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又作虛癆。正氣損傷所致的虛弱癥和具傳染性表現為虛弱證候的疾病(見《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前者稱為虛損,後者稱為勞瘵或傳屍勞(見《三因極壹病證方論》)。詳見虛損、勞瘵、傳屍勞條。
虛勞又稱虛損,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臟腑陰陽氣血嚴重虧損,久虛不復的多種慢性衰弱病證的總稱。西醫的許多慢性疾病過程出現各種虛損癥候、各種重病後期的惡液質狀態等,可參考本證辨證論治。
虛勞治療的診斷要點
病史中有生活失節,調攝不當等因素,或大病久病,產後或手術後失血過多等。 臨床癥狀可見面色無華、發白、黯黑,消瘦,氣短聲低,心悸,健忘,頭暈眼花,自汗盜汗,形寒肢冷或五心煩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遺精滑泄,月經不調或停閉等。 可見多個臟腑氣血陰陽虛損,呈慢性、難復性、進行性的演變過程。
虛勞治療的辨證分析
虛勞多因稟賦薄弱,或煩勞過度,損及五臟,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大病久病,失於調理所致。以上各種病因,或是因虛致病,因病成勞,或是以病致虛,久虛不復成勞,常是多種疾病誤治失治和病後失於調理的轉歸,原發性者很少。其病理性質,主要為氣、血、陰、陽的虧耗。其病損部位,主要在於五臟,但以脾、腎為主要環節。
臨床辨證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候為目。壹般說來,病情單純者,病變比較局限,容易辨清其氣、血、陰、陽虧虛的屬性和病及臟腑的所在。但由於氣血同源,陰陽互根,五臟相關,所以各種原因所致的虛損往往互相影響,由壹虛而漸致多虛,由壹臟而累及他臟,使病情趨於復雜和嚴重,辨證時應加註意。
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補益。在進行補益的同時,壹是必須根據病理屬性的不同,分別采取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的治療方藥;二是要密切結合五臟病位的不同而選用方藥,以增強治療的針對性。此外,由於脾為後之本,腎為先之本,故應十分重視調整脾腎。
虛勞治療的辨證論治
氣虛虛勞證見 面色萎黃,氣短懶言,語聲低微,體倦乏力,動則汗出,易感冒,腹脹,納差,便溏。舌質淡胖苔薄白,脈虛大無力。
治法 補氣。
方藥
1.主方補中益氣湯(李杲《脾胃論》)加減
處方:黃芪、黨參各30克,白術、當歸各12克,陳皮、升麻各9克,柴胡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若心氣虛者,加麥冬、黃精各15克,五味子6克。腎氣虛者,加杜仲、續斷、山茱萸各15克。
2.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人參蜂王漿每次10毫升,每日2次。
血虛虛勞 證見 面色唇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心慌,形體消瘦,肌膚粗糙,月經量少或閉經。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 養血。
方藥
1.主方歸脾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黃芪、黨參各30克,當歸、白術、茯苓各12克,龍眼肉、酸棗仁、熟地黃、白芍各15克,川芎6克,大棗5枚。水煎服。
2.中成藥
(1)當歸補血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十全大補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陰虛虛勞 證見 兩顴潮紅,唇紅口幹,午後低熱,手足煩熱,失眠遺精,盜汗。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 滋陰。
方藥
1.主方左歸丸(張介賓《景嶽全書》)加減
處方:熟地黃20克,枸杞子、麥冬、山藥各15克,龜板膠20克,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各12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河車大造丸,每日2次。
陽虛虛勞證見 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自汗,喜臥懶動,口淡吐清涎。舌質淡胖嫩,苔白潤,脈沈細。
治法 補陽。
方藥
1.主方:右歸丸(張介賓《景嶽全書》)加減
處方:熟附子12克,肉桂6克,杜仲、山茱萸、菟絲子、熟地黃、山藥、枸杞子、當歸、巴戟天、黃芪各15克,鹿角膠12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濟生腎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
(2)鹿茸註射液每次2毫升,肌肉註射,每日1次或隔日1次。
虛勞治療的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
(1)鱉魚骨髓湯:鱉魚1只(去內臟),豬脊髓150克,生姜3片,加水***煲至爛熟,加鹽調味服食。適用於陰虛虛勞。
(2)人參燉烏雞:人參12~15克,烏雞肉250克(去皮骨),生姜3片,放入燉盅內並加清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鹽調味服食。適用於氣虛虛勞。
(3)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30克,羊肉250克,生姜15克,加適量水煮至羊肉爛熟為止,加鹽調味吃肉飲湯。適用於血虛虛勞。
(4)熟附生姜炆狗肉:熟附子15~20克,狗肉500-l 000克(切塊),生姜15克,蒜頭適量。先用蒜頭、生姜、花生油起鑊,再加水及熟附子,煮2小時至狗肉爛熟,調味分多餐服食。適用於陽虛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