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中國應該可以有許許多多“太原(大原)”,而且它們不是指城池,而是指廣闊的平地。但在古籍上,由於這個名字的重要性,它並沒有被濫用。
《詩經·小雅·六月》描寫了周王朝與玁狁族的鬥爭,其中有兩節描寫了雙方的侵略和反侵略:
玁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織文鳥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啟行。
戎車既安,如輊如軒。四牡既佶,既佶且閑。 薄伐玁狁,至於大原。 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這裏有壹系列周朝的地名:焦獲,焦獲澤,古代有名的沼澤,主要由涇水匯聚;鎬,周朝天子首都;方,應該是周圍的護衛方國,當時鎬京附近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姬姓方國(城);涇陽,涇水北部。
還有壹個熟悉的名字:大原,也就是太原。在古代,太、大在某種宏大表述中,總是可以互換的。“薄伐玁狁,至於大原”的意思,就是追擊玁狁,到了太原。玁狁(xiǎn yǔn),又稱“?狁”、“獫狁”、“葷允”、“葷粥”、“獯(熏)鬻”、“薰育”、“嚴允”等,都是當時對壹個遊牧部落的音譯名稱。
那麽周朝的軍隊究竟追打玁狁到哪兒呢?我們先來看《春秋》記載的另壹場更早的戰爭。
《春秋·昭公元年》經書記載:“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對此經語,春秋三傳分別作了詮釋。
《春秋左氏傳》說:“晉中行穆子敗無終及群狄於大原。”
《春秋谷梁傳》說:“中國曰大原,夷狄曰大鹵。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春秋公羊傳》說:“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原。此大鹵也,曷為謂之大原?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原’者何?上平曰原,下平曰隰。”
在三個詮釋中,都明確地指出,“大鹵”就是“大原”,大鹵是夷狄的稱呼,大原(太原)是我們自己的稱呼。那麽遊牧部落為什麽要稱它為“大鹵”呢?因為這裏有他們非常想要的壹樣東西:鹽。《廣韻》:“鹵,鹽澤也。”我們知道,運城的鹽湖,是中國從炎黃時代壹直到唐朝,最主要的產鹽基地。而對中原人來說,運城盆地和臨汾盆地,還是當時僅次於關中盆地的最重要農耕之地。
但這裏僅僅是運城盆地,無關臨汾盆地啊。《尚書·禹貢》:“既修太原,至於嶽陽。”這裏記載的是大禹整治洪水後土地的情況:修治太原壹直到嶽陽。古籍中的嶽,就是山西中部的太嶽山,也稱霍太山、霍山。嶽陽,就是太嶽山的南面。事實上,大禹族當時主要的居住地,就是在運城、臨汾這個“大原”。
“太原”這個詞語,還和壹個從井田制過渡到人頭稅的歷史事件有關。《國語·周語》說:“宣王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意思是說,周宣王在攻打江漢壹帶時,幾乎全軍覆沒,就“料民於太原”。這裏的“料民”和“太原”,歷史上解釋不壹,比如有人說這個太原就是壹個大平地,讓老百姓們聚在壹起挑選士兵。這顯然是對兩個詞語的完全誤讀。這裏的料民,應該是對包括奴隸在內的人口進行稅收。而太原,就是指周宣王權力範圍內的運城、臨汾壹帶(參考甸服這壹古代政治概念)。
而本文開頭的《詩經·小雅·六月》裏“ 薄伐玁狁,至於大原” 的那位天子,也就是想“ 料民於太原 ”的周宣王本人。同壹個帝王所涉的兩次太原,不應該有所不同吧。
那麽為什麽後來又把太原叫太原呢?原因就是古代人喜歡在搬家的時候,把地名也壹並帶走。太原也罷,唐也罷,晉也罷,都是從運城、臨汾壹帶,由晉人帶到今日的太原去的。
參考《晉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