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生於鄒(今山東鄒城),是孔子孫子的弟子。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壹。
孟子的祖先是時,是魯國的貴族,後來家道敗落,從魯國遷到鄒(今山東鄒城東南)。他三歲時失去了父親,孟母把他撫養成人。孟子小時候,母親為了給他壹個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後來人們稱之為孟母三大運動。孟母的教子非常嚴格,他的“遷子教子”和“斷織布機”成為千古美談。在聖紫晶有壹句諺語“孟母過去常常選擇壹個鄰居”。
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之言盛行於世”。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場上對其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完整的思想體系。
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騰、梁各國,遊說他的“仁政”、“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國忙於戰爭,他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回而廣於物”,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他回國與弟子講學著書,寫了7篇《孟子》。孟子維護和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性善”的學說,堅持“以人為本”。
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是他的地位在宋朝以前並不是很高。自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壹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後,出現了壹場孟子的“提升運動”,孟子的地位逐漸提高。他的理論對宋朝影響很大。宋神宗北部熙寧四年(1071),孟子第壹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壹,後被提升為儒家經典。南宋朱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從元朝到順元年(1330),孟子被封為“亞聖公”,後被稱為“亞聖公”,地位僅次於孔子。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亞聖-蒙克
私舒發展了孔子的“禮治”、“德治”思想,主張“王道”、“仁政”,並以此遊說齊、梁、魯、鄒、宋、滕等國的諸侯。蒙克的“王”是“仁德”。蒙克認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抗拒。”。也就是說,沒有人可以用“仁政”來阻止世界的統壹。他認為要實行“仁政”,首先要爭取“民心”,統治者要以“仁”待民。他還提出要重視人民。他說,“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但同時,他又強調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不可改變的地位。他說:“努力的人治理別人,努力的人治理別人;待人者吃人,待人者吃人,天下之義也。”
孟子對孔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並將其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和“長”的原則運用到政治上,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孟子將倫理與政治緊密結合,強調道德修養是做好政治的基礎。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後來《大學》提出的“養氣平天下”的思想,就是根據孟子的這個思想發展起來的。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類,即仁、義、禮、智。同時將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親、君臣義、夫妻異、老少有序、朋友守信”。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去除了人格神的殘余意義,把天想象成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老實人,天道也。”孟子將誠信的道德觀念定義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道德觀念的起源。
孟子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立足於時代特征,對孔子的思想進行新的闡釋,在基本遵循孔子論述的前提下,力圖提升儒家思想的精神品格,從而發展孔子創立的理論,使儒家思想永葆生機。他在孔子對詩的現實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以意逆誌”的理論,對孔子基於“仁義”的人格美及其形成作出了合理的解釋,從而發展和完善了孔子的思想。他自詡“萬事皆備於我,反以我誠,我甚樂也”(《孟子·盡心》)。他從人作為生命主體和人的存在意義的角度,強化了孔子仁學的思想內涵,使之成為具有生存價值的理想信念。因此,盡管他的理論與孔子的思想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但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內在聯系,客觀上豐富、發展和深化了孔子的理論見解。
堅信人性本善,是孟子學說的出發點。他認為人民應該是中心,他的主要思想是“仁政”和“王道”。蒙克的性善論是其“仁政”理論和教育理論的基礎。他認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人天生就有“善”,即有向善的傾向。這些“善終”是與生俱來的,是內心固有的。所以也叫“良心”。後天的教育很重要。蒙克認為,雖然人性有仁、義、禮、智的“善端”,但有必要通過教育來加強道德修養,並努力擴大和發展這些“善端”。他主張人只要不斷探索內在的“善”,就會通過對人性的理解而達成對命運的理解。蒙克最強調的是內在的道德修養。但他也不否認後天環境對人性的影響。他認為後天的環境可以改變先天的本性,後天的壞習慣可以讓人失去善良。蒙克認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更有效。他說:“好的治理不如好的教育。善政而民畏之,善教而民愛之,善政而民富,善教而民心。”為了贏得民心,他提出要註意培養壹個“神通廣大”的君子或君子。他說:“教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妻有別,老少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壹世)。蒙克提出的君子,真正的君子,是指能實踐“仁政”、“王道”,能“仁義生活”,能“富貴不能移”的人
孟子學說的要點
