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傳董奉》雲: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載杏五株,輕者壹株。如此數年,提十萬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醫學典故常常困擾我們對文章的理解,醫書常有典故命名者,現將常見的典故收錄如下:
《神仙傳董奉》雲: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愈者,使載杏五株,輕者壹株。如此數年,提十萬余株,郁然成林。後世把杏林作為醫學或醫術之譽稱。杏苑與杏林同義,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張啟倬《杏林碎錦》,清代宋鈞衡《杏苑叢譚》等。
《神仙傳蘇仙公》雲,蘇仙公得道仙去時,謂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壹升,橘葉壹枚,可療壹人。翌年果疫疾,遠近求治者悉活。後遂以橘井為良藥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劉禹錫《閑坐憶樂天經詩問酒熟未》雲:案頭開縹帙,肘後檢青囊。唯有達生理,應無治老方。後遂將青囊喻醫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雜纂》、清代趙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雲:無傷也,是乃仁術。孟子所謂的仁,本於孔子愛人之說。後世遂以醫術比之仁術。《論語雍也》:知者樂,仁者壽。《漢書董仲舒傳》:堯舜行德則民仁壽。此故將仁壽比之醫術。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張潔的《仁術便覽》、清代孟葑的《仁壽鏡》。
折肱:喻指良醫。《左傳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為良醫。《楚辭九章》曰: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註:人九折臂,更歷方藥,乃成良醫,故吾於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語,為誠然也。《左傳》曰:三折肱為良醫。亦此意也。後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醫。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吳承昊《折肱漫錄》。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少時為人舍長,舍客長桑君常謹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年老,欲傳與公,公毋泄。扁鵲曰:敬諾。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壹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臟癥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後遂以上池、窺垣以喻醫術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馬時可的《上池雜說》,清代陳養晦的《傷寒五法》附《傷寒論》,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窺垣秘術》。
通過溫習以上的這些文言文,妳是否想起來了呢?內容壹定有所充實吧?好了,如果還沒有記住的,快來再和我們壹起來復習壹遍吧!爭取把這些古籍典故全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