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水滸傳版中,潘金蓮的第壹次洗澡作為日常生活的壹個組成部分呈現在觀眾面前。起床後,潘金蓮先劈柴燒水,和面做餅,然後叫醒武大郎送他去幹活。做完所有家務後,洗澡成了她這壹天放松的休閑方式。在這裏,潘金蓮展現了壹個賢妻良母的形象。
潘金蓮第二次洗澡的時候,劇情開始有了起伏。宋武的到來打亂了潘金蓮原本平靜的心情,高大陽剛的形象與武大郎猥瑣醜陋的外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潘金蓮第壹次見到宋武時,他感到驚訝和震驚,然後他若有所思。角色的失落和自憐,在洗澡的時候正好表現出來。
有學者認為,劇中潘金蓮洗澡的連續安排,不能完全視為編劇或導演的噱頭或餿主意。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這是潘金蓮對其女性的壹種痛苦的表達。她有壹種自戀和自殘。在潘金蓮自己看來,她和宋武是有英雄的美女。然而命運的捉弄讓她嫁給了武大郎,武大郎原本壓抑的情感世界在現實面前開始崩塌。在央視水滸傳版中,潘金蓮對愛情的極度痛苦和對自己失望的自怨自艾通過“洗澡”傳達給觀眾:封閉的私人閨房,外人無法窺探,正是潘金蓮無人敢知的內心世界。水滸傳年潘金蓮洗了四次澡,每洗壹次都更投入,暗示她接觸了四個男人,遇到的男人壹次比壹次好。這種細節的描寫是經典作品的精妙之處。
另外,洗澡的首要目的自然是清潔身體,但在古代,洗澡已經不僅僅意味著從身體層面清潔汙垢,還隱含著道德潔凈、洗滌精神的含義。所謂“浴身浴德”,在明清時期,地方誌記載壹位貞節女子自殺的時候,總免不了要寫她沐浴更衣的事。這種寫作套路只是包裝沐浴的壹種道德象征意義。潘金蓮作為“千古第壹妓”的代表,按照儒家的觀念,她反復洗刷自己身體上的不潔,是比興道德上的不潔。她身上的灰塵可以去除,但道德上的汙穢卻難以抹去。
和禮記中描繪的潘金蓮洗澡,實際上代表了潘金蓮尋求男女理想結合的象征行為。為什麽洗澡會和和男人發生關系聯系在壹起?在祖先的觀念中,水被視為生命之源,很多地方都有水繁衍的信仰。比如水滸傳說水是“萬物之源”,彜族古籍金瓶梅說“我的祖先生於水”。古人不知道現代科學知識,很多人認為女性受孕是因為水的作用,洗澡就是受孕的機會。所以女人想懷孕生孩子,都想在水裏洗澡。洗澡已經成為受孕和求子的關鍵程序。年有詩“與姑娘***浴鹹池,令其發光”,是沐浴尋子習俗的表現。既然洗澡被京城富家女胡亞捷視為女性尋求懷孕的壹種方式,自然就隱含了尋求男女性交的意思。當人們分清水導致懷孕時,這種行為的象征意義依然存在。
明代中後期,社會經濟繁榮,風氣開放,放縱之風盛行於廟街之間。這種致力於魚水之歡的艷情故事,在明代中後期的小說中屢見不鮮。明代艷情小說的出現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奇觀。在反傳統、反意識形態禁錮盛行的晚明社會,打破道德觀念束縛的願望成為許多士人的心聲。按照儒家“非禮勿視”的傳統觀念,裸體是不雅的,而窺探隱私更是邪惡的。為了盡可能追求刺激和新鮮感,創作者想盡辦法挑動觀者的神經。
偷窺洗澡是情色小說中常見的情節,經常被用作男女在壹起前的預兆。從寫作手法來看,窺視浴是變換視角的方式,借助作品中的人物來變換鏡頭。在著名的情色小說管子中,女主人公與仆人全誠的愛情故事,就是從壹瞥全誠開始的。在這裏洗澡也起到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年,書生魏玉卿的墮落也是從窺浴開始的。歷史上也有很多偷窺洗澡的真實事件。漢成帝在趙合德偷窺洗澡,被無數文人墨客嘲諷,留下了“大王在簾外偷窺浴池,誰待子錢最多”等詩句。六祖史詩以及水滸的相關影視劇,潘金蓮的多次洗澡,雖然沒有安排窺視浴推動劇情發展,但讀者在閱讀中自然起到了窺探的作用,滿足了好奇心。後世的導演和編劇也利用了觀眾追求刺激的心理來謀取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