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並非僅僅局限於十八種兵器,而是古代多種武藝的概說。
十八般武藝的演變:
壹、明代後期萬歷年間,“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又有了新的表述:“壹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壹鞭、十二鐧、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二、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主要有四種說法:
1、指“刀、槍、劍、戟、鎲、棍、叉、耙、鞭、鐧、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與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為:代、抉、弓矢。
3、指“九長九短”。九長為槍、戟、棍、鉞、叉、鎲、鉤、槊、環;九短為刀、劍、拐、斧、鞭、鐧、錘、棒、杵。這種列法,遠射兵器的弓矢和防禦武器的牌或藤牌消失,也是近代練武者不善習弓矢,只教套路的反映。
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為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錘等18種兵器。這也是為今天大多數人所接受的壹種排列方法。
擴展資料:
部分武藝介紹:
1、槍是中國古代兵器之壹,是由利刃加棍棒組成的長柄刺擊兵器,外形與矛相似,柄長於刃,與短兵器械完全相反,綜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壹,“四大名器”之首,被稱為“百兵之王”。
槍長而鋒利尖銳,使用靈便,槍頭刃可刺可斬,可刺穿盔甲;槍桿抓住,可格擋兵器,也可棒打或投擲殺敵,威力比棍棒類鈍器強。武將可騎戰馬沖鋒刺敵,或下馬步戰。
2、白打,武器,十八般兵器之壹,赤手空拳的打鬥,意指拳頭。
白打雖即拳術,但亦非「赤手空拳」,乃系包羅足、膝、臀、肩、背、肘、掌、拳、指、頭在內,故有拳術家周身均是拳頭之說。因既其練就壹身功夫,則無處不可以當拳用也,即壹鼓大腹之勁,亦足頂人後退尋丈。
3、鉞,壹種古代的兵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壹些儀衛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
百度百科-十八般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