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經過桃花源記兩則文言文妳對陶淵明的了解

經過桃花源記兩則文言文妳對陶淵明的了解

1. 在桃花源記中我想對陶淵明說有關的範文

桃花源記》中的“悉如外人” 河北大學 謝質彬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典範之作,歷來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

文章有壹段關於桃花源景象的描述是: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文中的“悉如外人”究竟應如何理解,可謂眾說紛紜。據沈蘅仲《知困錄———中學文言文備課劄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所說,主要有以下4種說法: 壹、從秦到東晉已600年,桃源中人的衣著不會跟外邊人壹樣。

可能原文有誤,“悉如外人”當為“悉異外人”或“有異外人”。 二、“悉如外人”乃是“如另外壹個世界的人”。

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時人。 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

現行中學課本采用第四種說法,將“外人”理解為“外面的人”。有的教師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

其理由與上述第壹種說法相同,即認為桃花源裏的人,自“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與外面隔絕了將近600年之久,他們的耕作方式和穿著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壹樣,而應該是差別很大。因此,“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能理解為“外面的人”,而應理解為“外國人”。

這可以算作第五種說法。 這種說法,不僅教師中有,在某些今譯今註本中,也時有所見。

例如辛正《新編古代名家散文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註:“外人:外地人,外國人。” 我們認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源以外的人,別的解釋都是不正確的。

在陶淵明所處的東晉時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不作“外國人”解。《漢語大詞典》“外人”的第三個義項即為“外面的人”。

第二個義項是:“古代指本諸侯國以外的人……近世指外國人。”可見作“外國人”解,是後起義。

用後代才產生的意義去解釋古代的詞語,是閱讀和註釋文言文的大忌。 在《桃花源記》裏,“外人”***出現3次。

其他兩次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無疑義的,此句中的“外人”當然也不能例外。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麽與之對應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

人們之所以對此產生疑問,認為這樣理解不合情理,而將“外人”理解為“外國人”,或“另外壹個世界的人”,或“桃源外的秦時人”,甚至懷疑此句原文有誤,其根源在於對此句的句法結構和“悉”字的用法缺乏正確的了解。 先談結構。

此句的主語是“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謂語。伊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陶淵明集》將此句譯為“往來耕種的男男女女穿衣著鞋和外面的人壹樣”,便是將這句話的句法結構弄錯了———將“往來種作”看成“男女”的定語,而將“男女衣著”當成“悉如外人”單壹的主語了。

上引壹、三兩種說法也是只將“男女衣著”當成主語。 再說“悉”字。

“悉”同本篇“鹹來問訊”的“鹹”壹樣,是個表統括的範圍副詞,相當於“皆”或“都”。中華書局《實用大字典》:“悉,皆也。”

在“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壹句裏,“悉”字所統括的———亦即它的語義指向,是“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等於說“皆如外人”。

意思是說,“往來種作”和“男女衣著”這兩方面的情況,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中國青年出版社和天津人民出版社***同出版的《初中文言文精解》(合訂本)將此句譯為:“那裏面的人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同外面的人壹樣。”

這樣翻譯,顯然與作者的原意不合。此句包含兩層意思:壹層意思是“其中往來種作如外人”,另壹層意思是“其中男女衣著如外人”———這便是作者的原意。

將這兩層意思用壹句話來表達,便成了“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由此可見,只有將兩件事情合在壹起說的時候,這個“悉”字才用得著。

它的作用,僅僅是表示統括,只能理解為“都”,不能理解為“完全”。“悉如外人”,不能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壹樣”。

人們正是由於將此句理解為“完全同外面的人壹樣”,才對此句的合理性產生懷疑的;人們之所以認為“外人”不應釋為“外面的人”,而應另作他解,也是以這種理解為前提的。 根據此句的結構和“悉”字的用法,我們認為此句可以譯為:“這裏面,(人們)往來耕種(和)男女穿著,都同外面的人相仿。”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認為原文中的“男女衣著”,是從服制方面說的,不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要是指具體的穿著打扮,不僅同外面的人不壹樣,即使是桃源中人,也是各不相同的。

作者在《桃花源詩》中說:“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制”與“法”是同義詞互用,“衣裳無新制”,等於“衣裳猶古法”。

“衣”指上衣;“裳”指下裳,即下裙。上衣下裳,便是古代服制的主要標誌之壹。

古代無論男女,都是上面穿衣,下面著裳的。所謂“衣裳無新制”,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在服制上沒有什麽改變。

這對我們理解“男女衣著”句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作者之所以要說“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

明代著名文評家袁宏道在《桃花源記》的。

2.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古文

桃花源記朝代:魏晉作者:陶淵明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3. 對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蘇軾認為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妳對桃花源

(2)對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蘇軾認為“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妳對《桃花源記》有何看法?請簡要說說。(4分)

