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歲通天帖中柏酒帖及其作者、書風等南朝王慈,字伯玉,王導的後人,王僧虔長予。所書柏酒帖是萬歲通天帖中壹種,為唐摹本,這件書作筆勢開張揚厲,字型大小不拘壹格,體勢恢奇恣肆,筆畫粗細變化豪爽不羈,充滿壹種陽剛之氣。章法密集而流暢,筆意頓挫而有節奏,枯潤相間,極有情趣,與王羲之平和簡靜的書風迥異,從書中可以看到他己吸收了北碑中方筆雄強的筆法,別具壹格。據南史載,劉休者與王僧。虔同壹省,而是時海內俱習羊欣書,以右軍跡涉輕微,多所不好,梁武帝時陶貞白猶雲:比世皆高尚予敬,不復有元常,逸少亦然。
宋齊之際,右軍幾為大令所掩,人們喜歡子敬的書體,因此有海內俱習羊欣之說;而羊欣就是學了敬的,書史上有買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說,可見羊欣學獻之學得很象。王慈牛當宋齊之際,不能不受時代的影響,王獻之那種奇峻逸的風格,從這裏亦可以領略。
3以萬歲通天帖中姨母帖為例對晉代書風作全面闡述晉代書法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壹個高峰,這是無可爭議的。作為這個高峰的首要人物王羲之,也就理所當然地被後世尊為書聖。以他為中心的這個流派,便被視為書法史上的壹種特殊類型,即有正宗的傳統書法觀念,客觀地造就了優美型的美學特征。歸納起來,晉人書法有列於前代的幾個重要特征是:將漢魏間形成的古厚拙樸書風轉捩為清新優雅的書風;沖破了章草陳法的束縛,情馳神縱,超逸優遊,形成伸縮性極富變化的今草章法;行筆玄淡簡約,由實入虛,即實即虛,超入玄境,所謂尚韻傳神;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所渭結字用理,體現了書法家對書理的深刻認識。由上述幾個方面,構成了在技巧上對晉人書法識別的界定的尺度。就萬歲通天帖卷中之姨母帖為例,為行楷書,個別寫的橫畫下筆較重,落筆無頓,頓字右邊的頁轉筆處沒有出現頓筆,而是成弧形往下落的。還有帖後署款的羲字,右下壹捺,既無上挑的鉤,又未寫出捺腳。從鉤填本來看,除這幾個字外,其余都寫得比較靈活,純屬行楷體段,不過稍有凝重的氣味,多少殘存章程節的壹絲痕跡。用它與前涼李柏書表進行對照,頓首楷法頗為近似,奉、安、長史、知、中、與、今等字用筆方法相近,甚至如出壹轍。就是息、使諸字有捺腳,特別是兩個息下的心字,下筆極重,有頓無挑,於是就把全帖的氣味托出得更加古樸起來。這種時代氣息在南方出土的晉瓷,有郭思永其人在它上面刻寫的文字,也能看得出來,頓首兩字的結構和總的體段頗有吻合之處。再從壹件晉瓷罐上,釉下近口緣肩部處,先用毛筆圓書作此著襪者自用之也矣壹語,行楷書於瓷胎之上,掛釉入窯。原件有土侵,似早期出土,文化大革命前為旅大文物店不知從何處收購而來。盡管它無明確出土地點,但所具備晉瓷的特征相當明顯。特別是釉下鐵彩書法,既與李柏書表接近,自的用筆和形體,又與姨母帖相同。再從總的風貌比較,相似多於相異。因此說,姨母帖第壹步可以作為東晉人之作,再進壹步承認它是出於王羲之的真跡,也是今天國內所有專家都壹致公認的。這裏必須補充兩點:姨母帖的書法盡管拙樸,但無隸法;郭氏瓷箋也是如此。青瓷罐上的文字,亦不是隸法,只是最後壹字矣的捺筆特重,則與李柏書表有了相近之點,有了相當濃厚的隸法。事實上,對壹種書體的考察,不應僅從形式外表著眼,要深入觀察它總的運筆以何者為主流。據我們現有的認識,青瓷罐題字,矣最後壹筆出現捺法近隸,是由於在罐面懸腕作書,再家上罐是圓面,運起筆來不容易穩住。也與李柏書表以上所列舉諸字壹樣,在變革過程中仍偶爾流露出隸書的壹鱗半爪,輕重情況各有不同,總的路數則是如出壹轍的。可以說,它體現出隸書向楷書的過度,由於地方性而小有差異,或者出於另外的客觀和主觀原因,但是,所有這種個別因素,壹概不能阻撓東晉已經正式進入真楷定型的客觀歷史時期。其次,關於王羲之書法前後的演變問題,姨母帖可能是屬於早、中年時所書,又用的是退了毫的禿筆,故它的效果就顯得與郭氏瓷箋用竹簽刻畫得接近。在王氏所有傳世諸帖中,這類風格的極不易見,自應屬於早、中年之跡可信。
4總結魏晉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大動蕩、大變化的時期,同時又是壹個思想大解放的時期。這個時期,戰爭和分裂,使得兩漢以來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家煩瑣經學和讖緯之學崩潰,文化專制受到削落,思想趨於開放;哲學中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以及清議品談風采的盛行,這些意識形態有消極的壹面,也有積極的壹面,在客觀上促使魏晉南北朝時期學術、文藝的發展和繁榮,而書法藝術正是在這個時期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成為我過國書法史上壹個光輝璀璨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各種書體交相發展,隸書逐步走向衰落,楷書發展逐漸成熟,草書經章草時期發展為今草,行書在隸楷的循變中由發展到成熟。王氏書風脫盡魏晉以來用筆滯重的寫法,創造峻逸、雄健、流美的書風。今天可從許多唐人鉤摹的王羲之書跡中看到其書法的藝術成就。從此行書成為中國書法藝術重要的書體之壹,壹直流行到今天。晉代南朝書風,秉承漢魏,推陳出新,對唐以後,乃至今日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啟功書法叢論.文物出版社,2003.唐摹王羲之壹門書翰.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六朝書法與文化.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中國美術全集.三國兩晉南北朝卷.榮寶齋出版社,1997.第二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第五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作者簡介:王強,男,江蘇揚州人,揚州市職業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