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壹個問題,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不可或缺?如果只能離開壹個朝代,應該離開哪壹個?
清朝?零分;明朝?零分;宋朝?1分;唐朝?2分;漢朝?3分,接近答案。
正確答案是:春秋戰國,即東周。
為什麽這麽說?只知道春秋。
如果沒有春秋時代,妳可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麽,因為中國壹大半的姓氏都是春秋時代形成的。翻看幾百個姓氏,可以看出有多少姓氏的祖先是春秋時期的。前孫趙麗,周武王,沒有春秋,就沒有百家姓。
如果沒有春秋時代,妳可能不知道妳的祖輩是誰,因為中國壹半以上的祖輩都來自春秋時代。大家都知道魯班是木匠的祖師爺。還有什麽?餐館、學者、廚師、鹽商甚至性工作者的祖輩都來自春秋時期。
如果沒有春秋,我們幾千年都不知道讀什麽書,也不知道什麽叫禮義廉恥,因為孔子是春秋時期出來的。
如果沒有春秋時代,我們就不知道道家是什麽意思,也沒有《道德經》,因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
如果沒有春秋,我們不知道法治是什麽意思,因為法家始祖管子就是春秋人。
如果沒有春秋時代,我們就不知道如何打勝仗,因為《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就是春秋時代的人。
如果沒有春秋,我們的文筆就不會生動,因為成語典故有壹半以上來自春秋故事。
似乎沒有春秋,就沒有現在的中華文明。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事實。
幾千年來,我們不都是在春秋時代祖先的陰影下走過來的嗎?
我們壹直鄙視春秋大歷史,壹直認為那是壹部混亂的歷史。其實正是因為這段歷史,才給我們留下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遺產。
只有了解春秋時代,妳才能知道我們的祖先有多偉大,他們的偉大絕對超乎妳的想象。當然,有些人的放蕩不羈也是超乎妳想象的。
在偉大的周公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礎之後,春秋戰國時期作為壹個百家爭鳴的舞臺,給了無數英雄們表演的機會。
從鄭莊公的隱忍到勾踐的隱忍,可以發現中華民族的忍耐力是多麽珍貴;從管仲協助稱霸到協助滅吳,妳可以看到我們的祖先治理國家的技巧。從老子的《道德經》到孔子的《四書五經》,可以看出古人對待世界和學習的態度是多麽的高明。從《孫子兵法》到商鞅變法,可以看出國家富強的不同路徑。
春秋時期,奸詐的國家關系如此接近今天的國際局勢,掠奪性的諸侯吞並充斥著恥辱和暴力,秦晉之好背後的背信棄義,楚謹在中原爭霸時的宏大戰爭場面不亞於後來的任何壹場戰爭,各種“挾天子以令諸侯”、“壹國兩制”、“南斯拉夫”都在那個時候出現。
當然還有自相殘殺的鄭氏四兄弟,養仙鶴的,亂倫的,愚癡仁義的,還有清福等等。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充斥著那個無限精彩的歷史舞臺。
春秋五霸誰才是真正的霸主?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仁、誠、力,主宰世界的第壹要素是什麽?春秋會告訴妳的。
春秋的輝煌也在於他的真實,每個人真實的壹面都被真實的記錄下來。當時的史家足以震懾君主,不需要為任何人粉飾或篡改歷史,不像宋明史家給後人留下了很多謎團。
春秋時期,有內戰,也有外戰。在200多年的時間裏,發生了近200場戰爭,近100個國家被消滅。戰爭不僅考驗了中華民族,也鍛煉了中華民族。那是中國對外擴張最猛烈的時期。四大勢力的擴張,東起齊,北至晉,南至楚,西至秦,至少使中國的疆域擴大了壹倍,奠定了今天中國疆域遼闊的基礎。
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中國有壹個聖人,就是孔子。但是春秋的歷史告訴妳孔子心目中的聖人是誰,壹個是周公,壹個是管仲。孔太太說得對。比起周公和管仲,他不過是滄海壹粟。
周公奠定了中國文明的基礎。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從他開始,政治無神論“以德配天”也從他開始。他奠定了中國社會制度的基礎。管仲發揚了周公的思想。他是儒家、法家、道家、兵家等的創始人。妳現在可能不信,但是妳了解了春秋之後就不能不相信了。
什麽是以人為本?什麽是以民為天?什麽是和諧社會?管仲會告訴妳的。
不僅如此,管仲還告訴妳什麽是內閣責任制,如何控制通貨膨脹,如何保護環境,如何實施義務教育,如何保護言論自由,如何實現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
看到這裏,妳會感嘆,會驚訝,因為妳之前不懂春秋。
值得壹提的是,大聖人中的聖人,是個逃兵,是名副其實的“逃兵”。然而,這絲毫無損於他的偉大。此外,歷史上最偉大的友誼是“與包的友誼”,這絕對可以讓妳深有感觸。
孔子說:沒有管仲,我們就披頭散發,光著膀子,做蠻夷的奴隸。
有人說,中國之所以衰落,是因為他推崇孔子而不是管子。
如果孔子還活著,他壹定會承認,因為他是壹個誠實的人。
我們不是熱衷於國學嗎?
