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曹操的先見之明有多厲害?公元200年的人事任命,讓孫權成為三國的笑柄。

曹操的先見之明有多厲害?公元200年的人事任命,讓孫權成為三國的笑柄。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曹操壹直是奸詐狡詐的形象,其實不然。

歷史上的曹操雖然也有奸詐的壹面,但是他還有很多其他的優點。

比如曹操,是漢末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人。

在武藝方面,他是著名的軍事家,自幼精於射箭和騎馬,武藝高強。

最重要的是曹操不僅懂得善用人,而且深謀遠慮。

公元200年左右,曹操平定呂布,占領徐州。在此期間,曹操任命三人在徐淮地區任職。

正是這三個人,在東吳主孫權的北伐中屢屢受挫,讓孫權徹底成為了三國時期的笑柄。

孫權為什麽會被這三個人打敗?這三個人是誰?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讓孫權成為笑柄的三個人。

1.抵抗曹操擒魯滅孫,對許槐影響很大。

第壹個是廣陵知府陳登。陳登是徐州壹帶的權貴家族。他的祖先是漢朝的首領,他的父親陳思是郭培的官員。

家庭是貴族家庭,父親是高官。當然,陳思的兒子們享受著二代二代的生活,整天無所事事。

但是陳登和他的兄弟們不壹樣。

陳登年輕時的正氣凜然、赫赫有名的“黃巾起義”,當時天下大亂,人民水深火熱,雖然後來起義被平定了。

然而此時的世界早已腐朽不堪,搖搖欲墜,所以陳登在少年時就立誌要幫助朝廷,幫助百姓,把百姓從泥潭中解救出來。

陳登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報國,所以博覽群書,成為當時著名的學者。

不僅如此,陳登還熱衷於翻譯古籍、招生和傳授知識。

二十五歲時,陳登擔任東陽縣縣令。

在他的任期內,陳登聚集了流離失所的人,給他們田地,開辦學校,給孩子們免費上課。

經過陳登的經營,東陽縣成了漢朝有名的富縣,東陽縣的百姓愛這個愛民如子的縣令。那時候陳登出名了。

陳登所在的徐州是東漢十三州中最富庶的州之壹,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時,徐州太守是陶謙。

陶謙是土生土長的徐州人,他知道要想統治好徐州,必須得到徐州土豪的支持。

於是,陶謙讓徐州裏兩個有名的大富豪——糜家和陳家擔任要職,陳登也擔任了典農的隊長。

不僅如此,在軍事會議上,總是有米嘉和陳嘉。在戰略上,陶謙仍然信任陳登和他的父親陳思。

在陶謙的統治下,徐州的生活與其他州相比還算不錯。

但是,陶謙覺得時間長了,就可以逐漸擺脫當地大亨的控制,於是開始任人唯親。當時,徐州所有的重要職位都是陶謙的親信。

如果這些人有才華,那沒關系,但這些人都很平庸,陶謙還縱容他們做壞事,使整個徐州官場烏煙瘴氣,腐敗不堪。

陳登曾多次勸陶謙,但陶謙總是不聽,陳登很無奈。

陶謙的縱容最終導致了麻煩。

在陶謙的縱容下,陶謙的手下張凱開始大肆搶劫路過的富商,不小心搶了曹操的父親曹嵩,還殺了曹嵩,這讓曹操很惱火。

為了給父親報仇,曹操率軍攻打徐州。

但是在陶謙的統治下,徐州如何抵抗強大的曹操呢?

