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琴,被授予學士學位,1949年參加革命工作。在抗戰時期,上中學的王石琴就追求光明和進步,積極參加進步青年在泰州街頭進行的抗日宣傳活動。解放戰爭時期,在上海積極參加“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學生愛國運動,閱讀、傳播革命書刊,掩護過當時受到國民黨反動派迫害的中***黨員和進步學生。1947 年秋,經民盟上海市委負責人彭應文等人的介紹,王石琴加入民盟組織。王石琴入盟不久就在上海愚園路會見了民盟總部組織部章伯鈞部長,章部長分析了當時的國內形勢和民盟的險惡處境,希望盟員不要暴露身份,否則壹旦遭到國民黨逮捕,總部將無法營救。在王石琴等人即將離去時,章部長再三叮囑要警惕特務的盯梢。民盟被迫解散後,國統區陷入壹片白色恐怖之中,民盟組織也隨之轉入地下活動,當時王石琴壹直保持與民盟上海市委的秘密聯系。1948年冬,在組織的安排下,王石琴等盟員去上海虹橋療養院秘密會見被國民黨軟禁在那裏的民盟總部宣傳部羅隆基部長。羅部長指示王石琴等盟員迅速返回蘇北,迎接解放。1949年初,泰州解放後的第二天,他就穿過封鎖線,回到泰州,參與地方的進步活動。
建國以後, 王石琴先後擔任過泰州市工商聯籌備會主任兼秘書長、市政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建設科長、副市長、副縣長、副市長兼體委主任、市建設局副局長、市人大副主任、民盟泰州市委主委、民盟揚州市委副主委、揚州市政協副主席。
王石琴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向我們充分展示了他向往光明,對進步執著求索的精神風貌。王石琴終生信仰***產主義,堅持真理,擁護中國***產黨,多次向組織表示入黨願望,出於統戰工作的需要,組織上將他留在黨外工作。他身在黨外,心在黨內,時刻以壹個***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把“思想上入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直至1994年10月臨終前,仍然心向黨組織,留下了“我未能入黨,心向往之”的遺言。王石琴在《慶黨六十周年有感》壹詩中這樣寫道:“十月”炮聲響,“五四”震燕京。群醜徒掙紮,臘盡春意生。細流匯“七壹”,奔騰萬裏程。幾番歷艱險,不廢大江行。道路窮探索,正鵠飛鏑鳴。真理憑實踐,愈辯且愈明。思想凝高誌,功垂青史名。日月容虧蝕,無損其瓊瑛。“三山”賴推倒,“散沙”聚成晶。生民歌大有,吾圉若金城。猗歟新風尚,可喜滄浪清。試難數千載,誰堪***話評。今當壹周甲,“決議”旨恢宏。玉宇迷霧撥,神州畫備呈。胸懷頓爽朗,運籌益深閎。原則堅持緊,同心苦經營。中興業已達,小康奚難成!遙期淩絕頂,笑語八荒平。耄矣未言老,猶自竭忠誠。區區片瓦意,願得伴雕甍。樂律非我擅,濫以弄竽笙。敢羞音韻澀,聊抒祝嘏情。可見他對中國***產黨的信念與忠誠。
王石琴長期與中國***產黨肝膽相照、風雨同舟,不愧為中國***產黨的諍友和得力助手。他出身於壹個地主兼工商業者的家庭。父輩先後在泰州、姜堰等地經營過大同書局、大德糧行、大陸飯店、大元錢莊、華泰紗廠等十余家工商企業。他利用這種條件,積極為發展家鄉經濟做貢獻。1943年,他在上海求學期間,為泰州與上海工商界人士合作籌辦華泰紗廠牽線搭橋,動員父輩朋友參加投資,協助將機器設備從上海運至泰州。當時,敵偽時期,關卡林立,此舉實屬不易。1947年上海股東力主將華泰紗廠南遷鎮江,他代表全體員工上書董事會,進行不懈努力,終於將華泰紗廠保留下來,為泰州工商業發展鋪墊了壹塊基石。解放後,他代表全家將祖留所有工商股權,無償捐獻國家。泰州博物館、圖書館成立伊始,又將祖傳古籍、字畫、文物全部捐獻給國家。在他的影響下,當時泰州愛國工商界掀起了捐贈熱潮。1952年,泰州市接受誌願軍傷病員,籌辦康復醫院。當時他身兼建設科長,為保證原美德小學內住戶按期全部遷出,毅然讓出了自己全部住房供居民過渡。王石琴利用自己聯系廣泛的優勢,對在臺灣、港、澳和海外的同學和泰州同鄉,宣傳黨的愛國統壹戰線方針,提高泰州在海外的知名度,為祖國統壹和家鄉建設做出了貢獻。在擔任政府領導期間,他從不以職權謀取私利,還主動放棄國家在困難時期對他的特殊照顧。
王石琴長期擔任政府部門領導職務,對分管的各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滿腔熱情,對泰州的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主持城建工作時,在他的倡導下,先後創辦了泰山公園、果場、漁場、自來水廠,主持並參與了坡子街、東進路、五壹路早期拓寬工程。創辦了泰州化工學校,為泰州市化學工業培養了壹批骨幹。保護了光孝寺戒臺、禦史牌坊和胡人石刻等壹批有價值的歷史文物。1954年7月,泰州遇到罕見的洪澇災害,鮑家壩壩堤危險,可能造成對裏下河的危害。當時王石琴擔任抗災現場指揮,提出“不讓壹滴水流入裏下河”的口號,親臨抗災前線,冒著傾盆大雨與抗洪的廣大幹群奮戰在壹起。王石琴平時經常深入基層,接觸社會,聯系群眾,關心群眾的疾苦。