(2)(4分)要點與評分:明確表達看法1分,能結合甲文或乙文闡述理由2分,表達1分。

例壹:我覺得桃花源是陶淵明心靈的真實存在。桃花源裏景美人美,沒有紛爭。雖然看似壹個似有似無,亦真亦幻的所在,但它是陶淵明心靈釀出的壹杯美酒,是他留給後世美好的向往。所以我們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來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

例二:我和蘇軾的看法相似,世上所傳說的桃花源很多都是誇大其詞的。當太守找到桃花源,那裏早已變成名利爭奪場了。陶淵明文中漁人太守後再尋桃花源,結果是不復得路,後世人遍尋不得,以致無人問津。是因為桃花源只是他心靈和理想的壹種寄托,而非現實的存在。

例三:我認為桃花源寄寓了陶淵明對於理想世界的壹種美好願望。這是對現實的不滿,也是對現實的棄絕。桃花源中是壹個沒有賦稅,人人平等的社會,“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老幼皆有所養。這是當時知識分子的壹個社會理想,雖然不太可能實現,但是卻有其積極意義。

4. 從《桃花源記》看陶淵明

有位哲人說過:“人的壹天中,有壹半的時間在幻想。”這句話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壹生中,有壹半的時間在幻想”。別人幻想的是什麽我不知道,然而陶淵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們的面前。那是壹個花繁葉茂的地方,那裏沒有階級之分,每壹個人的收獲都同他們的付出成正比,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壹切,雖是濃郁的魚鄉之氣,卻也飽含人情味。

這種唯美的社會風氣幾千年來都未形成,原因很多,而我也悟出其中壹個,那就是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或許我這樣說太偏激了,畢竟我的社交圈只有這麽點,我看到的只有這麽多,其他的美麗或醜惡我都聞所未聞。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很淺顯地談。

我小的時候我自認為自己是個競爭欲和占有欲都很強的孩子。從來都是想什麽就要什麽,從和哥哥搶玩具到與同桌搶橡皮,從和老師爭答案正確與否到和家教吵得面紅耳赤。似乎從來都沒委屈過自己。然而那時候的對手都是那麽地和善、友好,過去就算了,又恢復原有的平靜。隨著年齡漸長,這種競爭欲日漸減少,顯得與世無爭壹般,而也正是這樣的日子更讓我清楚地看到那些醜惡的欲望。原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種情況也是會在我的生活中上演的。那些表面友好,背地裏手段狠辣的小人;那些仗著人高馬大就欺強淩弱的懦夫;那些自以為有錢

有勢就高高在上的偽君子……這壹切自然並非我親眼所見,不然我會更憤世嫉俗些,但長時間的耳濡目染卻開始讓我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確實,往往我所看到的都是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因為我浮在表面,渾濁的水域讓壹切都看不清楚,於是那些遙遠的臉總是顯得很親切,因為沒有人知道那究竟是不是壹張面具,至於面具下面的嘴臉就更看不清了,而我也不想去探個究竟。浮在上面有浮在上面的好處,那些汙穢、醜陋、不堪入目的東西就可以眼不見為凈。雖然我知道這是種軟弱的行為,但是當我要觸及它們的時候我並不能像想象的那樣,大義凜然地撕毀來者的面具,我怕看到我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所以我只有逃,逃得越遠越好。

所以,當我看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時候,我無法不被這種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樂業的人們、快樂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那裏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都擁有享受自由與平等的權利,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與世無爭的平靜生活。這壹切竟讓如今的我深深向往。雖是虛構的世界,卻給了我無限的暢想空間,似乎那些沈於水底的黑暗社會只是我做的壹個惡夢,夢醒了,窗外依舊是生機盎然的大地美景。我再沒有任何奢望,只是請求:“主啊,讓我的夢快醒來吧。”

5. 求8年級下冊人教版《桃花源記》陶淵明,壹古文翻譯答案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打魚為生。(有壹次漁人)順著溪水劃行,忘記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壹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它的樹,花草遍地鮮艷美麗,落花繁多而紛亂。漁人對此感到非常詫異。(漁人)又向前劃去,想劃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源頭,便出現壹座山,山邊有個小洞,裏面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就跳下船,從洞口進入。起初洞口極其狹窄,僅容壹人通過。(漁人)又向前走了幾十步,由狹窄幽暗突然變得寬闊明亮了。有平坦寬廣的土地,壹排排整齊的房屋,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東西。田間小路互相通達,(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村落間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的服飾和外面的人全都壹樣,老人和小孩個個安閑快樂。

(桃花源的人)壹見漁人,就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裏兒來的。(漁人)細致詳盡地回答了他們,人們就把漁人請到自己家裏,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裏人聽說來了這麽壹個客人,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了,於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麽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這個漁人壹壹地給(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知道的事情,(他們)聽了都很感嘆驚訝。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裏,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款待他。(漁人)居住了幾天,告辭離開。這裏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裏的情況)不要對外界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壹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見太守,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高尚的名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沒有結果,不久生病死了。此後(再也)沒有探訪(桃花源)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