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幾乎每句都有“兮”字,《詩經》中偶爾也用“兮”字,但它們不僅在量上有分別,在性質上也完全不同。
《詩經》裏的“兮”字分三種。
第壹種表情成分最重,如《鄭風·萚兮》
萚兮萚兮
風其吹汝
叔兮伯兮
倡予和女
第二種表情稍輕,約等於“也”,如《鄘風·君子偕老》
之子之清揚
揚且之顏也
展如之人兮
邦之媛也
第三種表情最輕,用得最普通,如《齊風·還》
子之還兮
遭我乎峱之間兮
並驅從兩肩兮
揖我謂我儇兮
以上三種“兮”又可歸為壹類——表情,可是“兮”在《楚辭》裏完全離開了表情的作用。例如: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為何句子上半有兮而下半沒有呢?《楚辭》裏的句法本來十九是上下對稱的,即上下感情相等。若句子上半用兮,下半則應由同樣的表情。可見,這裏的兮並非表情。它之用於句子上半,頗近於《詩經》裏表情較重的壹二種形式,可是它卻相反的沒有表情作用。
所以,《楚辭》中的“兮”字乃是壹個純粹句讀上的作用,它的目的只在讓句子在自身的中央得壹個較長的休息時間。當它遇到需要表情字的時候,就再用其他的語吻字,例如:
忳鬰邑余詫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從這裏可以說明,《楚辭》是壹個最特殊的字,既不含字義,又非語吻字。它似乎只是壹個音符,最有力量構地成詩的節奏。
(看書總結,壹字字打出來的~~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