什麽是國學?
漢學是春秋時期的。
不是嗎?
不是嗎?
懂春秋的妳肯定會承認這壹點。
所以這是春秋時期。這本書不僅好,而且極其好!!!看完妳不會後悔的!就像明朝那些東西壹樣!
-
流血生涯
看完《流血仕途》,讓人覺得驚心動魄。它不僅關乎歷史,關乎古人的智慧,也關乎人性。不是那種看似與我們無關的歷史著作,也不是隨處可見的通俗讀物。而是通過描寫歷史圖片來啟發讀者,有所收獲。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李斯是壹個復雜的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治在《史記·後秦列傳》中說,李斯“是聖是妖,不可輕易評論”。可見李斯不是簡單人物,壹兩句話說不清楚。
流血生涯中有壹種向上的精神,讓人感覺勢不可擋,勢不可擋。正如胡適所說:李斯的“有為”思想影響了中國和千千成千上萬的知識分子!我想,也許不僅僅是狹義的“知識分子”,還包括公務員、經理、老板、學生等。現在,閱讀曹聖的這本書肯定會受益匪淺。
年過30、前途無望的布衣李斯,西征秦國,險些喪命。後來,壹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秦朝呂不韋三千賓客之壹;冒著被斬首的危險,取得了秦王的信任。隨後的幾年裏,司在楚王的命令下,謹小慎微,隱忍不露,在秦王之間幫助六國,砍掉重臣,奪取兵權,動搖宗室,把少年壹步步推向權力的頂峰。面對超級強大的秦始皇,李四韜光養晦,積蓄力量,不知不覺上升為大秦舉足輕重的人物。曹生智的書用他的心證明了歷史,仿佛親身經歷過。
解析流血生涯千年不變的中國職場規則
大家都知道,李斯是大秦帝國繼秦始皇之後的第二號人物,也是中國的第壹任宰相。他和秦始皇完成了中國歷史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
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壹生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他好。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他寫到了當時的“大眾討論”,即大眾討論李斯是因為“極端忠誠”而死的。有人說他不好。同樣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鼠哲學”的帽子戴在李斯頭上,延續了幾千年。從此,裏斯成了所謂的投機者。
然而,讓我不解的是,壹個人在經歷了34年艱苦卓絕的職業生涯後,真的是壹個投機者,這麽壹個傳奇人物,壹步壹個腳印。如果這是投機,投機的過程太長了!壹個投機者,能熬這麽多年嗎?還有壹點,壹個地位岌岌可危的無名小卒,面對秦始皇這樣強大的皇帝,他能靠投機最終崛起嗎?
最近看到這本書《流血生涯》?李斯與秦帝國終於在我心中的險惡事業中揭開了李斯壹生的秘密。可以說是職業生存,也可以說是職場生存,但這個職場和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的職場並不壹樣。如果我們做不好,我們就會失業。如果我們做不好,我們會失去理智。這種容易讓人昏頭的工作,真的很惡心,很血腥,對我們來說幾乎就是“古代職場MBA教材”的鉆石版。所以《流血生涯》這本書不僅僅是講歷史,字裏行間都在講做人做事的壹些核心問題。
李斯年輕的時候只是壹個掌管楚國小城糧倉的小官吏,整天吃東西,什麽事也不幹。正如本書作者曹聖所言:二十多歲的李斯,出於對生命價值的敏感和對個體存在的焦慮,終於走出了小城上蔡,來到了秦國的首都鹹陽,開始了為夢想冒險,為命運抗爭。最終從壹介布衣壹躍成為壹人多萬人的大秦帝國宰相,影響了中國接下來兩千年的政治格局。
裏斯當初的舉動,類似於壹個現代年輕人突然決定離開家鄉,開始北漂。在這本書裏,作者曹聖要講的是李斯是如何設法擠進當時秦國宰相呂不韋的三千賓客之壹,然後又是如何冒著被斬首的危險,取信於年輕的嬴政,小心翼翼地聽命於齊王,幫助秦國六國,裁減重要官員,在幕後奪取軍權和動搖宗室,把年輕的嬴政壹步步推向權力的頂峰...還有Lisi本人。
