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夏季開始,根據幹、支日的安排,第三個庚日是正月。第四個庚日居中,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為末次。庚日中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十日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復壹次。
三伏天的起止時間每年都不壹樣,大致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具體是怎麽算出來的?中國流行的“幹支地日法”是用60組不同的名字,用幹支地支相配合來記錄日期,每壹個有庚子字的日子,就稱為庚日。
秦漢時期流行壹種說法“五行相生相克”。人們認為夏天最熱的日子屬於火,而庚屬於金,金害怕被火熔化,所以在庚日,金會被藏起來。因此規定從夏季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倒伏(10天),從夏季至日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間倒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從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起為終倒伏,也稱終倒伏(10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季至日和秋季開始之間有四個庚日時,中間部分為65,438+00天,當有五個庚日時,中間部分為20天。因此,到最後壹天的中間部分有時是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始”和“最後”的天數都是65,438+00天。
在中國農歷中,“九”是壹個習慣性的雜節,包括“冬九”和“夏九”。其中“冬九九”流傳甚廣。它以冬季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壹個九。每年九九* * *八十壹天。三月九日和四月九日是壹年中最冷的時候。
“夏季99”從夏季至日開始,每九天就是九月十九日,壹年有九個九月* * *八十壹天。同樣,3月9日和4月9日是全年最熱的季節。與《寒冬99》形成鮮明對比,可惜流傳不廣。事實上,《九九之夏》確實生動地反映了日期與物候的關系。例如,最近在湖北老河市壹座王宇廟的正殿的榆樹梁上,寫著最能反映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夏日至日九十九首歌》。它的全文是:
夏至日入前九,羽扇在手;
2918年,我摘下皇冠,戴上紗巾;
3月27日,出門出汗;
四、九、三十六、露天滾席;
5945年,秋如虎;
6954、入寺納涼;
7963,在床頭摸床單;
8972,半夜找被子;
9981,打開櫃子拿棉衣。
老北京的福田兒
古老的寂靜
還有幾天就是農歷六月了。俗話說“三月九月冷,三伏天熱。”北京最熱的日子壹般能達到367攝氏度,盛夏酷暑壹片金黃。
我國古代歷法中有對三伏天的計算,“三伏天”的說法從秦朝就有了。《漢書》中有明確記載,註曰:“六月日落,無周,至今(指秦)有。”
關於三伏天的說法在我國南北是壹致的,沒有南北之分。顏師古註曰:“殷琦必起,但不因夕陽而起,故隱,亦因其名。”
在我們北京,因為高爽的氣候,雖然沒有江南的“黃梅天”,但即使是雨天也經常下雨。以前北京很多老房子難免潮濕,要定期晾曬衣服,防止發黴。
《帝都風光略》說:“六月六日,百姓曬太陽,舊儒斷書,貧婦窘,屢在太陽下辛苦,胸有所收。”有意思的是,皇帝的禮儀駕到,夾雜著“舊儒破書,貧女尷尬”,很有意思,很好玩。
有皇帝的時候,每次去福中(南池子長蒲河公園北)國史館的“禦史寶塔”,都要曬壹曬歷代的“實錄”;北京各大寺廟都要曬佛經,有的還捧著“佛經”。
北京人住的房子在三伏天有壹種特殊的情調。即使是那些兩三層的“棋盤心”房子,簡陋的小三層樓房(四周是瓦片,中間是壹個灰色的棚子),每到夏天也要在木窗上貼些涼布,掛上竹簾,讓屋裏的花有點陰涼,生出壹點舒適。透過窗簾站在屋裏,可以看到白天天上的朵朵,屋檐下的石榴樹和窗臺。
三伏天陰雨綿綿,隔著竹簾聽院子裏的雨聲,很有詩意。過了壹會兒,天空又放晴了。淡淡的夕陽照亮了被雨水沖刷過的墻壁,再看看院子低窪處的水。壹只飛舞的紅蜻蜓拂過水面,突然我擡頭看見藍天上有壹道彩虹...
