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征俄羅斯之戰役
既滅花刺子模,並分封諸子,旋興師伐,滅之。太祖廿二年(公元1227年)> > 8月18日成吉思汗駕崩六盤山。繼位後,假道連宋伐金。金亡。窩闊臺遂發動遠征,拔都西征即其遠征之壹。> > 拔都西征,史稱蒙古人第二次西征,本戰爭分為兩大段落:第壹階段為征俄羅斯之役,凡五年,起自窩闊臺八年(公元1236年),上於十二年(公元1240年)。第二階段為征匈牙利之役,起自窩闊臺十二年,至窩闊臺死後壹年,凡二年。> > (按術赤封地,在鹹海西南之花刺子模及其附近地區,術赤汗薨,長子鄂爾達以才不如弟,禪讓拔都承嗣汗業。)> > 壹、戰前壹般情勢及戰爭導因> >西夏之亡:成吉思汗於成吉思汗廿年(公元1225年)西征花刺子模後,東返和林,乃以征服疆土,分封四子。翌年春復親率大軍再伐西夏,大敗西夏軍於賀蘭 山,冬陷興靈二州(今寧夏銀川市及靈武縣)滅之。此次作戰期間,成吉思汗曾因冬間錯於阿兒不合之地,墜馬受傷。後復扶病作戰,旋遂病沒於六盤山(丁謙氏元 秘史考證,謂成吉思汗崩於庫倫東方之納領,哈柳圖二河相會處之行宮),時為成吉思汗廿二年(公元1227年)8月18日也,享年七十三歲。臨終遺囑以未能 滅金為憾,並指示伐金機宜,須假道於宋,從關西進兵,然後南北會師,以取大梁。> > 窩闊臺連宋滅金:成吉思汗死後,暫由拖雷監國,明年召 開庫裏爾臺大會,諸王公鹹至,遵遺囑***奉窩闊臺為大汗,是為蒙古太宗。太宗即位後,即召集將士,***議伐金。是時金朝僅保有河南開封洛陽及其以南等地,蒙古 為伐金,曾作壹偉大進兵計劃,太宗統領大軍由潼關進兵,命其弟拖雷率騎兵三萬迂回豫西南,經過宋境,北上與窩闊臺會師,金兵大敗於三山,汴京經速不臺攻 下(太宗五年公元1233年年),金主逃往蔡州,旋被蒙宋合圍,金主自縊死,金途滅。(太宗六年)蒙古與宋人***分河南之地,以陳蔡為界,各自撤兵。> > 花刺子模王朝之滅絕:初花刺子摸王阿拉丁既歿,其於劄勒哀丁嗣位,旋為成吉思汗大敗於印度河畔,只身走亡印度。而阿拉丁之第三子吉亞代丁,俟蒙古軍東還,出耕合余眾;遂復據有伊拉克,呼拉商,馬三德蘭三部。旋劄勒哀丁亦自印度還,而奪據吉亞代丁之地。> > 太宗三年劄勒哀丁被殺,吉亞代丁亦為其部將所縊死。至是蒙古統將綽兒馬汗已征服波斯全境,花刺子模王朝子孫,亦悉絕滅。> > 布裏阿耳之地:布裏阿耳在裏海北,烏拉山西,當伏爾加河東、卡馬河濱。都城曰布裏阿耳:離喀山城三百五十華裏,按拔都西征,先駐節於布裏阿耳,城於此役中被毀。> > 奇蔔察克叛附無常:奇蔔察克,亦譯作欽察。其主矛在頓河入黑海之口。初於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冬,為者別、速不合二將所征服,兵去復叛。有八赤蠻部,抗命拒敵,形同流寇。久苦蒙古軍。> > 俄羅斯諸王內哄:初俄羅斯(斡羅思)聯軍,為者別、速不臺二將大敗於阿勒吉河。當時俄國雖喪師於外,然境內則鈹兵未甚。至是已十四載,俄羅斯侯王惟事內爭,不復慮及外患。> > 其人縱極勇猛,然專意自相攻伐,殊少團結對外之意識,故對於整體國防,顯然疏於防範。> > 伏爾加河下遊諸國:毛而杜因與波而塔斯諸部落(洪承鈞認為均系芬蘭壹類人),聚族於伏爾加河下遊建國,而毛而杜因曾被斡羅思侵擾,故與之有嫌怨。