泰州民盟老主委石林在回憶文章中寫道:“五十年代我在部隊工作,又到上海讀書,那時石琴同誌長期擔任泰州副市長兼建設科長之職。我有時回鄉探親,常聽人談及石琴同誌的情況。其中印象最深的有這麽幾件事:將府南街自家的大面積住宅讓給國家使用(為了安排誌願軍休養員);將華泰紗廠中自有股份自覺獻給國家;組織拓寬泰州主要街道——坡子街、海陵路;建造泰州船閘……不管他為泰州做了多少事,但他本人總保持衛個普通平常人的形象:穿著樸素,布衣布鞋,走起路來總是不快不慢,待人接物,平易近人,壹點兒看不到官架子,而且數十年如壹日。文革期間,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大多靠邊了,石琴當然也靠邊站了,但是他仍然身著布衣布鞋,不快不慢地走在大道上。他堅信混亂時期總會過去,黨的正確領導終將恢復。粉碎‘四人幫’後,石琴同誌又被推選為市人大副主任,繼續履行他從五十年代開始作為泰州人民公仆的職責。幾十年來,他為泰州人民的建設事業出了多少主意,想了多少辦法,做了多少實事,做了多少好事,誰也沒辦法去作壹個精確的統計。”
王石琴是泰州民盟的創始人,歷任民盟江蘇省泰州市直屬支部主委、民盟江蘇省泰州市籌備委員會負責人、民盟江蘇省泰州市(縣級)第壹、二、三屆主委。他德高望重,為泰州市民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特別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王石琴按照中***泰州市委和統戰部的部署,著手恢復民盟組織。由於歷史原因,當時人們對於參加民主黨派還有不少疑慮,最普遍的是:民主黨派是個什麽性質的政黨?參加民主黨派還能不能參加中國***產黨?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王石琴帶領市委壹班人,在統戰部門的幫助下,通過多種形式,耐心細致深入地做好思想工作。我們有不少盟員入盟,都是因為聽了王石琴的宣傳。自此,泰州民盟隊伍不斷壯大。作為市民盟主委,王石琴十分重視對新盟員進行思想教育。他親自組織新盟員培訓班,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作報告,與新盟員傾心交談;他經常聯系民盟的歷史,開展優良傳統教育活動。在王石琴的帶領下,盟市委、盟的基層組織以及廣大盟員自覺地服從中國***產黨的領導,積極穩妥地搞好合作***事。王石琴數十年來與中國***產黨親密合作,經常教育基層組織和廣大盟員牢固樹立中國***產黨領導的觀念,教育盟員繼承民盟的優良傳統,接受黨的領導,從而為民盟組織開展各項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王石琴的領導、教育和影響下,泰州湧現出壹批黨盟關系先進集體,不少單位受到表彰。
王石琴十分重視發揮民盟的參政黨作用。他經常深入基層,進行調查研究。他關註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凡中***泰州市委組織的參政議政活動,他都準時到會,並根據會議中心議題,積極發表意見。
泰州民盟,集中了壹大批高中級知識分子。多年來,王石琴總是啟發引導他們為振興泰州多幹實事。這些高中級知識分子不負期望,除出色完成崗位任務外,還通過參加辦學、科技咨詢服務,調研、視察等,紮紮實實為地方“三個文明建設”辦了許多好事。就民盟辦的“泰州市振華業余學校”而言,培養了各類人才1000多人。王石琴還親自擔任民盟辦的經濟函授大學泰州分校負責人,分校學員最多時達300人。
王石琴重視幫助盟員解決生活實際問題。1991年冬,90高齡的原副主委許誌壽同誌病得很重。由於許老退休早,原單位勞保條件差,辦理住院手續時遇到困難。如不及時送許老住院、治療,後果難料。王石琴得此情況後,主動與有關領導***同商量解決辦法。由於他的親自關心,市教育局及所屬單位重視,在政策制度允許範圍內,解決了醫療費用的報銷問題,使許老得到及時治療。盟員、高級美術師葉大根,在市商機廠獲得落實工資政策後,仍存在身邊無子女問題,王石琴親自找有關部門和單位,終於將葉老在姜堰的兒子調來泰州工作,使葉老夫婦倆身邊得以“老而有靠”。
王石琴先後擔任市民盟主要負責人長達四十年。深受黨和人民、民盟人士的信賴,享有盛譽。先後擔任省人大代表、民盟省委委員,揚州市政協副主席、泰州市人大副主任。他身居高位,不忘人民的重托,以全局利益為重,正確對待去留。1991年10月,民盟泰州市第四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前夕,王老懷著對黨的統戰工作高度責任感,從對市民盟領導班子長遠建設考慮,積極推薦新人擔負重任。親自去省向民盟省委陳敏之、任江平等領導陳述市民盟人事調整設想,表示自己不再擔任市民盟主委的請求,獲得上級組織的支持和統戰部門的理解。在王老等老壹輩領導人的多年培養下,泰州市民盟新的領導骨幹迅速成長。
他常說:我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王石琴就是這樣,懷著壹顆對中國***產黨的赤膽忠心,懷著壹顆愛民之心,勤勤懇懇地工作,公而忘私地工作。王石琴的壹生正如馬國征在《悼念王石琴老》詩中寫的那樣:“壹心向黨,公仆形象,勤勤懇懇,造福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