俗話說,“春風帶來風,夏雨帶來雨。”自古以來,雨就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北京雨天的雨特別吸引人,尤其是雨後有彩虹的雨。
這是壹個炎熱的夏天,這是壹個炎熱的夏天。
趙書
北京有句話:寒在三九,熱在三伏。七月七日的節氣是壹個輕夏,古書《群芳譜》說:“這不是夏末。”因為在微微的酷暑過後,壹年中最熱的三伏就要到來了。三伏天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雨水集中,太陽落山。《漢書·郊祀筆記》說:“臥者言殷琦將起,為夕陽所迫,未起。故藏之,正因名。”夏季的至日上,白天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因為此時地表附近的熱量還在積累,還沒有達到最大值。夏季至日過後,日照時間壹天比壹天少,但氣溫卻壹天比壹天繼續上升。在夏季至日後的第三個耿天,它開始下降。俗話說“暑熱與暑熱息息相關,氣溫在上升。”這段時間叫三伏天。
天氣幾伏需要壹個多月。古人把這個時期稱為“三伏”,由初、中、終三伏組成。夏季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始伏的第壹天,10天後的第四個庚日稱為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是在立秋之前,那麽就要過20天才能躺在中間,俗稱二中伏;如果是立秋之後,中間值是10天;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叫做伏伏。2007年農歷正月初壹是庚子日,日期為7月15,中伏庚申日,7月25,末次陳賡日,8月14。8月23日是最後壹天的第十天,然後就會淪陷。隨著日照時間的縮短,天氣壹天比壹天涼爽。由於立夏後的第五個庚日(耿武)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今年的中秋節是20天。
“伏”的意思是把藏在炎熱的地方,有警告的作用。庚,天幹第七,五行屬金。金怕火,在幾伏的天氣裏逐日減少,所以古人在庚日算“伏”。洪水過後,暴雨容易形成洪水,稱為“洪水”。農業諺語說,“小夏淹死老鼠”,“好雨淋濕農民,小夏別忘了防洪”。所以要防中暑,防三伏洪水。中國有2700多年的歷史,十天幹十二地支相互搭配,60天為壹個周期。根據甲骨文的研究,它始於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1月2日,從未被錯誤記錄,這是中國法律史上的壹個奇跡。由於幹支日期與農歷月份之間沒有對應規律,所以除了計算個人出生日期外,在其他領域很少使用,只在計算“伏日”、“梅初梅”、“分龍”等雜節氣時使用。
三伏天的飲食習俗
——符頭餃子貳負面三福煎餅攤雞蛋。
張新迪
夏季至日過後,氣溫急劇上升,形成炎炎夏日。把夏天最熱的壹天稱為“三伏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在劉的《史記》中說:“秦德公第二年(公元前676年)先降。”唐人張守節曰:“六月初三,秦公始行,故雲初伏時,伏者藏以避暑。”像古代三伏天的其他節日壹樣,許多飲食習俗在民間流傳。
老北京民間流傳著壹句話:“餃子躺在頭上,煎餅攤雞蛋在腳上。”講的是老北京幾天家家遵守的美食民俗。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飲食習俗和說法?據說和節氣有關,也和當時菜農的生產技術有關:農業落後,沒有溫室設施,也沒有更多的夏季蔬菜供百姓食用。夏季至日降幾伏的時候,正是蔬菜青黃不接的時候,而由於老北京的陰雨天極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想在這個時候吃點簡單、清淡、爽口的飯菜,於是就衍生出了陰雨天吃餃子、面條、煎餅的習俗。
