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世紀初,來自阿拉伯和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在與蘇祿當地商人進行貿易的同時,將伊斯蘭教傳入蘇祿群島的商埠。之後,在伊斯蘭教老師克利馬爾·馬哈茂德的影響下,當地壹些王公貴族和商人開始信仰伊斯蘭教。
大約公元1450年,在當地穆斯林貴族和商人的支持下,蘇祿蘇丹國正式建立。蘇祿蘇丹國建國後,信奉遜尼派教義,實行政教合壹的伊斯蘭政治制度。
蘇祿王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的史籍中,其名稱在元代古籍《大德南海誌》(1304)中有記載,其地理位置和主要產品在元代著名學者王大元所著《石馬誌魯國》(1349)中有詳細記載。
明朝永樂年間(1417),蘇祿三王率領340名家眷和隨從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受到明朝永樂皇帝的熱情接待。在返回得克薩斯州的途中,東巴度國王格巴達拉病死了。明成祖派禮部大夫到德州安葬東王為諸侯,還贈他壹本《丁公》,並親筆題字(蘇祿東王墓)。東王死後,他的長子回國繼位,公主和另外兩個兒子留在德州守墓安身。他們的後代在清朝獲得中國國籍,取名安、文。據說東王的後代至今已經傳了21代。後來由於歷史上幾次大的自然災害,很多東王的後代都離開了德州,分布在很多地方。現在,東王的後代早已融入中國。1987年,中菲合拍的電影《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首映,再現了這個故事。
公元1915年,美國在菲律賓莫羅省的總督與蘇祿蘇丹基朗二世簽訂協議,後者放棄在蘇祿的世俗統治權,只保留宗教領袖的職位。從此,蘇祿成為菲律賓的壹部分,蘇祿王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