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表明,溫暖期壹般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權,此時國土面積廣大。寒冷期則漢人政權實力大打折扣,邊疆少數民族“興盛”,來自外族的壓力很大。
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主要是來自北方大漠。因為古代中國是壹個大陸國家,東、南兩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人類探索世界的阻礙。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廣闊的沙漠,外族受地形和氣候不可能對東部的漢族政權造成千裏突襲。所以漢族政權在古代壹直蒙受著來自北方的壓力,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等。
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因為是遊牧經濟,完全靠草原來養活自己,當氣候變冷時,草原生長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給。在這時候,就會向南方的漢族政權發起進攻,以獲得食物。而南方此時也變冷,糧食等物資也會大幅減產,從而綜合國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頻繁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壹個氣候變冷的大背景下,迫於生存壓力造成的。所以,在氣候寒冷時期,中原王朝將面臨內憂外患的窘境
來自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的壹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過去兩千多年的氣候冷暖變遷,與我國歷史上壹些朝代的興衰更叠存在對應關系,大多數朝代的垮塌都是發生在氣候變冷的低溫區間。
這壹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技術部等***同資助,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我國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雜誌上。
據研究負責人、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禹介紹,科研人員通過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國特有樹種“祁連圓柏”現生樹的年輪,並與唐朝古墓裏出土的“祁連圓柏”的年輪相銜接,以樹木年輪寬度作為溫度變化的代用指標,成功構建了從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2485年來可以代表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溫度變化曲線。這也是亞洲目前最長的樹輪重建溫度序列。
通過分析這條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科研人員發現,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垮塌幾乎都與曲線圖上的低溫區間相對應,秦朝、三國、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滅亡年代,都是處於過去2485年來平均溫度以下或極其寒冷的時期。
樹輪重建的溫度曲線圖還顯示,唐朝滅亡的公元907年,相對於其之前和之後的溫暖期來說,也是壹個低溫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壹段寒冷時期,26年平均氣溫為1.82攝氏度,這壹寒冷區域正對應著我國宋朝滅亡和元朝建立。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壹段漫長的寒冷區域,這104年間的平均溫度為1.77攝氏度,這壹時期正是我國明朝滅亡、清朝建立。
“雖然在過去兩千多年,我國大多數朝代的垮塌與低溫區間的對應現象並非壹種偶然的巧合,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言,朝代的興衰完全就是氣候變化造成的。”劉禹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認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氣候只不過是其中的壹種。由於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敗,加之低溫導致的糧食歉收、造成饑餓,最後可能引發農民起義和戰爭,導致朝代更叠。此外,在寒冷時期,草原牧場向南遷移也會導致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和南遷。
通過研究,科研人員還發現,目前人們普遍關註的全球氣候變暖,有可能並不是歷史上最溫暖的時期。在過去2485年間,有四個歷史時期的溫度高於或接近於1970年至2000年的平均溫度。
其中,公元401年至413年,是過去2485年來氣候最溫暖的壹段時期。公元348年至413這段時期的溫度還發生了突變,由極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極端溫暖,此後又迅速降溫。由於這段時期正處於我國東晉時期,因此科研人員將這次溫度突變命名為“東晉事件”。
目前,我國科研人員正在進壹步研究“東晉事件”的發生機制。這對於了解過去氣候變化狀況,揭示氣候變規律,預測未來氣候發展趨勢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空間。在漫長的人類社會歷史時期,自然環境始終處在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自然環境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每次重大變化,都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反之,人類的活動,也同樣影響、改變著周圍的自然環境。了解5000年來全球性氣候變化的總趨勢,理解全球性氣候變化同人類活動存在什麽關系?5000年來東亞大陸氣候環境如何變化,與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事件、社會文化形態之間是否有對應的關系?
二、5000年以來的氣候變遷與朝代更替:
據有關資料,從距今1萬年開始,冰川大量融化,氣候顯著轉暖。3、4千年以來,中國氣候發生過數次轉暖、轉寒交替變化的波動,殷商時代是全新世暖濕期的最後壹個時段,自此以後總的氣候趨勢是變冷、變幹。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當時的黃河兩岸長滿青翠的竹子。這是中國文明史載的第壹個溫暖期。也是堯舜禹、夏、商和西周時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奠基期。
儒家對夏商周三代贊嘆、羨慕不已。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繪制的歷史氣溫變遷圖顯示,三代氣溫高於漢、唐,文明的發展也高於漢唐。
公元前1000年左右至公元前850年氣溫開始下降。史籍記載,周孝王七年(前903年),“厲王生,冬大雨雹,牛馬死,江、漢俱凍”,農作物受損嚴重,周朝的經濟開始雕敝,國力衰退。
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華文明歷史的第二個溫暖期。據《左傳》、《詩經》等古籍記載,那時山東冬季經常無冰,齊魯地區可壹年兩熟,並多見竹子、梅樹壹類的亞熱帶植物。
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從戰國初期壹直到西漢,挪威雪線顯示世界氣溫迅速下降,這在竺可楨的氣候變遷圖上有明確記載。
從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氣候又變得寒冷,平均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這也是中國歷史第二次大分裂期。
王莽天鳳三年(公元16年),“二月乙酉,地震,大雨雪,關東尤甚,深者壹丈,竹柏或枯;王莽天鳳四年八月,大寒,百官人馬有凍死者”。
在接下來的東漢初期,降溫開始減弱,但到了公元180年至公元600年間,即東漢後期,寒冷再次加重。漢“靈帝光和六年(183年)冬,大寒,北海、東萊、瑯邪井中冰厚尺余”。此次波動為魏晉氣候大降溫的前奏,自此開始了長達約400年的寒冷氣候時期。
這期間,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公元184年發動黃巾軍起義,導致東漢滅亡,形成了後來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歷時400多年的全國大分裂,經濟文化破壞嚴重,百姓痛苦不堪。
公元600年至1100年,是中華歷史的第三個溫暖期。唐朝時期的長安,數冬無冰雪,可種梅花與柑桔,柑桔,果實味道與四川的無異。溫暖的氣候,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唐朝國力逐漸強盛。
但公元801年至960年,氣候轉寒,豫南地區在貞元十八年,“冬十月頻雪”;元和八年“東都大寒”。直至五代十國,國家又陷入動亂期。
北宋太宗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以後,氣候又急遽轉寒,江淮壹帶漫天冰雪的奇寒景象再度出現。長安,洛陽壹帶在唐朝以後可以種植的柑橘等果樹全部凍死,而淮河流域、長江下遊和太湖皆結冰,可通車馬。
清朝前葉旱災、水災嚴重,是清初三藩之亂的原因之壹。清代末葉,政局已經由盛轉衰,撚軍、太平天國、回民起義等亂象四起,不久後清朝便告滅亡。
中國歷史上不定期出現的寒冷和幹旱,使土地積溫不足,作物生長受損,歉收嚴重。古代中國壹直是農業立國,嚴重饑荒必然引起動亂,進而影響各朝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物質文明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