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宅門的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東方瑞景建國門外大街16號。這種四合院的宅門又被稱為“街門”,是古代主人家的門面,通常用來象征主人的社會地位,在當時宅院主人不同的地位,也形成了宅門被分為了不同的形制,其中級別最高的則是王府大門。
北京著名宅院介紹
1、帽兒胡同3537號院:末代皇後婉容的娘家
該宅院是滿清末代皇後婉容的娘家。宣統大婚時,已是民國十壹年,但還是履行民國初年所頒布的優待清皇室條件,對這所“後邸”大加修繕。婉容的父親榮源,由於女兒“冊後”,按禮制被封為“三等承恩公”,這所府邸又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規格。
2、後圓恩寺胡同13號:茅盾故居
後圓恩寺胡同13號就是茅盾故居。後院的臥室、起居室、書房等,還按照先生生前的原貌布置,室內的沙發、案頭的花瓶、壁上的對聯都是舊有之物,所有展室均向公眾開放。
3、後圓恩寺胡同7號:蔣介石
這是壹座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的建築。這裏原為清宗室載_的宅第。載_是慶親王奕_的次子,堪稱“風月場上魁首,賭博局中豪客”,此宅建成不久,他就把全部家當輸與他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從1945年12月到1949年1月,這裏成為蔣介石在北平的行轅。
4、菊兒胡同
南鑼鼓巷壹直向北走到頭,東邊的壹條胡同是名揚中外的菊兒胡同。1990年,建築大師吳良鏞主持設計了菊兒胡同的危房改造工程,“有機更新”了這條古巷中的小胡同。使其既保留了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韻,又適合現代人居住。
5、縱跨炒豆、板廠兩胡同的僧王府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爾沁旗人,能征善戰,1859年大沽海戰中,督軍奮戰,大敗英法聯軍。1865年5月,率部在山東曹州與撚軍激戰中陣亡。死後,其子伯彥諾謨詁承襲親王爵,因而這壹帶的老住戶,還稱這所府址為“伯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