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說明,我並沒有親眼目睹過蠱術,我了解蠱術主要是通過古籍與祖父的遊方筆記。
這兩個資料來源會比壹些憑空來的壹些材料可信,對民間奇術的研究,需要客觀的態度,去掉不理性不客觀的,那麽剩下的部分就接近真相了。民間所說的養蠱或蠱術壹般會給不喜歡歷史的朋友留下兩類意思接近的印象。
印象壹為:壹種人工培植的用來害人的有生命意誌的毒物,鮑照在《苦熱行》中說“含殺射流影,吹蠱痛行暉。”
顧野王則說:“江南有養蠱的人,蠱的主人用它來殺人,把它放在人的飲食裏,人不能察覺。而且蠱如果離開了主人的控制,就會對無意間碰到它的人造成比較大的傷害。
李善對“吹蠱”的解釋為飛蠱。
印象二為:巫蠱,就是把巫和蠱放在壹起來說,巫蠱這兩個字放在壹起,就不是指蠱術了,而是對大多數民間害人巫術的總稱。
所以平時說的蠱術,就是第壹種印象中說的東西。
蠱這個字在古代還有其他數種含義,比如寄生蟲、飛蟲、誘惑、六十四卦之壹等。但這些含義都與蠱術無關。
首先我們先要明白,蠱術所用的蠱,必須是人工加工的產物,不能直接從自然界中取現成的用。
所以很多朋友認為蠱是寄生蟲,是個錯誤的認識。
前段時間,有位網友為了攻擊另壹位網友的形象,將壹幅寄生蟲的圖片謊成為蠱術中蠱的圖片發在百度某吧,造成不少網友對蠱術的誤解,實際蠱術所說的蠱與寄生蟲,不可能是同壹事物。
我們從古籍中可以知道,“蠱”字在古代有時也被用作形容寄生蟲,比如《說文》中就說:“蠱,腹中蟲也。”但這裏的蠱,僅僅是說“蠱”這個字眾多含義中的壹個,而非指蠱術。
因為對於寄生蟲,我國古代很早就有定論,在古人的認識中,蠱術之蠱與自然界的寄生蟲本是兩種事物。
我國比較全面的寄生蟲典籍產生於明朝,當時有壹本《金笥玄玄》流行於世,其作者已難以考證,但校正過它的梅顛道人周履靖卻是位名人,故此《金笥玄玄》壹書的內容也就有了相當大的保障。
《金笥玄玄》壹書中將寄生蟲進行了較完善的分類,其內容主要是:九蟲總目、老君去諸蟲方、初神去本丸、造雲芝英法、蘇仙內傳去三屍九蟲方、太清八瓊丹方、太上去三屍煉水靈砂秘訣、伏蟲圖、回蟲圖、寸白蟲圖、肉蟲圖、肺蟲圖、胃蟲圖、鬲蟲圖、赤蟲圖等。
此書雖然將寄生蟲的存在看作是比較神奇的事物,書中敘述的治療方式和藥方也很玄秘(比如西蜀道教徒去蟲的方法和初神去本丸的之作過程),但也很明確的說明了寄生蟲在初期和中期是可以治療的,且此書中用只談寄生蟲的方式,很明確的將蠱術與寄生蟲區分了開來。
道教徒因為註重養生強調身體健康,所以無論是對蠱術還是寄生蟲都有深厚的了解,藥王孫思邈就是道教徒中對蠱術與寄生蟲非常了解的壹位。
早在孫思邈的著作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寄生蟲與蠱術並非同類事物。孫思邈在其千金方中反復強調的“中蠱術者最好先尋蠱術的施術者”這壹理論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蠱術就是寄生蟲,縱然寄生蟲可以故意下在人的飲食中,也大可不必找什麽施術者再醫療。直接醫療不是更好些麽?
孫思邈是醫療工作者,他的著作出自實踐,對中蠱者的醫療過程是驗證治療蠱術需要找到施術者理論的最好驗證,經過驗證後的結果顯然說明孫思邈的理論是正確的。
前段時間有網友認為蠱是飛蟲的壹種,還有位網友自稱可以用蠱術給人治病。當筆者問到這位網友的醫療工具時,這位網友的回答是——蟲針。
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所以筆者當時就作出了這位網友是在和其他網友開玩笑的階段。
因為蠱術之蠱與蟲區別實在太大了。
今人說的蟲,大多指昆蟲類生物。實際蟲在古代所指的事物卻很多。蟲很多時候都泛指萬物。比如《大戴禮》中就有“介蟲精者曰龜。”的語句。
所以即使是在古代將蠱術之蠱稱作蟲的情況卻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只是用蟲來說明蠱的生物跡象,我們從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裏就可以看出。孫思邈將蟲類之毒分在了《千金方·蛇毒第二》,而對於蠱術之蠱孫思邈則單獨將它歸納在了《千金方·蠱毒第四》,先前提到的寄生蟲則在《千金方·九蟲第七》內自成壹章。
《千金方·蠱毒第四》內雖然也提及了蟲,但只有壹兩處,且這壹兩處蟲的含義,並不是指昆蟲,而是指蠱術之蠱在人身上變化後的形式。
所以說蠱術之蠱絕不會是昆蟲,而所謂用蠱術之蠱行醫,就顯得沒有實據了,稱蠱術之蠱為蟲針,則是基本概念的錯誤。
至於以蠱術之蠱行醫,則更是不可能的。
為什麽這樣說呢?
原因就在於蠱的起源。歷史上對蠱術之蠱進行過講解闡述的人很多,藥王孫思邈是其中講解的比較詳細的壹位。
孫思邈為山西耀縣孫家塬人士,孫思邈在幼年時就喜歡談論《莊》、《道》與諸子百家的話題,對佛教也頗有研究,之後其由道入醫,對醫學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鄉裏有患病者大多受過他的醫治而痊愈。
孫思邈好醫術已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程度,他耗盡家產也要研究藥理,故二十歲時已經精通了大多醫學典籍。
隋朝滅亡後,他正式入山修行,結識了當時的名僧道宣。
唐武德年間唐太宗召其入京,當時已經中年的孫思邈卻是少年模樣,唐太宗驚嘆不已,多次授於孫思邈官爵,而孫思邈皆壹壹拒絕。
唐高宗時再召入京,授官,又拒絕。後自稱患病而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