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熱篇第三十二 2——肺、腎熱病者癥狀

讀《黃帝內經》素問 刺熱篇第三十二 2——肺、腎熱病者癥狀

(原文)

(解讀)

“ 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身熱。 ” 肺臟發的熱病,首先感到體表逐漸寒冷,毫毛豎立,畏惡風寒,舌上發黃,全身發熱。

“ 熱爭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 ” 當熱邪入臟,與正氣相爭時,則會氣喘咳嗽,疼痛走竄於胸膺背部,不能 好好的休 息,頭痛得很厲害,汗出 來了 而 導致身體 惡寒 。

“ 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 逢丙丁日火旺時,則因金受火克而病重,若逢庚辛日金旺時,便大汗出而熱退,若邪氣勝臟,病會更重,就會於丙丁日死亡。治療時,刺手太陰肺和手陽明大腸經,刺出其血如豆大,則熱邪去而經脈和,病可立愈。

“ 腎熱病者,先腰痛膹酸,苦渴數飲,身熱。 ” 腎臟所引發的熱病,首先會感覺腰痛和小腿發酸,口渴得很厲害, 會 頻頻飲水, 會 全身發熱。

“ 熱爭則項痛而強,膹寒且酸,足下熱,不欲言,其逆則項痛員員淡淡然。 ” 當邪熱入臟與正氣相爭時,則會 脖子 痛而強直,小腿寒冷 而且 酸痛, 足底 足心發熱, 不想 不欲言語 , 如果腎氣上逆,則 脖子 痛頭眩暈 感覺身體 搖動不定 。

“ 戊己甚,壬癸大汗,氣逆則戊己死。刺足少陰、太陽,諸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 逢戊己日土旺時,則會因水受土克而病重,若逢壬癸日水旺時,便大汗出而熱退,若邪氣勝臟,病則會更嚴重,會於戊己日死亡 。 治療時,刺足少陰腎和足太陽膀胱經 , 以上所說的諸臟之大汗出,都是到了各臟氣旺之日,正勝邪卻,即大汗出而熱退病愈。

今天學習了肺、腎熱病者的癥狀。且繼續學習,今天就學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