> >戰爭之導因:初窩闊臺令拖雷親王率軍假道於宋伐金,至太宗六年(公元1243年),金亥宗死於蔡州,金亡,窩闊臺還自中國,次年大會諸王百僚於和林,宴 樂閱1月,散賜其即皇帝位以來所獲之財貨。已而決定:遵守成吉思汗遺敦,開拓疆土,遣派數路大軍,遠征諸國,壹軍侵宋,壹軍征討高麗,窩闊臺則欲自率軍征 平裏海、黑海之地。當時親王數人諫曰:> > “不可,既登帝泣,不應服戰征之勞。否則安用話王諸將為?”由是窩闊臺乃命拔都為統帥,率長子軍西征。(多桑蒙古史二卷二章)> > 三、作戰經過> >壹、蒙古西征軍之集中:太宗八年(公元1236)春,蒙古西征人馬,集結完畢。諸王各自其地。率領所部新軍逕向拔都統帥部報到。(按術赤分封西北,建矛 何地,雖無可征,然彼時俄羅斯、奇蔔察克全境未定,且術赤於攻略氈的後,屯兵養吉幹,是則拔都統帥部似在裏海之東吉爾吉斯草原壹帶)。待大軍推進後,拔都 之鄂爾多始進展至布裏阿耳,嗣後再建金帳於撒來,是年夏。大軍自拔都封地,向集結西進。其行軍部署,概為分進並列態勢:> > (壹)右縱隊(行軍序列同)> > 第壹梯團:拔都軍——以速不臺指揮鄂爾達部為戰略前衛。(按不裏軍暨闊列堅,在何縱隊,雖無可徵;然拔都為統帥,自應位於主力縱隊。故應以右縱隊為主力縱隊。而不裏軍為右縱隊之第二梯團。闊列堅亦應在右縱隊為是)。> > (二)左縱隊:(兩縱隊雖以並列態勢前進,但縱隊稍向後梯次)> > 第壹梯團:蒙哥軍,以不者克所部為戰略前衛。> > 第二梯團:貴由軍,在第壹次梯團後續進。> > 是年秋,右縱隊之鄂爾達軍,先抵布裏阿耳境上之伏爾加河畔,完成集結之警戒與掩護配備,已而諸王軍馬相繼而至。西征軍遂全隊集中於伏爾加河的東部。> > 二、拔都之作戰指導:西征軍既疑中於伏爾加河下流草原地帶,統帥拔都於其麾下招集首次作戰會議,研討其作戰指導諸要點。> > (壹)敵情分折:> > ①西征軍感受兩大威脅,布裏阿耳在右,奇蔔察克在左,而波而塔斯,毛而因等小部則錯介於俄羅斯與集中地帶之間。> > ②敵方諸部落,彼此構怨,相互傾軋,不相和睦。> > ③敵方作戰準備,在時間上頗為充分;但在裝備配置訓練諸方面,則欠周密積極。> > ④敵方戰鬥技術,側重劍擊。> > 二本軍方面:> > ①新征之兵,在精神上、在紀律上以及戰鬥技能等,均需要短期的訓練。> > ②集中地帶草原豐富,對遠程跋涉疲勞之馬畜,正適宜於畜牧休養。> > ③對敵情地形,仍須偵察搜索。> > ④作戰時間,可自由選擇,把握主動。> > (三)達成任務方案之分析。> > 任務既確定為征討奇蔔察克及俄羅斯諸地。其達成任務之方案,就可能性說,概分如下:> > ①同時壹並進擊俄羅斯及奇蔔察克,暫置布裏阿耳於不顧。> > ②先以全力取布裏阿耳,然後以左旋回席卷毀羅斯及奇蔔察克。> > ③先各以壹部分取布裏阿耳煙奮蔔察克,然後全力進擊俄羅斯。> > (四)擦都對當時狀況之判斷,采取如下之決心。> > 西征軍應先以壹部攤除翼側之障礙,然後並力擊破俄羅斯。> >三、掃蕩布裏阿耳及奇蔔察克:拔都依議定之策略,於太宗八年冬,遣速不臺壹支有力部隊,進擊布裏阿耳。於是速不合率軍先進取布裏阿耳,旺其都城布裏阿 耳,此部諸酋迎戰不勝,乃納款請降,當拔都之受命也,窩闊臺訊之曰“聞奇蔔察克別部酋八赤蠻者,有膽勇,速不臺可以勝之”。明年春夏之間,蒙哥軍進擊奇蔔 察克,滅其壹部份部眾。其別壹部西徒,余聚歸降蒙古。而八赤蠻所部,形同流寇,抗命拒敵,待蒙古大軍至。敗匿於伏爾加河深林中,1日數遷,以避跡。蒙哥 令眾軍合圍其林。擒之。