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淡水水母有沒有毒?

淡水水母有沒有毒?

樓主妳好!很高興能回答妳的問題!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又稱桃花魚,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據今約有5億年的歷史。

桃花水母屬刺胞動物門,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身體僅由兩層細胞構成,體內有壹腔,為消化吸收食物之處,相當於其他動物的腸,屬於腔腸動物。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遊動,姿態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桃花水母的生活史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狀體(水母的“童年”)對環境要求極低,而壹旦分離出水母則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環境適應時,螅狀體便自然分離出水母;環境不利時,螅狀體便長期吸附於水下或巖石縫中世代生存下去。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壹把撐開的傘,或壹個倒扣的碗,稱為傘體,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傘下方,位於壹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所以桃花水母有口無肛門。傘緣有壹水平緣膜,此為水螅水母的***同特征。

桃花水母體態晶瑩透明,在水中遊動,姿態優美。它的傘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將下傘腔內的水壓出體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緩慢遊動。當遇到食物時,觸手上的刺絲囊即射出刺絲,刺中被捕獲物,頃刻將其麻醉,以觸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內。桃花水母多以劍水蚤、小線蟲、小環蟲、小蝌蚪、小魚苗等為食。

桃花水母為世界的稀有動物,出現時間壹般較短,故難於發現。由於它們多在早春桃花盛開時節出現,有的為粉紅色,在水中遊動,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我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但又明確指出,桃花魚“非魚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魚;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曰桃花魚”。這種正確認識在幾百年前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在動物學上,世界上首次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采自英國倫敦,訂名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 Lankester1880)。約半個世紀後,才在世界各地陸續被發現,主要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大洋洲也有發現。我國的桃花水母第壹次發現是1907年,為壹日本人采得,經日本學者丘淺訂名為宜昌桃花水母[C.kawaii(Oka,1907)]。

明萬歷三十七年《歸州誌》中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清雍正三年(1726)《古今圖書集成》中曾這樣細致而生動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莢,大小不壹,蠕蠕然遊水中,動則壹斂壹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不知避人,取貯盂中亦然。離水取視,不過如涎壹撚,綿軟無復形體。”清道光十九年(1839)《歸州誌》中有“桃花魚出叱溪河,桃花開時始見,有紅白二種,花落後即無”記載。其他古籍中還有:“桃花魚形圓,薄如蟬翼,浮水面作翕張狀。”對其出現時期說:“以桃花為生死,桃花既盡,則是無物矣。”根據已查到的資料,可以肯定我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

在秭歸,可以說“桃花魚”是家喻戶曉,並流傳著這樣壹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合婚前返故裏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壹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的桃花水母已發現11種,除英國的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1922)兩種外,其余9種均產在我國:

中華桃花水母(1939)分布在四川樂山、湖北宜昌等地

樂山桃花水母(1939)分布於四川樂山、湖北秭歸、重慶等地

杭州桃花水母(1980)僅分布於杭州市

信陽桃花水母(1980)僅分布於河南信陽獅河港

四川桃花水母(1984)僅分布於四川灌縣青城山

秭歸桃花水母(1985)分布在湖北秭歸、重慶等地(隨著三峽水庫蓄水,秭歸桃花水母棲息地已被破壞)

楚雄桃花水母(2000)僅分布於雲南楚雄市

短手桃花水母(2002)僅分布於湖北秭歸

宜昌桃花水母(1907)僅分布於湖北宜昌

英國1880年的索氏桃花水母分布的國家有:日本、韓國、菲律賓、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瑞典、荷蘭、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捷克、丹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巴拿馬、智利等,我國尚沒有記載。1959年臺灣報道壹新種寇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kou),而Kramp(1961)認為此非新種,乃是索氏桃花水母,這有待證實。日本1922年的伊勢桃花水母,僅分布於日本,且只采得壹次標本。

根據國內專家50多年來的調查研究,自1907年至2002年,95年間,我國***有14省53市、縣有桃花水母的分布,有些地區只發現壹次,如長沙、成都、四川灌縣、廈門、河南信陽、臺灣、香港等,而少數地區幾乎年年出現。我國桃花水母的種類多、分布廣、記錄早,這是其他國家不能與之相比的。

桃花水母為何突然出現,經數日或十數日後又悄悄地消失,這要從它們的生殖規律來解答。我國在早春看到的桃花水母,為成熟的水母體,有雌雄之分。以前認為雌雄桃花水母在外形上不能區分。經我們觀察,觸手細長,伸向上方的均為雌性,觸手短粗,垂向下方的為雄性。雌雄將卵子和精子排到水中,卵受精發育成壹個微小的滿被纖毛的浮遊幼蟲,後幼蟲壹端接觸石土央等外物,固著,發育成壹個極小的樹枝狀的水螅體。水螅體可度過酷熱的夏季和嚴寒的冬季,待來年春天,以出芽生殖產生水母體。水母體成熟後,再進行有性生殖。我們於1993年在秭歸發現的水螅體長只有0.3毫米,2002年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又發現了水螅體。水母體進行有性生殖產生水螅體,水螅體進行無性生殖產生水母體,這在動物學上稱為世代交替。

全世界100多年來只發現桃花水母11種。我國雖然種類多、分布廣,但由於桃花水母生存的水體的水質被汙染,自然環境遭破壞,生態失去平衡,目前能采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也不過二三處。因此我國這壹稀有物種已瀕臨滅絕。我國分布的9種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和信陽桃化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已被列入國家瀕危動物紅色名錄最高級——極危物種,而杭州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中華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5種列入瀕危級物種。

桃花水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這壹珍貴物種的滅絕,不但是我國物種多樣化的損失,也是我國古代記載的“桃花魚”這壹文化資源的永久喪失。目前,對保護桃花水母的呼籲,已引起國內學術界及各方面的關註,我們已開始研究拯救桃花水母的具體措施,試圖努力來挽救這壹極危物種。

研究專家指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壹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 希望我能夠幫到妳!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