餃子,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初在餃子裏叫“餛飩”。據史書記載,三國時魏人張儀所著《廣雅》壹書描述了壹種餛飩食品:“今餛飩形如月牙,天下通用。”近年來,在吐魯番壹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中發現了十幾個餃子,其形狀與現在的餃子壹模壹樣。清代吃餃子叫烹餅,《燕京歲時》說:“每屆第壹天,無論貧富,都用白面烹餅,稱為雲烹餅。”以上說明老北京人吃餃子的歷史悠久。
北京人壹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福田,餃子的品種和餡料也是五花八門,有水煮餃子、泡面餃子、煎餃子、炸餃子。有肉餡的丸子,南瓜、南瓜或西葫蘆拌肉,壹年四季都有韭菜餡的,還有鮮藕、木耳、雞蛋、口蘑餡的餃子。小時候家裏人也喜歡包冬瓜餡的鍋貼餃子。煎餃
餃子也叫“福(福)貼”或“福(福)貼”餃子。“福”與“福”諧音,意為招財進寶。
60多年前,那時我家人口眾多。每年夏天,用磚在壹個小四合院裏搭起壹個小土鍋竈,竈下點著柴火。爐子上發出很大的叮當聲。我媽在錚錚上抹了壹層油後,把大錚錚包好餃子,蓋上鍋蓋,先用猛火煮,再用小火。餃子蘸點醋只用了十幾分鐘,又脆又香。還記得在醫院幫忙擦瓜絲吃鍋貼的場景。現在高檔和低檔的餃子品種很多。如果妳不想自己做餃子,妳可以買各種各樣的冰餃子或者在餃子館吃。當然味道沒有自己的好吃。
這是夏天最熱的壹天,老北京的家庭主婦們喜歡在這個時候制作簡單光滑的面條作為主食,所以他們被稱為“貳負面條”。
在古代,面條被稱為“湯餅”和“無菜”。張岱的《夜行船》壹書中有“魏作湯餅,金不管”之說,面條也是從湯餅逐漸發展到面的。
古時候做面湯,壹只手拿著拌好的面,另壹只手撕片放入鍋中,形成“片湯”,很稀,就像蝴蝶翅膀壹樣,所以也叫“蝴蝶面”。這種做湯面的方法和刀削面差不多。直到晉代,人們才使用案板、搟面杖和刀,而不是用手拿,所以此時面條也被稱為“不拿”。北宋時,人們制作長面條,稱之為“索面”。直到明清時期,面條的品種和花樣更多了。解放前和解放後,面條的種類很多,有拉面、刀削面、機器面、掛面、白玉米面等。
三伏天吃面條的民間習俗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魏式春秋》上說:“三伏天吃湯餅,拿毛巾擦汗,看起來嬌然。”那為什麽大熱天吃汗津津的熱湯面?南朝時有書曰:“六月有日食湯餅,名曰邪。”在古代,人們認為農歷五月是邪月,六月要祛邪,而“以熱攻熱”的方法壹直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季和夏季養生的好方法。此外,夏收剛剛結束時,人們有“趁早”的習慣。他們吃兩碗新麥做的面湯,汗流浹背,這就是第二天吃面的原因。
老北京人不僅喜歡吃涼拌豬肉炸醬面、小碗幹炒面、麻醬面,還喜歡吃熱騰騰的炸醬面、花椒油麻醬面、黃瓜絲、蘿蔔絲、四季豆、蒜末。那時候經常吃肉片雞蛋黃花木耳打鹵面,還有現在鮮為人知的“肉油鹵面”“羊肉面”。
所謂的肉油就是煮豬油,泡湯就是第壹年吃剩的泡菜。
湯加胡椒茴香是在火上煮沸制成的。這種肉和油腌制的湯與壹些菜混合在壹起。很滑很好吃,但在舊社會是美味。
“羊肉面”起源於宋代。元朝胡思慧寫的《吃食》壹書中,用羊肉、蘑菇澆面,記載用花椒、鹽、醋調汁,可補中焦。老北京人選用羊的胸腿筋肉燉七八次,然後切成丁,加入泡好的蝦米、口蘑、黃花、黑木耳、姜片、椒鹽、醬油、料酒、味精煮熟,再用這種湯在面條上撒些香菜、花椒粉、醋,會使食物香而不膩,補氣補血,吃後全身出汗。
在三伏天,老北京人也吃煎餅和雞蛋。
每年立秋後,天氣都比中福涼爽,所以家庭主婦們可以站在火爐前為家人烤薄餅。
在古代,餅是由谷物和面粉制成的食物的總稱。直到唐宋時期,餅才開始變成用面粉做成的圓形面食,出現了千層餅、酥餅、家常餅、煎餅等多種餅類。
在老北京,市場上到處都有蛋糕店,主要制作千層餅,為普通人提供食物。家庭主婦們壹年四季常做蔥花油餅、面餅、釀合子、肥油餅、芝麻糊糖餅等作為主食。三伏天我喜歡烤肥仔餅和荷葉餅,然後煮綠豆粥,撒點雞蛋,買點醬豬頭,拌蒜泥番茄醬,拌涼粉或者拌魚,壹口吃了,是三伏天很好的提神又好吃的食物。
老北京的三伏天雖然沒有大魚大肉,有些清淡平淡,但卻是人們適時的時令食品,值得繼承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