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蛭可以吃嗎?

水蛭可以吃嗎?

水蛭素的醫學意義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古代就利用醫用水蛭素的吸血習性給病人放血,尤其是在歐洲。很多地方收集醫用水蛭,甚至在池塘裏人工養殖。我國較早使用醫用水蛭,古籍中記載餓水蛭放入竹筒中,扣在洗凈的皮膚上吸血,治紅白鉛腫。但是,更重要的是用水蛭入藥。水蛭在我國最早見於神農的《本草經》,後見於《本草綱目》和《中國動物醫學》,其中《本草綱目》全面記載了水蛭的藥理作用和用法。隨著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總結,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出血、產後頭暈。目前藥典中記載水蛭的作用是破血、通經、消積、消腫、解毒。水蛭幹燥全身入藥,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質。具有抗凝破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血液病、血管疾病、瘀血、無名腫毒、淋巴結核等疾病。近年來,醫務工作者試驗用活水蛭和純蜂蜜制成外用藥用水和註射劑,治療角膜黃斑和老年性白內障的觸發期和腫脹期,可使混濁體逐漸透明。水蛭素還能解除動脈痙攣,減少血壓的粘連,因此能顯著緩解高血壓的癥狀。有些人用水蛭配合其他活血解毒藥治療腫瘤。目前,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國內外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因此對水蛭的需求逐年增加[9,10,16]。1.水蛭素等活血成分的發現水蛭素是從水蛭(水蛭)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在1884中,Haycraft首先發現歐洲水蛭提取物具有抗凝血特性和作用。1904年,Jacoby等人首次從水蛭中分離出抗凝劑,並正式命名為水蛭素;1954年,Mark wardt等人從水蛭頭部的唾液腺中分離出純水蛭素,並開始研究其組成、結構和理化性質。在1955中,他指出這種抗凝劑是蛋白質;20世紀70年代,水蛭素被確認為壹種天然多肽化合物,並完成了壹級結構分析[12]。水蛭素是壹種從水蛭素中分離出來的多肽,具有類似水蛭素的抗凝血活性,抑制凝血酶。也是由60多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700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50% ~ 60%的氨基酸殘基與水蛭素相同。其三維結構和構型有待進壹步研究。其免疫抑制活性不同於水蛭素。纖溶酶是壹種中性金屬蛋白酶,分離自南美洲的巨型水蛭,分子量為120000。降解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破壞它們之間的肽鍵,不與凝血酶相互作用而凝固,從而起到抗凝作用。其作用與某些蛇毒相似,但機理不同。從巴西的吸血水蛭中分離出的纖維蛋白溶解酶具有與鏈激酶相似的抗凝血作用,激活纖維蛋白原前激活劑,是纖維蛋白溶解前激活劑的激活劑。Dacorson,分離自北美的壹種水蛭,拮抗血小板膜上的纖維蛋白原受體,抑制血小板聚集。當其濃度達到1mmol時,血小板聚集被完全抑制。由39個氨基酸組成,分子量4000以上。凝血因子Xa抑制劑,分離自歐洲醫用水蛭,只抑制Xa,不抑制凝血酶。作用溫和,調節凝血。本文簡要介紹了水蛭活血的幾種有效成分,已發現的水蛭素等成分正在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許多水蛭科學家和生化專家繼續從各種水蛭中探索新的成分。吸血水蛭的唾液腺都含有抗凝血物質,阻止宿主血液凝結,有利於吸血,使吸入的血液不在腸道內凝結。通過廣泛研究水蛭中的抗凝血物質,有可能獲得具有活血作用的新成分。我國在水蛭的藥理實驗和臨床應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對其有效成分的研究與國際水平相差甚遠[11,12,13]。2.水蛭素的結構和抗凝血機制從醫用水蛭素及其唾液中提取了許多活性成分,如水蛭素、埃格林、蛭素等。其中,水蛭素是由60多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大部分含有65個氨基酸,部分異構體含有64至69個氨基酸。天然水蛭素含有許多異構體。水蛭素肽鏈的N端被三個二硫鍵包圍,形成致密區,C端疏水,富含酸性氨基酸,親水,在分子表面延伸。已經分離和鑒定了超過10種異構體。水蛭素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對其抗凝血活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二硫鍵是決定其分子構型穩定並保持高抗凝血活性的關鍵。當二硫鍵被氧化或還原,或者分子被蛋白質降解,就失去了抗凝血活性。如果水蛭素的羧基被酯化,或者酸性C端氨基酸丟失,也會失去結合凝血酶的能力。天然水蛭素具有抗凝血作用。不同來源和結構的水蛭素具有不同的抗凝血機制。天然水蛭素可在多方面影響凝血和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