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是以《道德經》、《黃帝內經》等等道家經典為基本理論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中醫是依據《黃帝內經》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道醫與道教的關系:——道醫是上至道家,下至宮觀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經驗累積。道醫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時也采用了傳統中醫的文化,運用壹系列獨特的內容,醫術和方法,在道教中脫穎而出,形成了壹個由教內宮觀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學者組成的特殊道醫流派。道醫古稱“大醫”。孫思邈祖師指出:“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註、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裏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鉆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莊》、《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兇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