蠣平肝潛陽;熟地黃、山茱萸、桑寄生滋養腎陰,斂肝固精;茯苓、山藥健脾補腎;龜甲枸杞滋陰養肝明目。
(3)腎精不足
【辨證要點】眩暈耳鳴,少睡多夢,腰酸腿軟,或熱頭痛心煩,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或弱。
【治療】滋補腎精。
[處方]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加減:熟地黃24g、山茱萸18g、山藥18g、牡丹皮15g、澤瀉15g、茯苓12g、杜仲。20g,龜板20g,枸杞15g。
方中地黃滋養腎陰,益精。山茱萸滋腎養肝,山藥滋腎養脾,* * *成三陰而補之,補腎治本,也就是王冰所說的:“強水之主,在於制陽”然後用澤瀉配熟地黃瀉腎降濁;牡丹皮、山茱萸瀉肝火;茯苓山藥滲脾濕。這種配伍既能補瀉又能補虛,既能補陰,又能防止滋補品停滯不前。然後是杜仲。、枸杞、龜板膠、牛膝,增強補腎填精、壯腰的力量。
(四)陰陽兩虛
【辨證要點】頭痛、頭暈、耳鳴、視物模糊、腰膝酸軟、四肢乏力、氣短、畏寒肢冷、夜尿增多、舌淡或紅、苔白、脈沈或細。
【治療】滋陰助陽。
[處方]金匱腎氣丸:生地黃24g,山茱萸12g,山藥15g,澤瀉9g,制附子12g,肉桂9g,桑寄生15g。
方中以生地黃養腎陰,山茱萸、山藥養肝脾,補腎陰;肉桂和附子用於溫補腎陽,以補充陰和楊燦。可輔以健腰補腎的桑寄生、利水滲濕的澤瀉茯苓、清肝瀉火的牡丹皮,配以溫補腎陽的藥物,以補中下瀉,使之不膩。
(五)痰濕內涵
【辨證要點】頭暈、頭痛、頭重、胸悶、心悸、舌苔白膩、脈細滑。
【治療】祛濕化痰,平肝為輔。
[處方]半夏白術天麻湯:清半夏12g,生白術15g,天麻18g,茯苓15g,生姜6g,生甘草3g,大棗5枚,橙子10g。
方中半夏用於祛濕化痰,減少不良反應,止嘔止嘔,天麻用於祛痰熄風,止眩暈。二者合用是治療風痰眩暈頭痛的重要藥物。白術與半夏、天麻配伍,具有祛濕化痰、止眩暈的功效。茯苓,配合白術,特別能治痰。橙色,理氣化痰;生姜和大棗調和脾胃。甘草。與中焦調和,以調節藥性。各種藥物合用,使風熄痰,頭暈自愈。
(6)任免減損
【辨證要點】這種類型多見於女性日子快過完的時候。癥狀包括頭面部灼熱、上火出汗、頭暈頭痛、煩躁不安、咽喉幹燥、腳冷膝軟、浮腫、月經不調、脈細數。
【治療】補腎瀉火,調理沖任。
[處方]二仙湯:仙茅12g、淫羊藿12g、巴戟天10g、肉蓯蓉15g、黃柏10g、知母9g、當歸15g、白芍12g、益母草65438。
本方名為二仙,主要由仙茅、淫羊藿兩味藥組成,與巴戟天配伍溫腎助陽,三味藥溫腎固元陽;黃柏、知母養腎陰,瀉肝火;加入當歸、白芍、益母草,養血調理沖任;牡蠣潛伏在陽光下。全方配伍補腎壯陽,滋陰瀉火,起到補腎瀉火,調理沖任的作用。
(7)血瘀
【辨證要點】持續頭痛,不動,壹側麻木,心痛,胸痛,面唇發紺,舌質紫暗,脈細。
【治療】活血化瘀,疏通血管。
[處方]血府逐瘀湯:赤芍、生地各65438±05g,桃仁、紅花各65438±00g,柴胡、郁金、牛膝各65438±02g,益母草65438±08g,合歡皮20g,甘草6g。
處方中使用赤芍、生地、桃仁、紅花、益母草、牛膝,活血化瘀,使血液下行,血管通暢。柴胡,玉瑾疏肝解郁;合歡皮安神;甘草調和各種藥物。諸藥協同,使氣血運行,諸證自愈。
第三,針灸治療
針刺對原發性高血壓有壹定療效,對早期高血壓患者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尤其是收縮壓的降低,對改善臨床癥狀也有好處。針刺治療繼發性高血壓可緩解臨床癥狀,但療效不鞏固,必須根據其原發病進行治療。
(1)體針療法
治療原則:調理陰陽,平肝益腎。肝火亢盛者傾向於降陽亢盛,陰虛陽亢者以滋水補腎為主,痰濕過盛者以化痰祛濕為輔,陰陽兩虛者宜陰陽雙補。
穴位:風池、曲池、足三裏、太沖。
辨證取穴:肝火過旺:間行過沖;陰虛陽亢:太溪、三陰交、神門;痰濕壅盛:豐盛,內關;陰陽兩虛:氣海、關元(艾灸)。
操作:每次選取3 ~ 5個穴位,每次留針20min,每天1次。除風池穴外,方中各穴均采用撚轉結合提、插、瀉治療,間歇針刺,符合“迎、奪”法。風池針尖插入對側眶內,使針感至頂,可立即緩解頭痛、頭暈的疼痛,可用於靜力留針。陰虛陽亢者,宜補太溪穴、三陰交穴,失眠嚴重者,宜攻下神門。痰濕壅盛、胸悶脹滿者,舉、插、撚、轉瀉用在豐隆、內關。
風池是足少陽經和陽衛經的交匯處,太沖是足厥陰經的始穴。這兩個穴位用於瀉下潛陽,尤其適用於高血壓和頭痛患者。曲池、足三裏屬於手腳的陽明,陽明是氣血的經絡,瀉能祛陽邪。排為肝經的榮穴,太陽在頭面部的奇穴,可通過瀉下或刺血來解除肝膽內熱的郁結;內關、豐隆屬手厥陰心包經、陽明胃經,以痰調和脾胃。太溪和神門分別是腎經和心經的原始穴位。這兩個穴位能養陰、寧心安神,常用於治療虛性失眠。
(2)其他針刺方法
1.耳針選取肝、腎、心、耳尖、降壓溝、神門、肝陽、額、枕等耳穴;每次選擇2 ~ 3個穴位,采用中強刺激,留針20min,每日1次。按針埋,針可埋1 ~ 2天。
2.耳穴按豆子選取:高血壓穴、降壓穴、降壓溝ⅰ、降壓溝ⅱ。配穴為內分泌、神門、大腸、肺、太陽穴。根據高血壓病的分期,選取1 ~ 2對主穴,將配穴與癥狀相加。操作方法:確定治療穴位,局部消毒,將中藥王不留行種子膠帶貼在穴位上,加壓。病人感到酸、麻木、浮腫、疼痛或發燒。每天按壓3次。每次只貼壹側,3天後更換,雙耳交替塗抹。
3.穴位分為三組:①足三裏、內關;②三陰交、合谷;③曲池、太沖。這三組穴位可以交替使用。取壹組穴位,註射5%或10%葡萄糖溶液,每次3 ~ 5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