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汲古閣的樂府詩集

汲古閣的樂府詩集

汲扆本

汲扆本是從清代到1955 年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傅宋本之前最為通行、最有影響的壹個版本。它直接影響了摛藻堂四庫薈要本、四庫全書本、崇文書局本、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本的誕生。可以說它在《樂府詩集》諸版本中的地位僅次於傅宋本。汲扆本的版式與汲晉本和汲本稍有區別,即全書中大多數的卷末有“東吳毛晉訂正 男扆再訂”字樣。這是判定汲扆本的最為明顯的版式特征。汲扆本傳世甚多,全國各大圖書均有,著錄為普通古籍。

述評

汲扆本是在汲本的基礎上產生的,也就是說,毛扆認為汲本不夠令人滿意,所以才會有再壹次的校訂。總體上來說,通過毛扆的這壹次校訂,產生了汲古閣本《樂府詩集》中最完美的壹本,它在內容上相當接近傅宋本。它訂正了絕大多數的汲本遺留的、汲晉本刊刻時產生的脫漏、訛誤臆改之處,它對汲祖本(元本、王毛校)由於“先天缺陷”(汲祖本的底本是壹個後期重印的無補版的明修本,漫漶斷板較為嚴重;對校的絳雲樓宋本是壹個後期產生的、訛誤甚多的本子)所產生的訛誤進行了大膽的校改。當然,這種校改的主要依據是“他書”,因為毛扆沒有看到過傅宋本,他之所以能夠使汲扆本達到與傅宋本基本接近的程度,主要是依靠了他校。

缺陷

可以說,汲扆本的產生,使得汲祖本、汲晉本的絕大多數的錯訛得到訂正,但仍難免有所掛漏;不僅如此,汲扆本在訂誤的同時自身亦產生了壹些訛誤。

評價

汲扆本是汲古閣本《樂府詩集》最後的壹本,也是內容上最為完善的壹本,它代表了汲古閣整理《樂府詩集》的最高水平。它的出現,是以明末清初常熟文人校勘《樂府詩集》活動為基礎的。尤其是陸貽典,他廣列諸校--馮校、趙校、錢校、王毛校、欽校,為毛扆校書提供了可資參校的豐富的材料。汲古閣豐富的藏書,又為毛扆提供了他校的材料。在校本、他書齊備的條件下,汲扆本以求得事實之真為主要目的,從而克服了明修本和絳宋本帶來的先天缺陷,成為清代及近現代壹個遠勝於元本的通行善本。

詩集

汲古閣整理刊刻《樂府詩集》,經過兩代人四次校改,最終誕生了校對精良、堪稱善本的汲扆本。從汲祖本到汲扆本,這期間經歷了壹個較為曲折的校改過程。從汲祖本到汲晉本,錯訛不斷累加。首先是因為汲祖本使用了後期重印的明修本和後期產生的、訛誤甚多的絳宋本,造成底本上的先天缺陷;然後是汲晉本刊刻時又增添了不可勝數的脫漏、訛誤和臆改。汲本和汲扆本所做的努力就是校改汲祖本和汲晉本的錯訛。相比之下,改正汲晉本的錯誤相對比較容易,壹般只需較為嚴格地遵照底本,但要改正汲祖本的錯誤,則非得據他書校改不可。

事業

據陶湘統計,汲古閣刻書約有六百種有零。其中以刊刻十三經、十七史用力最勤,亦最為著稱。《樂府詩集》這部書在汲古閣刻書中的地位,必不及十三經十七史,但亦不是末流,應是處於壹種中間地位。這壹方面表現在毛晉對《樂府詩集》這部書評價頗高,另壹方面表現在刊印過程中由草率轉為精細。第壹,毛晉的評價。毛晉跋從樂部諸書的分類說起的:“樂蓋六藝之壹也,樂部諸書,孟堅著諸經籍之首,貴與列諸經解之後,陳氏直廁諸子錄雜藝之間,愈趨而愈微眇。”這說明毛晉傾向於將《樂府詩集》定位為樂書。《樂府詩集》的特殊性在於它兼具樂書與詩總集的雙重特性,所以從宋代開始,它就既被著錄在經部樂類又被著錄在集部總集類。這兩種不同的著錄代表著不同的評價,在正統的眼光中,經部樂類的地位要遠比集部總集類高。毛晉不僅將之視作經部樂類之書,且將之拔高至與經部詩類同等的地位上,如毛跋所言“太原郭茂倩集樂府詩壹百卷,采陶唐迄李唐歌謠辭曲,略無遺軼,可謂抗行周雅、長揖楚詞,當與三百篇並垂不朽。”在此我們不對毛晉這種評價作是非判斷,我們關註的是毛晉的這種評價對刻書的影響。錢謙益《隱湖毛君墓誌銘》稱毛晉的刻書標準是以經史為源本:“故於經史全書,勘讎流布,務使學者窮其源流,審其津涉。其它訪佚典,搜秘文,皆用以裨補其正學。”毛晉將之作為經部書來刊刻,汲古閣刻書又以經史為重,這都說明毛晉對於刊刻《樂府詩集》是頗為重視的。第二,刊刻過程是壹個由草率到精細的過程。毛晉校刻《樂府詩集》在 1639 年,適逢明清易代之際,政局突變,汲古閣出版事業頗受影響。王鹹在校書過程中受到時局動蕩的影響,如卷三十三題識“己卯四月廿六日閱完此本。憶早春,客有自西北來者,言流寇縱橫,然所過或有全者,獨官軍壹到,雖雞犬亦無 □ 類矣,聞之蹙於傷心。茲讀戎昱《苦哉行》,”前年狂胡來,懼死翻生全。今秋官軍至,豈意遭戈鋋。“乃知振古如斯也,可勝嘆哉!與公。”卷五十九又題“己卯七月十四閱竟。聞良招危焉,心曲盡亂,疑有漏處。”不僅如此,初版的整個校刻出版過程都比較倉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