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靈異故事為《搜神記》。他在序中自稱:“雖考誌於載籍,收遺佚於當時,蓋非壹耳壹目所親聞睹也,又安敢謂無失實者哉!”此書為我國魏晉誌怪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許多古代民間的傳說,如《幹將莫邪》、《相思樹》、《董永賣身》、《李寄斬蛇》等,給後世文學藝術以深遠影響。在著名的《聊齋誌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作品中,有許許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從《搜神記》中汲取營養和精華的。近代文學大師魯迅的《鑄劍》故事就取自《搜神記》中的《三王墓》,凡此舉不勝舉。 除此之外,《搜神記》的影響還體現在文學的其他領域,在戲劇方面,家喻戶曉的《天仙配》、《相思樹》,就與《搜神記》中的《董永》、《韓憑妻》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而元雜劇《竇娥冤》,其脈絡可直接上溯到《搜神記》裏的《東海孝婦》。在詩歌方面,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寫及楊貴妃死後,唐玄宗日夜思念,讓道士施展法力求見貴妃魂魄,其情節就取自《搜神記》中的《李少翁》。
搜神記》內容十分豐富,有神仙術士的變幻,有精靈物怪的神異,有妖祥蔔夢的感應,有佛道信仰的因果報應,還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戀愛,等等。其中保留了相當壹部分西漢傳下來的歷史神話傳說和魏晉時期的民間故事,優美動人,深受人們喜愛。神話,如卷十四的"盤瓠神話",是關於古時蠻族始祖起源的猜測;"蠶馬神話"是有關蠶絲生產的神話。歷史傳說,如卷十壹"幹將莫邪"講述的復仇故事;卷十六紫玉傳說,講吳王小女的生死愛情。民間故事,如卷十壹"東海孝婦",講孝婦周青蒙冤的故事;韓憑夫婦的傳說則歌頌了忠貞不渝的愛情;卷壹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這些故事是《搜神記》的精華所在,歷代長傳而不衰。
材料來源
幹寶,晉新蔡人,初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關內侯,是壹個有神論者,他在《自序》中稱,“及其著述,亦足以發明神道之不誣也。”就是想通過搜集前人著述及傳說故事,證明鬼神確實存在。故《搜神記》所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不少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雜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設想奇幻,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其實這些神話故事不是人們的想象,“有的比惡夢還要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