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LX和Te19【中國針灸大辭典】
3.總結壹下顱囟是經絡穴位的別稱,即顱息[1]。我在同壹條船上。針灸經典甲、乙:“小兒癲癇病、哮喘病不能休息,頭骨為主。”針灸滋生經以頭骨為專名,頭骨休息為別名【1】。針灸是顱歇的別稱[1]。
穴位顱枕漢語拼音Luxi羅馬拼音Luhsi美語翻譯名稱顱枕各
國家
壹代
否中國TE19日本法律19
莫蘭特TR19野夫德國3E19英國T19美國TB19。
顱歇是穴位的名稱(Lú x: te 19) [1]。針灸經典。別名骷髏頭[2]。屬於手少陽三焦經[1]。顱即頭骨,息即安寧,此穴位於頭骨內,能使大腦平靜,心靈平靜,故名顱息[1]。顱息穴主要用於耳、眼、精神疾病,如頭痛、耳鳴、耳聾、耳痛、耳腫流膿、中耳炎、視物不清、視網膜炎、視網膜出血、驚風、驚風、癰、嘔吐、流涎、喘息、哮喘、脅痛、驚風、體熱等。
4.頭骨休息點的昵稱(針灸A&B經典)。
5來源《針灸經典甲、乙》:顱歇,耳間絡脈。
6.該穴名為顱骨,其余為平安。此穴位於顱骨內,能安神定誌,故名【1】。
顱指;休息,和平和休息。該穴位於枕部休息的顱骨壹側,因其相關休息而得名。[3]
7耳朵的部分[4]
8顱囟門點的標準定位:顱息點位於頭部,角與風之間,螺旋線的上中三分之壹交點處[5]。
顱息點位於頭部,焦孫與馮毅沿螺旋線[1]的曲線上半部1/3和下半部2/3的交點。
顱枕穴位於耳後,在翼翼上翼風穴與焦太陽穴連線的上中1/3交點處[2]。
手少陽三焦經中頭顱靜止點的位置
耳中顱靜止點的位置
耳中顱靜止點的位置
耳中顱靜止點的位置(肌肉)
耳(骨)中顱靜止點的位置
9顱囟門取穴方法為側臥或坐位,耳後發際線處,癤脈與角太陽沿耳輪連線中點處。
顱息點位於頭部,焦孫與馮毅沿螺旋線[1]的曲線上半部1/3和下半部2/3的交點。
坐或臥於側,在耳後發際,當角度太陽和風沿螺旋弧線相交於上1/3與下2/3的交點[6]。
10顱囟門點解剖學顱息點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枕額肌。有耳後動靜脈。就是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的分布。皮膚由耳大神經分布。皮膚含有大量的毛囊、汗腺和皮脂腺。皮膚筋膜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組成,除皮神經外,還有耳後動靜脈穿過。針從皮膚和皮下筋膜穿入枕額肌的肌腹,此肌腹受面神經耳後支支配。
10.1級解剖學皮膚→皮下組織→耳後肌[1]。
皮膚→皮下組織→耳後肌[7]。
10.2穴神經血管淺層有耳大神經;深層有面神經和耳後動脈的肌支[7]。
有耳大神經和耳小神經的吻合支,有耳後動靜脈穿過[2]。
11顱蟹穴的功效與作用;顱息穴有通竅聰耳、清熱鎮驚之功效。
顱息穴具有清熱祛風、開竅鎮驚的作用[1]。
顱息穴具有清熱祛風的作用,能醒腦安神,治頭暈、癲癇、癰等多種疾病,意味著大腦可以得到安息[3]。
12顱息穴主要用於耳、眼、精神疾病,如頭痛、耳鳴、耳聾、耳痛、耳腫流膿、中耳炎、視物不清、視網膜炎、視網膜出血、驚風、驚厥、癰、嘔吐、流涎、喘息等。
顱息穴主要用於耳、眼、精神疾病,如頭痛、耳鳴、耳聾、耳痛、視物不清、視網膜炎等;小兒癲癇癰吐流涎喘息[1]。
顱息穴主要用於頭痛、耳鳴、耳聾和驚風[7]。
顱息穴主要用於頭痛、耳鳴、耳痛;癲癇、癰、小兒驚風;嘔吐唾液泡沫;喘息、哮喘;脅痛不應該轉向側面[6]。
顱息穴主要用於頭痛、耳鳴、耳聾、癲癇、驚風等。[2].
頭面部五官疾病:耳鳴耳聾、耳腫流膿、中耳炎、頭痛、視網膜出血。
神經系統疾病:驚風、癤癰、嘔吐流涎。
呼吸系統疾病:喘息性哮喘。
其他疾病:體熱,脅痛不能側身。
13針法13.1針法壹般沿皮膚刺0.3 ~ 0.5寸[2][1],或用三棱針刺出血[1]。
平刺0.3 ~ 0.5寸[6][7],局部有酸脹感[6]。
13.2艾灸可以灸[1][6][7]。
艾薇艾灸3強;或艾條灸5 ~ 10分鐘[2]。
艾條灸35強,艾條灸510分鐘。
14顱蟹穴配伍風池穴、外關穴、太陽穴、足林穴治療偏頭痛的配伍[1]。
顱息穴配合益風、耳穴、聽宮、聽會,可治壹切耳病[1]。
顱歇穴配合風池、太陽角、太陽、合谷治療視網膜出血[1]。
顱枕配合中柱、外關治療耳鳴耳聾[6]。
太陽穴和百會穴可以治療頭痛[6]。
顱枕配合內關、神門治療癰[6]。
顱枕結合聽宮、聽會、中珠,有開竅、聰耳的作用,主要用於耳鳴耳聾。
枕托太陽、頭尾、太陽,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
顱枕,與中沖、合谷同用,有清熱鎮驚之功,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癲癇。
15文獻總結針灸A-B經典:體熱疼痛,胸脅疼痛不能逆轉,顱歇為主。癲癇、哮喘患兒不能休息,顱休息是主要原因。
針灸大成:主治小兒耳鳴疼痛,喘息,嘔吐流涎,癰,癲癇,胸脅,體熱頭痛,臥不下,耳腫流膿。
銅仁腧穴針灸經典:治體熱頭重,脅痛不能側轉,風痙,耳聾,癲癇,癰,嘔吐,流涎,驚悸,小兒失明。
“備壹千金藥方”:主子不能有癲癇病和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