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利濕散簡介

利濕散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處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利濕散的用法用量 6 摘錄 附: 1 古籍中的利濕散 * 利濕散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lì shī sǎn

2 處方

宮粉1兩,枯礬1兩,硼砂5錢,輕粉1錢。

3 制法

上為極細末。

4 功能主治

踝下濕郁疔瘡,但覺其中如有潰膿之意者。

5 利濕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針刺出毒水,繼用紙撚沾藥末下在針孔內,外用膏藥敷之;俟其孔稍大,再多上,用棉花、白布裹之。數日可愈。

6 摘錄

《醫學探驪集》卷六

古籍中的利濕散 《藥性切用》:[卷之三下木部]白茯苓

脾;滲濕利竅,益脾寧心。赤茯苓∶入心、小腸經,滲利濕熱。益脾氣白勝,利濕熱赤勝。茯苓皮∶專走皮膚,行...

《本草備要》:[草部]浮萍

輕,發汗,利濕辛散輕浮。入肺經,達皮膚,能發揚邪汗(丹溪曰∶浮萍發汗,甚於麻黃),止瘙癢、消渴(搗汁...

《本草備要》:[草部]石韋

皆能先清肺火),通膀胱而利水道。益精氣,補五勞(利濕清熱之功。高陽生對宣帝治勞傷,用石韋計)。治淋崩...

《本草征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四肢百骸](壹)養筋骨利關節

蒲為使。畏牛乳。左紋者良。祛風活絡,養血舒筋。能利濕養胎,治黃膽骨蒸。秦艽長於養血,故能退熱舒筋。治...

《本草新編》:[卷之五(羽集)]螻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