當時兵敗如山倒,徐州城大半失守。

這時,陳登站了出來,他告訴陶謙,曹操很強大。

但他從遠處來,後方必然是空的。只要能守住城池,再從北方請來劉備幫忙,用不了多久曹操自然就撤退了。

此時的陶謙如抓救命稻草,很快答應了陳登的建議,壹面增派兵馬守城,壹面派人邀請劉備前來救援。

正如陳登所料,劉備到來後,曹操的攻勢越來越差。然後曹操得知自己的大本營兗州被呂布攻陷,只好撤退,徐州之圍也就解除了。

然後事情就開始復雜了。

劉備來到徐州不久,陶謙就病死了,徐州所有的官員都推薦劉備在徐州當牧羊人。

劉備再三拒絕,最後接受,陳登成了劉備的部下。

但是好景不長。呂布被曹操打敗,逃到徐州。劉備害怕呂布的強勢,主動給了呂布徐州牧的位置,於是陳登又成了呂布的部下。

呂布浮誇任性。後來他竟然主動勾結在淮南篡位的袁術,讓陳登不堪其擾。

陳登骨子裏是忠於漢朝的,絕不會容忍呂布這種漢奸賣國賊。陳登覺得徐州壹定不能被這種人統治。

所以陳登認為歡迎漢獻帝到許昌的曹操是最佳人選,於是開始暗中計劃聯合曹操密謀呂布。

最終在曹操和陳登的配合下,呂布戰敗,在白門樓被曹操和陳登活捉。最後曹操也處決了呂布,呂布集團徹底覆滅。

陳登因為俘虜了呂布,讓曹操很高興。他經常和陳登日夜交談。漸漸地,曹操發現陳登不僅僅是壹個謀士,還是壹個名將。

曹操認定陳登就是他想要的人才,於是曹操提拔陳登為廣陵太守,獨立指揮軍隊守住曹操集團的南門。

曹操果然沒有看錯人。陳登任廣陵知府期間,賞罰分明,愛民如子。不僅如此,他還為曹操培養了壹支精兵,並多次進攻江東的孫氏。

據史書記載,陳登擊退孫氏的入侵不下五次,而孫權至少被陳登打敗三次!

經過這些失敗,江東孫氏被蒙上了壹層心理陰影!

從廣靈往北走完全是獨壹無二的。

可惜的是,年紀輕輕就歷經戰亂的陳登,最終病倒,39歲就去世了。

陳登死後,曹操每想到徐州就想到陳登,壹想到陳登就痛哭流涕,悔恨連連。他甚至說,如果早壹點起用陳登為統帥,讓陳登率軍進攻江東,江東早就平定了。

如果說陳登是武將,那麽第二個讓孫權成為笑柄的人就是文官。但即使是公務員,即使是死後,也讓孫權恐懼不已。這個人就是劉福。

管理揚州成了孫權的噩夢。

在談劉福之前,我們先談談孫吳集團北伐的戰略目標。

大家都知道蜀漢宰相諸葛亮是堅定的北伐分子。他投身北伐,只是為了完成先主劉備未竟的心願,那就是“扶漢室,還其故都”。

我不知道江東的吳棟集團也曾多次北伐。

然而,吳棟集團北伐的戰略目標和動機與諸葛亮完全不同。早在公元200年左右,著名的吳棟名將魯肅就向孫權提出了壹個吳棟版的“隆中對”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魯肅想讓東吳占領與東吳相鄰的揚州,向西占領荊州,沿河占領益州,最後與曹操共治大江,從而將天下壹分為二。世易時,他北上中原統壹天下。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魯肅的計劃首先選擇了揚州?

因為揚州是曹魏集團和吳棟集團之間的戰略緩沖地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容不得半點閃失!

揚州是今天的江淮地區,對吳棟來說非常重要!

眾所周知,吳棟政權所依托的屏障是長江天險,但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可以說是長江天險的“門戶”。

江淮地區有壹條重要的河流,就是淮河。沒有沿淮防禦,長江的天險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因為長江綿延數千裏,足夠曹魏集團在很多地方渡江。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只有壹個,就是把吳棟的防線向北推進到江淮地區,建立戰略緩沖區,然後用淮河構築防禦工事。

正因為如此,即使曹操從徐州南下,吳棟集團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對付曹軍

如果能成功拿下揚州和江淮地區,對孫吳來說將是極大的戰略優勢。

其實早在孫策主政江東時期,孫策就意識到了揚州的重要性。所以如前所述,孫策三番五次派孫權北上攻打江淮。

但當時由於陳登的存在,孫權屢戰屢敗。陳登死後,孫權覺得自己又有了壹個進攻江淮的機會。

這時,主角劉福應該出現了。他是留在揚州的曹操的接班人。

公元200年,孫策的手下殺了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而此時的江淮地區被徐磊、陳嵐等人作亂,揚州局勢混亂,百姓流離失所。