壹、心性論1。性善四端——道德價值的根源孟子的性善論主要發揮了孔子仁學觀的作用。孔子所說的“仁”缺乏理論基礎,還沒有解釋“道德價值的根源”。所以孟子要樹立“道德價值根源的自覺意識”,認為善是人的基本意識,表現為惻隱之心、廉恥之心、逆來順受之心、是非之心。“四端”表明道德價值意識是與生俱來的。這可以補充孔子“仁”論的不足。2.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孟子認為,“四端”是自覺心靈所固有的,屬於人的“本質”,即人的所謂“性”。人性必然不同於動物,而這種“不同於動物”就是“善終”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好,是因為被私欲蒙蔽了雙眼。因此,人們應該放棄私利,以實現社會正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3.養氣成德孟子指出,要靠修身養性,發揮善心,才能把心中存在的“四端”充分展開,孟子稱之為“竭”。“盡己所能”的修養,培養的是高尚的精神,使人成為“有錢有勢,但不能動,不能彎”的“君子”,再用“心念”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能成就德性。4.道德天道孟子認為,現實世界是道德世界,道德根源背後的標準是“天”,“天”表現在人身上,就是“性”。人如果有足夠的修養,就能知天,達到“天人合壹”。
二、政治理論1。民本論孟子指出“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並以政府要保護人民的利益,君要照顧人民為前提。所以,天命在人心,而不在君主。苦君無道,民可推翻之。但如果君主有目的,人民就應該堅守崗位。2.前法王孟子主張仁政,他必須效法前王(禹、唐、文、吳、、)治理政治,才能在天下實行仁政。3.仁政與王道孟子主張必須先實行仁政,然後才能實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忍之心”是“忍人之策”,仁政是統壹天下的必要條件。仁政的具體表現是王道,使家為民、民樂,要實行王道,“尊賢使能”。4.德治觀孔子的“仁”是壹種自覺的道德;孟子的“仁”既有教育的功能。君主要修德,德是實行仁政的條件,所以主張“有德者治”。5.反對霸權主義孟子主張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以武服人的霸權主義,目的是減輕民生之痛,緩和社會矛盾。所以孟子提倡“王道政治”,反對欺軟怕硬為民服務。6.恢復雷區制度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就是雷區制度。“田制”是指土地歸國家所有,國家把農田批給民眾耕種,但民眾也要幫忙耕種農田作為稅收。所以農民有了“不變的生產”(不變的、固定的耕地),國家就會穩定。
三、教育主張——貫徹孟子“育天下英才”的思想,提倡人格道德教育。他說:“我們應該嚴格遵守孝道。”。而且孟子認為修身是讀書的基本點,但他也認為人的善是無法從外部培養的(教育只能起到影響的作用),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思考來實現。在修身養性的方法上,提倡自由發展,因勢利導。此外,孟子還非常重視學習環境。只有把學生放在良好的環境中,給他們自發的教育,他們才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後世的影響a .對儒家理學的啟示孟子提出“內聖”,指出人性本善,只要每個人都展開善,壓抑物欲本性,反省自己。這種內省的方法成為後世儒家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在這方面都繼承了孟子的學說。b .孟子在形成“道統”的概念時,把堯、舜、禹、禹、文王、、周公、孔子都看作儒家的“道統”(壹脈相承的知識體系)。從此,道統觀念和儒家思想成為壹個不可分割的整體。c、民本思想的影響孟子的民本思想,仁政思想,都是以民心為本位的。這壹革命理論成為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原始理念。但這壹理論缺乏現代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治理體系中抑制君主專制的理性源泉。孟子“為民生產”的思想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亞聖孟子的手跡
這是壹本記錄蒙克言行的書,也是重要的儒家經典之壹。題目如下:(1)梁惠王的上下;②《公孫醜》上下;③滕文公,上下;④離婁,上下;(5)萬章,上下;(六)“高姿”上下;(7)“敬業”上下。《史記·孟荀列傳》:“蒙克不同意,退萬章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撰《孟子》七篇。”相傳《孟子七篇》為蒙克所作,趙琪《孟子》碑文曰:“此書亦為孟子所作,故總稱孟子。”然後他說:“於是我回去收藏,我和我的弟弟公孫醜、萬章很難回答問題,我就寫了我自己的證詞和七本書。”這也是孟子寫的。清代顏若渠還寫了《孟子生卒年考》壹文,說:“《論語》是大師所寫,故記聖人之貌,甚為人所共知。七篇文章都寫在自己手裏了,記得字還是出處。”但我們研究《孟子》時可以看到,所見的君子,如梁、梁、、鄒穆公、、魯等,都被稱為謚號,很可能不是孟子自己所為。還記得孟子的弟子樂正子、龔、吳祿子都叫《子》,肯定不是孟子的作品,其編纂者很可能是孟子的弟子。這本書寫於戰國中期。《孟子》主要註釋有《孟子註疏》、《四註》,卷14;《孟子》註四註7卷;孟子正義,四註,30卷。另外,楊伯鈞今天翻譯了《孟子》(中華書局)。《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孟子言論的匯編。體裁類似於《論語》。《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孟子“隱退與萬章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撰《孟子》七篇”。每篇文章分為上下兩部分,以第壹個數字為標題。司馬遷認為《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學生編的。《漢書》記載的《孟子》有11篇,除7篇外,還有4篇外文書。東漢儒生趙琪(約108 ~ 201)認為“看來孟子非真跡,後人亦以尊托之”,現存的《孟子》壹書也未載於《漢書》,更是虛假不可靠。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壹。《孟子》壹書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和“重民”、“輕君”的民本思想,發揮了天人合壹的世界觀和性善的倫理觀,記載了孟子遊說諸侯推行仁政的事跡。《孟子》被列入《漢書·藝文史》。在《隋書經籍誌》、《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文藝誌》中,它們都被列為子部,排在經學之下。韓愈把孟子視為道統的真正繼承者,說孟子的地位因為齊的死而開始提高。到了北宋,《孟子》上升為經典,被列入九經。但是,孟子的地位並不鞏固。李覯的《長恨歌》和司馬光的《沂蒙》都對孟子進行了批判。直到南宋朱將《孟子》與《論語》、《大學》和《中庸》結合起來,才真正確立了《四書》和《孟子》的經典地位。元明清時期,四書被定為科舉考試科目,成為讀書人的必讀之書。《孟子》的註釋主要有註《孟子》、南宋朱註《孟子》、清代註《孟子正義》(1763 ~ 1820)。《十三經註》為趙琪所作,其註為宋孫玄(962 ~ 1033)所作。朱認為疏是對邵武士人的壹種虛假信任。對《四庫全書》的大致內容的概括作了進壹步考證,認為“非出自他人之手,確有可信之處”。朱註《孟子》偏重於義理,反映了宋代理學家的孟子觀。阿清焦循的《孟子正義》至今仍有趙琪的註釋,但它是壹部很好的工具書,總結了清代學者研究孟子的成果。摯友楊伯鈞寫了《孟子》的註釋供參考。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