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靈魂歸宿於療愈花園——《黃帝內經溯源之壹》
#國學#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時代,高房價、高生活成本、造成人們普遍壓力山大。重壓之下,身體就容易抑郁、容易進入亞 健康 狀態。為每個人的心中植入壹個療愈花園,是我們的宏願。中醫又被稱為岐黃之術。岐黃就是指的歧伯與黃帝。由此可見,《黃帝內經》在中醫界的地位。“皇帝內經”提出的“上醫治未病”,即醫術最高明的人,能夠預防疾病。因此,從今天開始,我們也來湊湊熱鬧,說壹說中國傳統 養生 的瑰寶《黃帝內經》。經是好經呀!就怕軒轅黃帝跳出來笑掉大牙。通過解讀《黃帝內經》的方式,為我們減壓,並傳播 健康 的 養生 方法、安排好我們的生活節奏、自然而然的預防疾病,幫助我們度過生命中的美麗每壹天。黃帝,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因為居住在軒轅之丘,因此以“軒轅氏”為號,人們稱他為軒轅。也有說因為他發明了軒轅,就是壹種古老的車,所以人們稱他為軒轅。據記載,黃帝即位的那壹天,天空出現了“五星聯珠”的現象。就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五星聯珠就是指這5顆星在壹條直線上。所以,道歷就將其作為起算點。因為這壹天也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黃帝即位的時刻,這壹天天成為了中華民族歷法的開端。道歷,道家專用的歷法。我們現在俗稱的黃歷、農歷、陰歷等,都是它的別名。另外,我會把道家的壹些道家修真、 養生 、生活保健等方面的方式、方法穿插在解讀的過程中。以便大家能夠全面的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解讀的《黃帝內經》版本為:唐代王冰(啟玄子)撰寫的初刻宋版以及隋朝楊上善撰寫的《黃帝內經太素》。同時,參考了《太乙版皇帝內經》。言歸正傳,黃帝內經第壹篇,上古天真論篇第壹。(原文:昔在皇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此六句經多方考證,疑似唐朝王冰(啟玄子)個人所作,故置而不譯。(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白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本篇多有“上古”字,天者,自然無上之謂也。上古即為伏羲以前,以神農以下為後世。為今時者,黃帝時也。(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禦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讀中國古書,認中國字壹定要註意中國文字的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另外,涉及到《老子》、《黃帝內經》、《周易》、《九真要》、《九常記》等中國傳統文化金字塔頂端的古籍時,要求的更多了。甲骨文、金文、以及道家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漢字,都要了解。以《老子》壹書,舉例:馬王堆帛書甲本保留著道家修真學藏訣於字、藏訣於句的重要學術傳統特點。整部帛書甲本就隱藏著百余之字與句的口訣方法,是壹部揭秘道家修真學的全書。《老子》帛書乙本就流失了很多,但仍有壹些修真學法訣的參考價值。而到了《老子》通行本則基本常道、常態化,已經與原著面目全非了。只剩下道家修真學理論價值。我們在閱讀時要高度重視這些特點。例《老子》帛書甲本第六章:“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閑,五是以知無為之有益。”這裏的五,道家修真學與吾通假。攢簇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德(仁義禮智信)歸壹(德),方能體會“吾”無口止語的不同。帛書乙本和通行本《老子》都作吾,就丟失了修真學的訣義。而讀《黃帝內經》就壹定要把握“天人合壹”、“道法自然”的理念。就是宇宙萬物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關系。岐伯:岐是山名。伯是尊稱。《軒轅黃帝傳》雲:時有仙伯出於岐山下。號岐伯。好說草木之藥性味,為大醫。上古之人,其知道者,知的是什麽道?今天我們就說道說道。“道”字,甲骨文象意為人首與天相連《天人合壹》而四達無礙。金文小篆:頭頂與天相連《天人合壹》而行動。道的象意為0,為無。即數的0.“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狀的物質、能量和環境。道雖然虛無。卻生萬有。以道路之道命名,意義在於讓人們能夠遵守。虛無的道生壹(德。德是最初始的有),壹生二(陰陽)、二生三(三乃壹氣含三,即德、陰、陽)、三生萬物。它生成並養育著宇宙萬物(包括人),貫穿於萬事萬物,萬物皆含有道性的物質。萬物及人的生與死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在壹定的階段上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新生。生死互為因果。當離開道之(0),失德之(1),就陷入(2)的陰陽因果變數之中。當天下都知道美是美的時候,那麽,惡就已經很嚴重了。都知道善是衡量不善的尺度時,不善就已經很普遍了。修真者,就要修到無善亦無惡之境。也就是復歸於德(1)。抱壹不散於二(陰陽)的修為境界中。道生壹、壹生二、從此陰陽分判。善惡同生,厲害並存。法於陰陽,就是要把握德壹之(有),與道(無)相生之理。居無用壹而不二。不陷入陰陽內的難易、長短、高下、先後之中。因為這些都是陰陽二的壹體兩面。陷入了就因果難解。要想長生,就要效法天地不自生也。反方向、反有相物質的常道運動規律而行持,就是進道的開始。返樸歸真。回歸德道是追本溯源的修心明德歸道。順常道私心、貪欲而行成為庶人逆反常道壹般規律而動。則歸道而成聖人。小說《射雕英雄傳》裏有個全真七子,裏面有位女道姑叫清凈散人孫不二。名字就是取“居無用壹而不二”。 歷史 上確有孫不二這個人。她是清凈派的祖師。儒家之教,教人順性命以還造化,其道公。禪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覺,其義高。道家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長生,其旨切。人生在世,沒有什麽比性命再大的事。儒釋道三家,同是壹母生,何須爭高下。壹母者乃先天壹點靈火之光,性也!儒家:存心養性。道家:修心煉形。釋家:明心見性。什麽是性呢?元始真如,壹靈炯炯是也。什麽是命?先天至精,壹氣氤氳是也。《黃帝內經》曰:“人之壹身精華上註於目。”龍門派丘處機祖師曰:“人,先生雙目,死,先死雙目。壹目之中,元精、元氣、元神。皆在內也。”住眼於心神,二目之光,乃是元神真意之體,即真性也。千佛萬祖皆不肯說破此光是真性,是因為泄天機難免會遭天譴。道家修真心法全在其中了。釋家經典《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時”的“觀自”二字是練功之法門。《壇經》五祖詩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亦是不二練功法門。道家作偈二首壹混沌之先壹點無,有了壹點生萬物。日藏月內丹作母,目隱身中體為始。貳巽風吹到水面上,海底常送無油燈。千言萬語難說盡,壹字道破定南針。天年是多少年?天年即先天賦予的壽命限度。根據 養生 方面論述,壹般認為天年是120歲。《尚書》曰:“百二十為壽。”# 養生 # #療愈# #療愈花園# @師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