縱觀全書,李斯是壹個壹生只堅持做兩件事的人。
第壹,堅持終生為大老板秦始皇提供“增值服務”。由於秦始皇還未成年,李斯已經堅定地選擇了袖手旁觀站在秦始皇壹邊,從長遠的角度支持他。按說,李斯三十三歲開始步入仕途。她年齡大,起點低。這個時候,如果她不抓住機會,迅速爬起來,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然而,李斯寧願等待!裏斯為什麽在等?因為他認為只有秦始皇是可靠的,如果他追隨呂不韋,那將是壹時的風光,但最終不會有大的前途。李斯抵制了諸多誘惑,寧願默默無聞地為年輕的嬴政做幕後工作,積蓄力量,最終成就大事,贏得了秦始皇壹生的信任。
第二,裏斯總是知道他的競爭對手在想什麽。在《流血的生涯》中,作者精彩地描述了李斯的這壹點:“他對呂不韋的研究是如此透徹,他完全有資格在世界上任何壹所大學裏講授薛璐。我可以向妳保證,就連呂不韋本人也迫不及待地去參加講座,他不會錯過壹節課。”面對呂不韋這樣強大的競爭對手,裏斯從無名小卒步入仕途。如果不完全了解對方,裏斯取代他的可能性不是零,這是我們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但裏斯不僅想了,而且做了。做到這壹點的關鍵是,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競爭對手什麽時候會倒下,自己什麽時候會出現。
李斯壹生除了做以上兩件事,還有壹件事讓人佩服,那就是決策。
壹條成功的道路,其實是由正確的決策連接起來的。
不要小看每壹個決定,因為每壹個失敗的決定背後,都可能讓妳失去重新翻身的機會!裏斯決策的壹個特點是,他所做的每壹個決定從來都是“面向未來”的,而不是“眼前”的。他沒有和甘洛搶風頭,後來甘洛被呂不韋暗算;他沒有跟隨呂不韋,呂不韋最後被秦始皇處死;他沒有跟隨老艾,老艾後來造反,李斯親手處決了他...總之,在秦始皇死前,李斯的每壹個決定幾乎都是對的。正是這些幾乎全對的決策,創造了這個奇跡:李斯從壹個卑微的布衣晉升為大秦帝國的首任丞相。
但在沙丘劇情中,李斯在與趙高的較量中被迫立胡亥為帝,大秦走向滅亡,於是李斯成為歷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我更願意認為:這就是生活。那時候不管誰當皇帝,李斯都不好過。怪吧,怪秦始皇英年早逝,旅行中連辮子都翹了。想必當時李斯已經處於焦慮狀態。在仕途上,沒有提前想好自己未來的人,壹般都會死得很慘。然而秦始皇才50歲。裏斯怎敢為自己想出路?如果李斯想要壹條出路,秦始皇怎麽會信任他?所以我說:李斯之死也是生。
《流血生涯》這本書詳細講述了壹個小人物的崛起。他不僅在寫歷史,也在寫中國文化。他是壹部歷史書,也是壹部人學書。所以這本書在車間、辦公室、職場如此受追捧,很多人壹買就送幾十本,也不是沒有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流血的職業可以告訴妳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下正確的做事和做出選擇。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雖然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有壹點是肯定的:它們是外來文化無法替代的。中國的做人做事的奧秘,壹定是現代管理學不來的。如果妳在中國嚴格按照現代管理來做事,對不起,妳肯定會吃虧。《流血生涯》這本好看的書,不僅能讓妳從正史中讀到震撼人心的歷史,還能讓妳學到平時在管理學書上看不到的處事技巧。
難怪地產大亨潘石屹對這本書的評價是:《流血的職業生涯》讓人看完覺得驚心動魄。它不僅關乎歷史,關乎古人的智慧,也關乎人性!
