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從《寡人之於國也》中,我們來略窺壹二。
壹、“請君入甕”法。
當梁惠王在給孟子訴說自己的苦惱時,孟子如果直接說梁惠王妳做錯了,妳對百姓不講壹點仁愛,百姓怎麽可能到妳的國家來。我想梁惠王會直接把孟子趕走,豈能容孟子這樣批評自己。孟子知道這個道理,明知梁惠王的“盡心”只不過是壹點“小恩小惠”罷了,但如何讓梁惠王自己認識到?這就得壹點技巧。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唐紀·則天皇後天授二年》中講到了壹個“請君入甕”的故事,原文這樣記載:
或告文昌右丞周興與丘神績通謀,太後命來俊臣鞫之。俊臣與興方推事對食,謂興曰:“囚多不承,當為何法?”興曰:“此甚易耳!取大甕,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甕,火圍如興法,因起謂興曰:“有內狀推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伏罪 。
孟子沒有直接否定,更沒有直接回答。他以梁惠王喜歡的事——“好戰”入手,且說“請以戰喻”,梁惠王壹聽要用打仗來給他分析,雖然文中沒有寫到梁惠王是如何回應的,但我想他應該很願意聽。只要梁惠王願意聽,那孟子的這壹招就對了。孟子編的這個故事很妙,巧妙地把“移民移粟”的梁惠王比喻為“五十步而後止”的這個人,讓梁惠王來回答“以五十步笑百步”這個問題,這就如來俊臣問周興的“當為何法?”,這個問題如果對方知道用意,不答那孟子估計無計可施,但偏偏梁惠王沒想到孟子講這個故事的寓意,回答了,就如周興還興高采烈地給來俊臣出主意,梁惠王的回答正中孟子的圈套,孟子“請君入甕”之法很成功,雖沒讓梁惠王入甕,但梁惠王此時已然明白孟子的用意。
二、“循序漸進”法
孟子講王道,要諸侯對百姓有仁愛之心,那必須要棄“霸道”,但又不能直接了當地說妳應該拋棄“霸道”思想,他循序漸進,慢慢鋪墊,同時環環相扣來闡述他的王道。我們倒著來看他的論說:講要實行王道最先應讓百姓能“生養死葬無憾”,百姓怎樣才能“生養死葬無憾”,那就應該讓百姓“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百姓如何能有不可勝食的谷與魚鱉和不可勝用的材木,那就應該讓百姓“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百姓為何會違農時?用數罟去捕魚?不以時入山林?老百姓從自然中獲得食物,這個道理他們比誰都懂,但為什麽不尊重自然規律,這是因為他們不得已啊,王好戰,哪能容得他們到了秋冬時節才去砍柴?所以孟子闡述的王道之始直抵造成這壹切的最根源的問題,即“王好戰”——梁惠王的“霸道”思想。
孟子在闡述他的“王道”主張時,應該是壹直看著梁惠王的臉色,當慢慢梁惠王能被觸動有所反思時,他又指出了梁惠王最致命的壹點,即“罪歲不罪己”,同樣他又打了壹個比方,但這個比方沒有壹開始的“五十步笑百步”那樣含蓄,因為梁惠王此時正在聚精會神聽講可以“為王”的事呢,所以不用過於含蓄,但仍然不能直截了當,萬壹說不好,結果可能是性命就沒了,有了前面的鋪墊,他最後終於說出了“王無罪歲”,讓壹國之君正視自己的問題。
? 在那樣壹個時代,誰有這膽量敢直接說國君有錯?孟子敢,因為他說過“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但他不魯莽,這樣的論說技巧難道不也是壹種“浩然之氣”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