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是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制作相關的手抄報的時候先準備好相關的《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吧!以下是由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2《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大全壹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壹。
“魯迅”,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最為廣泛的筆名。
魯迅壹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寫作背景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壹八”慘案後,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聲討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盡管生活艱苦,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等三篇散文,它們後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呆了四個多月。魯迅在這裏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醜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在繁忙的教學之余,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範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朝花夕拾》於1927年出版。
2022《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大全二朝花夕拾好句
1、船得命運在於漂泊;帆得命運在於追風逐浪;人生得命運在於把握,把握信人生。
2、成熟是壹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壹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壹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壹種終於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壹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壹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壹種無須聲張的厚實,壹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3、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
4、重重疊疊的高山,看不見壹個村莊,看不見壹塊稻田,這些山就像壹些喝醉了酒的老翁,壹個靠著壹個,沈睡著不知幾千萬年了,從來有驚醒它們的夢,從來沒有人敢深入它們的心臟,就是那最愛冒險的獵人,也只到它們的腳下,追逐那些從山上跑下來的山羊、野豬和飛鳥,從不攀登它的峰頂。
5、想到生的樂趣,生固然可以留戀;但想到生的苦趣,無常也不壹定是惡客。
6、金色的陽光透過縫隙,灑在褐色土地滋生的小草上。
7、太陽壹到秋天,就將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間。瞧,田野是金黃的,場地是金黃的,群山也是金黃的。
8、廣州的天氣熱得真早,夕陽從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強穿壹件單衣。書桌上的壹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壹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便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壹點事。做著這等事,真是雖生之日,猶死之年,很可以驅除炎熱的。
9、當我失掉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10、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樣嚴。在動物界,雖然並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樣舒適自由,可是嚕蘇做作的事總比人間少。
11、固然他的命運是離奇古怪,但他也是崇高偉大的。
12、火紅的旭日剛剛透出海平面,給美麗恬靜的大海抹上壹層玫瑰色。
13、天際出現了壹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
14、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妳懷裏永安她的魂靈!
15、深秋的太陽像被罩上橘紅色燈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線,照得身上、臉上,暖烘烘的。
16、陣陣春風,吹散雲霧,太陽欣然露出笑臉,把溫暖和光輝灑滿湖面,出油在沸煎時的火焰來,沒有敢擡頭看壹眼太陽,只覺得到處都耀眼,空中、屋頂、地上,都是白亮亮的`壹片,白裏透著點紅,由上到下整個像壹面極大的火鏡,每條都是火鏡的焦點,仿佛壹切東西就要燃燒起來。
17、這真是壹片奇妙又少見的海底森林,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樹上叢生的枝權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技條,沒有葉脈,像鐵桿壹樣。在這像溫帶樹林壹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美麗極了!
18、水把眼睛弄模糊了,我們便各自退到壹邊,用手拭去,然後再猛烈"進攻"。整個小河立時壹片喧嘩,叫喊聲,歡笑聲此伏彼起,匯成了快活得交響曲。水仗打累了,就在河裏追逐嬉戲。
19、這時候正是早上八九點鐘,明亮的陽光在樹葉上塗了壹圈又壹圈金色銀色的光環。
20、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說,卻是壹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壹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幹戚而舞”的刑天。
21、天空壹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壹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22、目前是這麽離奇,心裏是這麽蕪雜。
23、這時,我心裏癢癢得,急忙甩掉鞋子,挽起褲腳,沖出房門。剛跑到紅紅得身後,"撲通"壹聲,我摔了個仰面朝天,濺起得水花紛紛落到紅紅身上。紅紅轉過身,"嘻嘻嘻"得笑著說:"快打落水狗!"說完,用腳劃起水向我擊來。我顧不得爬起來,連忙用雙手捧起水向紅紅得臉上揚去,嘴裏還樂呵呵地大叫著:"來呀!來呀!"紅紅招架不住了,"哎呦,媽呀"地叫著,急忙用手擋住臉,扭頭向後退去。
24、這是閏土的父親所傳授的方法,我卻不大能用。明明見它們進去了,拉了繩,跑去壹看,卻什麽都沒有,費了半天力,捉住的不過三四只。閏土的父親是小半天便能捕獲幾十只,裝在叉袋裏叫著撞著的。我曾經問他得失的緣由,他只靜靜地笑道:妳太性急,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
25、生命是盛開的花朵,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資;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優美的樂曲,音律和諧,宛轉悠揚;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
26、我們那裏沒有姓長的;她生得黃胖而矮,“長”也不是形容詞。又不是她的名字,記得她自己說過,她的名字是叫作什麽姑娘的。什麽姑娘,我現在已經忘卻了,總之不是長姑娘;也終於不知道她姓什麽。
27、太陽落山了,它那分外的強光從樹梢頭噴射出來,將白雲染成血色,將青山染成血色。
28、太陽剛剛升上山頭,被鮮紅的朝霞掩映著,陽光從雲縫裏照射下來,像無數條巨龍噴吐著金色的瀑布。
29、將走的前幾天,他叫我到他家裏去,交給我壹張照相,後面寫著兩個字道:“惜別”,還說希望將我的也送他。但我這時適值沒有照相了;他便叮囑我將來照了寄給他,並且時時通信告訴他此後的狀況。
30、幾個小朋友光著小腳丫,正冒著大雨踩水玩呢!