萬歷十五年
1976有壹件事值得我們敘述。今年夏天,美籍華人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用英文完成了他的著作《1587,壹個不相幹的年份》,並把它翻譯成中文《萬歷十五年》。沒想到,這樣的手稿為了出版幾經周折,拖了很多年才由耶魯大學1979出版英文版。
中文版幾經修改,終於在中華書局付梓1982起死回生。這兩種不同版本的史書上市後立即在東西方暢銷,很多文章被人津津樂道,影響廣泛。看完這本書,覺得很惋惜,大部分都是贊美。壹句話,就是“原來歷史可以這麽寫”。那是因為很少有人這樣觀察歷史,當然也很少有人這樣書寫歷史。“社會強制作為正義的替代品,總是從上到下施加壓力”成為書中的名言,被反復引用。那壹年黃仁宇先生五十八歲,到現在已經三十年了。
從特點上來說,《萬歷十五年》把那些容易被歷史學家忽略的看似瑣碎的事情有條不紊地串聯起來,在風調雨順的場景中找到那些微妙而平淡的糾葛,成為日後天翻地覆的歷史誘因,從而證明政治混亂真是人禍。
在這本書裏,我們讀到了戚繼光、張、海瑞、、李贄等人的壹些行為,這些行為在歷史上留下了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雖然國泰民安,但海瑞仍然敢於在壹個公開的奏折中批判嘉靖皇帝“虛榮、殘忍、自私、多疑、愚蠢”,這需要無所畏懼的勇氣和知識賦予的獨立人格。
我們這個民族的誠信大義重於生命的傳統意識,促使壹個有知識的少數人在時代的關鍵時刻成為當時和後世的楷模。
從歷史的角度糾正西方觀念
作者本人談到了這本書。以下是序言的部分引文,可以知道作者的寫法和認知態度:“萬歷十五年,意在說明16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歷史背景,即與世界潮流相沖突之前的側面形態。
這麽大的歷史敗筆,可以保證沖突已經開始,絕對不可能恢復舊的狀態,這樣就給中國留下了壹個翻天覆地的徹底創造歷史的機會。“這其實是壹個長話短說。在他的書中,黃仁宇先生留下了許多歷史評論:“我徹底批評了中國以道德取代法律。但是仍然有很多西方人認為西方的法律是道德的根源。這種誤解也要怪。
比如西方所謂的“自由”“民主”都是抽象的概念。只有通過每個國家的地理和歷史因素,它才能發揮作用。”黃先生從歷史的角度,談了自己的預見。
在這份最新的紀念版中,美國著名作家厄普代克被加入了《紐約客》上發表的書評《萬裏:漫長的閑散時光》。這篇文章是徐偉棟先生翻譯的,在文字處理上沒有常見的外語口音,翻譯出來的文字通順貼切。書評裏有壹段話是最準確的:“這本書相當於壹份訴狀。簡而言之,帝國的官僚壹心維護傳統和穩定,因而失去了主動性,甚至行事不公。”厄普代克是美國文壇幾十年的元老。他對中國明朝歷史沒有研究,但他說的話很中肯:“黃先生告訴我們,明朝的特點是‘依靠意識形態作為統治手段;意識形態充斥著帝國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強度還是廣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明朝必然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仍然是中央集權的皇帝。
曲折的出版過程
這本書花了30年才完成,出版時頗有波折。這個故事是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裏寫的,我的大歷史觀,敘事是不可預測的。中文版從黃苗子轉到中華書局時,交給了當時的主編傅玄言,又經過沈玉成的潤色,成了我們今天讀到的樣子。傅先生和先生都是研究古典文學的專家。他們都在中華書局工作。日後,傅玄言成為中華書局總編輯,沈玉成則去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多說兩句,沈先生早已過世,他的文章系列《沈玉成文存》是中華書局出版的。我們只能對這兩位為《萬歷十五年》的出版做出巨大貢獻的先生表示敬佩和深深的感謝。
先說這本書在臺灣省的中文版。中華書局在大陸出版中文版後,大約兩年後,也就是1984,陶希聖先生被中華書局授權出版臺灣省版。陶,胡適學生,早年參加“五四”運動,研究民國時期中國社會史,出版《中國政治思想史》,創辦《食貨》雙月刊,參與若幹重大歷史事件。他是壹位著名的政治家。當然,我很看重這部關於中國明代政治社會的歷史著作。當陶氏86歲高齡時,他還在自己的雜貨鋪出版社嘗試印刷繁體字版的《萬歷十五年》,文字按照大陸版本不變,應該是臺灣島內的第壹版。在接下來的八年裏,第壹版的食物制品是用25把刷子印刷出來的。第二版修改後延續到今年,有印刷50次的記錄。打印75次後真的無法統計打印次數。由此可見,這本書受到了歡迎。
糧食版後面加了壹篇《陶希聖讀書後記——君主集權的終結》,講的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但篇幅不長。
據陶先生說,寫這篇後記是作者要“在卷首加壹兩行文字或署名”的信前面有壹段評語,很有意思:“博士之書,以萬歷十五年為定點,擇若幹人物、若幹公案,隨意寫隨筆,邊談邊議。它會有下壹代的社會、政治、經濟、思想,像壹串串念珠,會讓讀者從頭到尾壹個個細數,舍不得放下。難怪這本短短的英文書,加上幾個語種的翻譯,成為了當今文史類的暢銷書。”在此引用,大陸讀者可以對該書有更多了解。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學書籍,可以說現在有這麽多的書,比如明朝的事情,都拜他所賜,可以算是歷史文學書籍的鼻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