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始於隋代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術,由蒙古人傳到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現代人類文明的先驅,為知識的廣泛傳播和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依靠手寫書籍。手寫費時費力,容易錯漏。它不僅阻礙了文化的發展,也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了不應有的損失。印章和石刻為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啟示,用紙在石碑上著墨的方法直接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國印刷術的發展經歷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兩個階段,為人類的發展獻上了壹份厚禮。
在北宋初年的《武要》中,已經列出當時軍隊中有不少火藥武器,說明早在公元1044年,我國北宋軍隊就已經裝備了多種頗具規模的火藥武器。但是,壹項成熟的技術需要經歷壹個試錯的萌芽期。早在晚唐五代時期,文獻中也有戰爭中使用火藥的例子,但都過於簡略。直到吳堯時期,戰爭中只使用燃燒爆炸黑火藥原理制成的燃燒和炸藥,沒有管狀射擊火器的記載。目前壹般認為,南宋紹興三年(1132)時期的巨竹制古文獻所記載的火槍,從用法上來說,壹般分為兩類。第壹類是《金史》中提到的“飛火槍”,即在普通長槍的槍頭後面綁上壹個裝滿火藥的槍管(通常是紙做的)。戰鬥時,將筒內火藥點燃,噴火燒死前來戰鬥的敵人。火藥燃盡後,可以像普通長槍壹樣用來戰鬥和刺戳。第二種火槍由巨大的竹子制成。每支火槍由兩個人攜帶和發射。被點燃後,火焰噴向敵人。這已經是原始的管狀火藥火器了。公元1259年,壽春府(今安徽省壽縣)制作了壹種發射“子克”的“突火槍”,用大竹筒制成,內裝火藥,還配有“子克”。有人考證是陶瓷顆粒,在戰鬥中點燃了火藥,靠火藥燃燒後產生的力量發射了紫克。如果“子克”是子彈原型的猜想是正確的,那麽這種“火槍”可以算是現代火器的前身。這種竹制火槍後來被稱為“火管”,在未來的戰爭中多次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至少在元代中期,這種管狀火器是用竹子而不是金屬,即從“金”的側面制成的,但仍用“筒”的音,即“矛”字。許多元明時期的青銅器和鐵器被流傳下來並出土。現在公認最早的青銅器是元至順三年(1332)制作的。最近,有了新的發現。經權威專家學者調查鑒定,內蒙古蒙元文化博物館收藏的壹件“元大德二年”(1298)青銅器,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有明確年代的銅器。這些槍壹般分為兩種。壹種類型是小口徑、細長和輕型的手動槍,在槍的末端有壹個木制手柄,它發射石頭或鐵獵槍。壹種是口徑大、短而重的碗口矛,需要安裝在車架上發射球形彈丸。這兩種後來分別演變成槍和炮。
指南針的最初發明者和發明年代現在已經無法追查。但有壹點是明確的: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集體智慧的結晶。
指南針的發展和演變
指南針大約出現在中國的戰國時期。最初的指南針是由天然磁鐵制成的,看起來像壹個圓底的勺子,可以在光滑的“場地”上自由旋轉。當它靜止時,勺子的柄會指向南方。古人稱之為“新浪”。東漢王充曾在他的《論衡,是壹個應用》中說:“新浪的平臺是地上的指南。”這裏的“地”是指漢朝占領的方形“領地”。遺址周圍有八大支(甲、乙、丙、丁、庚、辛、任、桂)和十二大支(子、醜、陰、卯、辰、巳、午、衛、申、酉、戌、亥),再加上四維(幹、坤、福),戰國、秦漢、六朝乃至隋唐時期的古籍中,都有不少關於司南的記載。比如《萬事有度》中有壹句話,“只爭朝夕”就是方。《鬼谷子謀篇》也記載“鄭人取玉,必載司南,因其不惑。”也就是說,鄭人去遠處采玉的時候,都帶著司南,以免迷路。古代的Sina是由天然磁鐵通過人工切割玉石制成的。我國商周時期的玉雕工技藝非常精湛。最遲在春秋時期,硬度為五至七的軟玉和硬玉可以雕刻成各種形狀的玉器,所以硬度只有五至六的天然磁鐵可以制成形狀相對簡單的司南。關於磁針的安裝方法,沈括親自做了四個實驗:讓磁針飄過燈芯,放在碗邊或釘子上,用壹縷壹縷的絲掛起來。
關於造紙術的起源,歷史學家葉凡在《後漢書·蔡倫傳》中曾說,紙是漢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太監蔡倫發明的。事實上,在蔡倫發明紙之前,古籍中就有記載。《後漢書·賈逵傳》中提到,建國元年(公元76年),皇帝張寒命賈逵挑選2000名成績優異的學生,授予“簡、紙、經各壹名”這說明當時書籍是用紙復制的,比蔡倫造紙術早了近30年。只有《蔡倫經典著作如壹張紙》和《東觀漢紀》的作者劉真和嚴度是蔡倫同時代的人。如果蔡倫發明了紙,他們不會不記錄。20世紀以來,由於西漢古代紙的發現,蔡倫發明紙的想法開始動搖,後被否定。蔡倫雖然不是紙的發明者,但他仍然是造紙技術的創新者和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