2022《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大全三目錄
小引
1927年5月1日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1926年9月18日
狗·貓·鼠
1926年2月21日
父親的病
1926年10月7日
阿長與山海經
1926年3月10日
瑣記
1926年10月8日
二十四孝圖
1926年5月10日
藤野先生
1926年10月12日
五猖會
1926年5月25日
範愛農
1926年11月18日
無常
1926年6月23日
後記
1927年7月11日
主要內容
《朝花夕拾》裏作者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法,以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生動地敘寫了自己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壹組生活經歷,抒發了對往昔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同時也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嘲諷和抨擊。
分篇簡介
⑴《狗·貓·鼠》描寫了作者仇貓的原因,取了“貓”這樣壹個類型,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⑵《阿長與<山海經>》記述作者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表達了對她的懷念感激之情。
⑶《二十四孝圖》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⑷《五猖會》以趕會為背景,描寫了封建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和摧殘。
⑸《無常》通過描寫無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
⑹《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作者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
⑺《父親的病》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⑻《瑣記》回憶了隔壁家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描寫了她是壹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
⑼《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及他決定棄醫從文的原因,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
⑽《範愛農》描述了範愛農在革命前不滿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備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2022《朝花夕拾》手抄報內容文字大全四作品影響
《朝花夕拾》寫的雖然是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是對親人和師友的緬懷、眷念,但同時又超越於此而表現了壹個特定歷史時代中國社會的面貌,提供了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這是壹般的回憶散文所不可企及的。因為這些散文中習見的只是壹些純屬個人的所謂家務事、兒女情,純屬個人的沈浮起落和情感波瀾;主人公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壹點也看不到身外湧動的時代風雲和飄散的炮火硝煙。有些散文作品有助於了解某個時期壹部分知識分子的心態,卻難以展示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整體面貌,《朝花夕拾》則與此不同。由於作者具有遠大的誌向和博大的襟懷,這就使作品顯示了抒寫個人遭遇與關註民族命運的緊密關聯,不僅展現了作者個人的足印也展示了壹個歷史時代的行跡。
《朝花夕拾》是壹本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的散文集。這使它與同時期許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顯地區別開來。它具有壹種適性任隋、灑脫不羈的風格,想說就說,想罵就罵,心中的種種愛憎悲歡,任其在筆下自然流瀉。他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這幾種表現方法緊密地融合在壹起,使筆底波瀾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態勢。他在格式上不斷出新,使每壹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構架。他繼承了中國古代散文的簡約、嚴謹,又借鑒了西方散文的靈動、機趣,可謂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但又不為所囿,而是大膽超越,自成壹體。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他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和藝術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為這樣,使《朝花夕拾》成為中國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我生命的底蘊裏,尋找光明的力量,以抵禦由外到內的漫漫黑暗;是魯迅在“戰鬥”的間歇期,以壹種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問題;亦是言誌與載道的結合,將中國現代散文的寫作拓展進壹個新的境界。
《朝花夕拾》於2020年4月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發布閱讀指導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