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熱郁湯簡介

熱郁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2.1 方名 2.2 組成 2.3 主治 2.4 各家論述 3 《丹溪心法》卷三 3.1 方名 3.2 組成 3.3 主治 3.4 加減 3.5 附註 4 《準繩·類方》卷二 4.1 方名 4.2 組成 4.3 主治 4.4 熱郁湯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熱郁湯 1 拼音

rè yù tāng

2 《證因方論集要》卷二 2.1 方名

熱郁湯

2.2 組成

熟地、麥冬、沙參、阿膠、五味子、胡桃。

2.3 主治

陰人火灼肺金,氣膹郁喘咳,壅塞而脹。

2.4 各家論述

用熟地補益真陰;麥冬保肺;肺氣散而不收,以五味斂之;沙參、阿膠以宣膹郁;胡桃定喘。

3 《丹溪心法》卷三 3.1 方名

熱郁湯

3.2 組成

山梔(炒)、青黛、香附、蒼術、撫芎。

3.3 主治

熱郁。瞀悶,小便赤,脈沈數。

3.4 加減

春,加芎;夏,加苦參;秋、冬,加吳茱萸。

3.5 附註

本方為原書六郁湯之第四方。

4 《準繩·類方》卷二 4.1 方名

熱郁湯

4.2 組成

連翹4錢,薄荷葉1錢5分,黃芩1錢5分,山梔仁2錢,麥門冬(去心)3錢,甘草5分,郁金1錢,瓜蔞皮瓤2錢,竹葉7片。

4.3 主治

郁熱,非陰虛、非陽陷,亦不發熱,而常自蒸蒸不解者。肺因壅熱生風,在外風適與之相襲,癥見聲重鼻塞,咳嗽咽幹音啞。

4.4 熱郁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熱郁湯 《醫燈續焰》:[卷四]六郁脈證第四十壹

宜丹溪保和丸。氣宜準繩氣郁湯。血宜血郁湯。火宜熱郁湯。濕宜濕郁湯之類。)《醫燈續焰》清潘楫公元16...

《醫門法律》:[卷四傷燥門]秋燥論

衷雜證,為後代所宗,亦無壹方壹論及於肺燥。但於熱郁湯下雲∶有陰虛而得之者;有胃虛食冷物,抑遏陽氣於...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

)生白芍(三錢)麥冬(三錢)大麻仁(三錢)邵氏熱郁湯蘇薄荷(八分)青連翹(錢半)栝蔞皮(錢半)焦梔...

《重訂廣溫熱論》:[第二卷驗方妙用]開透法

入內。此時仍以輕揚發表者解其外而外不閉,如邵氏熱郁湯、五葉蘆根湯之類,以撤熱存陰者救其內而內不脫,...

《幼科釋謎》:[卷六]諸病應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