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山海經裏的昆侖山到底在哪

古代山海經裏的昆侖山到底在哪

《山海經》是中國神怪的開山之作,是上古神怪異獸百科大全書。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應有盡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瑞獸也多來自《山海經》,它們承載著原始先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希冀和向往。

《山海經》最早是由西漢時期劉向、劉歆父子整理,他們認為這本書最早出現在堯舜禹時期,禹把天下劃分為九州,然後根據土地制定等級制度,伯益等人將物種劃分類別,因此著成《山海經》,這是目前已知有關山海經最早的文字記載。

所以大家目前認為禹跟伯益是《山海經》的作者。大部分學者認為《山海經》是春秋時期的著作,從裏面包含的內容來看,很有可能是壹群人合力著作,並非壹人所著!如果非要刨根為底,究竟是誰寫的,以目前資料來看實在無法確認。

《山海經》中最標誌性的記載,就是我們熟知的昆侖山。現代人所知道的昆侖山,位於新疆與青海的交界處,並有“萬山之祖”以及“龍脈之祖”的美譽。昆侖山海拔4300米,如此高的海拔,也讓該山全年積雪,成為了獨樹壹幟的奇景。

可是《山海經》中關於昆侖的記載卻有些奇怪,《山海經》有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書中所記載的昆侖之虛,被定義為帝之下都,也就是天帝都城之下的山峰。這座昆侖山似乎又高又大,並且在周圍還有特殊的裝飾及附屬物。可是相互比較來看,如今的昆侖山似乎並不具備這些特點,甚至與書中記載有很大出入。

昆侖山在我國神話中地位非常高,自古就有很多稱呼,比如“龍脈”“祖龍”“龍山”等等別稱。神話故事中記載西王母就居住在昆侖山,而昆侖山又連接天庭與人界,是兩者必經之地。

那《山海經》中昆侖山究竟在哪?有學者認為昆侖山有可能就是非洲的乞力馬紮羅山,也有學者認為就是現在的祁連山,到底在哪裏至今仍有待研究!

可以說,《山海經》中壹段有關昆侖山的離奇記載,壹旦被確認,許多文明問題將迎刃而解。

《山海經》所記載的昆侖,究竟是不是我們現代所熟知的昆侖山?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如今又有很多學者都對這句話進行了研究,認為《山海經》中的昆侖,可能並不在中國,而是在埃及地區。在《山海經·海內西經》中還有如下記載,曰:“面有九井,以玉為欄,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這些都是埃及金字塔附近的陳設,“九井”就是金字塔之前的巨大空洞,“玉欄”則是專門為法老設置的儀仗,而所謂的“開明獸”,便是我們所熟知的獅身人面像。

要知道在古代埃及,人們最為崇拜的就是太陽神,而“昆”字則是太陽下跪拜的人們,除此之外,還有“侖”字還像什麽?是不是像壹個三角下跪拜的壹個人?不妨我們腦補壹下。

壹個是對太陽的崇拜,壹個對好似大山的崇拜,加起來是不是很形象地將代表埃及文明的神和建築還表現了出來,我們再從《山海經》當中找尋壹些細碎答案。

《山海經.海內北經》有載:帝堯臺、帝嚳臺、帝丹朱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昆侖東北。而這些統稱為眾帝之臺,若這帝臺指的是金字塔呢?畢竟如此多的金字塔群,唯有埃及才有,而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在胡夫金字塔各個方向都有著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約有100多個,我們可以設想壹下,若所謂的“昆侖”是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的話,那麽眾帝之臺是不是更加形象了幾分?胡夫就是黃帝的話,那就真的有意思了。

到最後,我們可以不可以設想這麽壹個故事,話說五千年前,天下壹家,昆侖山作為萬山之祖,是文明的發源地,這地方,正是非洲大陸。五千年前,三皇五帝定居在埃及,也就是當時的帝都,中國夏皇朝或者說更早的唐虞朝諸多事情都是發生在非洲大陸。再後來由於權力的爭鬥,其中炎黃王侯的分支來到了中國定居,才有了華夏文明。

對於這種解釋,筆者不敢對其做太多的評論,不過對於《山海經》而言,昆侖的真相的確是破解全書的奧秘所在。換句話說,如果真的能夠破解出昆侖的秘密,就能以此為起點,在順藤摸瓜之下發現更多關於書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