此時曹操正在官渡與袁紹對峙,壹時間無暇顧及揚州,於是曹操派劉福為揚州刺史,治理揚州。

劉福也有非凡的勇氣。他受曹操委派後,不帶壹兵壹卒,只身來到江淮地區的合肥城,以個人的勇氣和謀略平息了合肥城的暴亂。

隨後劉福用懷柔政策安撫、招安徐磊、陳嵐為己用,同時恢復了揚州對朝廷的貢賦。

劉福統治了揚州八年。在這八年間,劉福培植民政,逐步把揚州從壹個破敗的城市變成了人民安居樂業的天堂。

劉福任內,揚州人口和經濟恢復後,在劉福的管理下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使揚州地區交通便利。

不僅如此,劉福還積極擴充軍需,積極修建城墻,擴充精銳部隊。

公元208年劉福死後,揚州、江淮壹帶軍糧豐足,城高水深,已成為曹魏集團在南方最堅實的前線基地。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孫權曾率領大軍圍困合肥三個多月。城內守軍只有孫權軍的十分之壹,但孫權還是拿不下,只好退兵。可以說,劉福治下的揚州,成了孫權無法打破的噩夢。

正是因為劉福的努力,才成就了日後“八百萬破十萬”的偉業,而這個八百萬破十萬的功臣,就是讓孫權成為笑柄的第三人——張遼。

臨危不懼,威震逍遙津。

張遼,漢代並州人,自幼擅長弓馬。據史料記載,張遼曾追隨過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等多位諸侯。

雖然張遼換了很多主子,但是張遼在這些人手下壹直兢兢業業,忠心耿耿,這些人都把張遼當成了自己的心腹。

呂布殺了董卓之後,張遼跟著呂布到了中原各地。

在早期呂布與曹操的戰鬥中,張遼甚至親手殺了曹操壹次,激發了曹操對人才的喜愛,發誓要得到張遼。

在下邳城,呂布奉命墜入白門樓。張遼打算死,跟呂布走了。

然而,在曹的勸說下,張遼決定向曹操投降。日後張遼成為英雄壹方的將軍,甚至成為曹魏集團將軍的天花板!

據史書記載,張遼投降曹操後,曹操曾對張遼說:“妳既然投降了我,何不隨我北上抵抗袁紹,待時機成熟,再返回徐淮保衛孫權?”張遼欣然同意。

正是曹操的安排,徹底切斷了孫權北上奪取江淮地區的可能性。

投降曹操後,張遼隨曹操到各地打袁紹,破烏桓,征遼東,戰功卓著。最終,張遼沒有忘記曹操的安排,懇求回到江淮壹帶保衛孫權。

江淮地區水路多,沼澤多,不擅長騎兵作戰。東吳集團認為在北方殺得四面楚歌的張遼不擅長水路沼澤作戰。

所以鼓勵孫權再北攻江淮。

在陳登和劉福這兩個讓他做噩夢的人死後,孫權也有了奪取江淮的想法。

張遼完全不予理會,於是在公元215年,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北攻江淮。

其實孫權選擇在這壹年進攻,是因為這壹年曹操大部隊西進攻打漢中的張魯,江淮地區守備薄弱。孫權以為會拿下江淮。

而張遼這邊是真的空虛,整個江淮守軍只有六七千人。所有的將軍都認為我們應該堅持援助,但張遼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我們應該主動出擊,挫敵銳氣。

壹天晚上,張遼帶領八百精兵,主動突擊孫權的十萬大營。因為孫權低估了他的敵人,他從來沒有想到張遼會主動出擊。

所以被張遼打了個措手不及。孫權的愛情害死了陳武等人,孫權逃到了合肥城外的壹個小山頭。

戰鬥壹直持續到第二天中午,吳棟軍被打得落荒而逃。

這還不是全部。幾天後,張遼又如法炮制,率領800多名精銳士兵,在小路周圍的水路沼澤上斷橋,使得吳棟軍難以支撐。

然後又突襲孫權大營,大敗淩統、甘寧等人,甚至幾次差點活捉孫權本人!

這就是著名的“800萬破10萬”的故事!

結語:從曹操對陳登、劉福、張遼的任用,可以看出曹操是多麽有遠見。

不僅如此,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曹操用人的精準性確實令人驚嘆。

這三個人的存在,徹底打破了孫權對江淮地區的所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