八赤蠻為不者克手刃而死。(元史卷百二十壹速不臺傳)> > 奇蔔察克東北部,伏爾加河沿岸諸部族,若波而塔斯,若毛而杜因等小落部。皆震懾款服。> > 裏海以北威定。(按此段作戰目的,首在清除大軍兩翼之阻力,使爾後主力作戰有利。故遠不臺及蒙哥兩軍,均作有限目漂之攻擊作戰)。> > 四、物拉的迷兒之攻圍:西征軍既領有裏海及高加索山以北諸地。右翼布裏阿耳之威脅亦已排除,於是拔都統帥再召開會議:議定全軍征討戰羅斯。太宗九年(公元1247年,12月),蒙古軍因毛而杜因向導之便,自東南進入俄境,於是首先進追物拉的米兒王國之邊陲。> >當蒙古軍之進擊俄羅斯也,俄國諸王曰幼裏、日羅曼,分守勒也贊、克羅姆納二城。二蚊位於物拉的米兒公國東南,與布裏阿耳及奇蔔察克相界。蒙古軍壓境,二 城首當其沖。幼裏、羅曼鑒於蒙古軍兇猛,乞援於物拉的米兒***主攸利大王第二、攸利大王以須兵守境,未能派援軍至。蒙古軍既進,先迫勒也贊城。令出民賦十分 之壹為歲貢,諸王子十人以壹人入質。> > 幼裏不從。蒙古軍遂圍城,乃築長圍絕俄軍出路,力攻五晝夜至6日破城,蒙古軍擲火罐冒煙呼噪入城。幼裏閫門殉難。城亦被焚。(按城破之日,華爾甫作公元1237年年12月27日,俄史作21日)。> >當勒也贊之被攻也,攸利大王遺子勿賽夫洛托率眾來援,兵至中道,勒也贊已破,乃改援克羅姆納城。蒙古軍既下勒也贊,續迫克羅姆納,與勿賽夫洛托軍戰於城 下。羅曼陣歿。勿賽夫洛托敗歸物拉的米兒,未幾克羅姆納城與其南之勒樂斯城亦相繼下,是役因蒙古親王闊列堅受傷而碩,故屠城甚慘。> > 蒙古軍自此而北,進追莫斯科城,城雖建百年。守具未備。蒙古軍長趨直入,攻5日拔之。> > 獲攸利大王之孫(或作子)物拉的米兒。> > 蒙古軍乃繼續東趨物拉的米兒都城,攸利大王求援諸藩。令其於勿賽夫洛托,木思提斯拉夫守國都,而自引兵壯駐錫第河。以待諸藩王之援兵。未幾兄康士坦丁之二子遏羅思托王瓦裏西,雅洛斯洛弗哀王扶賽服洛特務以師來會。其弟諾夫果羅特王及匹爾斯拉夫哀王,以道遠未派援兵。> > 太宗九年(公元1238年)冬(或作十年春2月2日),蒙古大軍薄物拉的米兒,拔都與諸王將輕騎繞城壹匝,相其形勢。已而率兵壹隊至正門外,似問守陴者:“攸利大王伺在?”> >不答。註矢下射,諸王各發壹矢,射鐘樓十字架以報。旋出攸利孫物拉的米兒以招降。守城者不從,乃殺之。於是拔都分軍先下其北方數城,途合圍物拉的米兒 城。力攻之。俄諸王妃主。見城將破。盡逃避教堂中。2月八日(或作14日)。蒙古軍破城而入:縱兵殺掠,攸利二子皆戰死,嬪禦官紳同殉。> >五、掃藩北俄:蒙古軍於攻下物拉的米兒都城後,乃分數軍,於2月聞,連下莫斯科外圍十二城。攸利大王在錫第河聞知物拉的米兒城陷落,及眷屬盡死之情報, 大慟;即謀北竄。而北方之路已為蒙古軍所斷絕。既而蒙古軍至,壹戰大破之,牧利戰死瓦裏西。蒙古軍乃北趣諾夫果羅特。此城與物技的米兒、斯摩棱斯克兩國為 鄰,北抵白海及波爾米亞、與亞洲及波羅的海通貿易,故在北方最為強盛。俄羅撕始立國時曾建都於此。然蒙古軍進至臣離拔百數十裏時,因春暖雪濱,道路泥濘, 不能前進,乃復退去。故是城歸服,反在最後。> > 六、屠郭爾在斯科:蒙古軍北進既阻於泥水。乃退轉而趨西南,擇水草甘美之地,休軍屯牧。以壹軍攻郭爾在斯科,其王瓦夕裏據城堅守。蒙古軍死亡凡四千眾,且殞其三王。拔都大怒,令哈丹、不裏往勸攻。閱兩月始克之。遂屠其城,血流感渠,獲瓦夕裏,掩於血渠中淹斃之。> >七、牧平俄羅斯東南睹部族:蒙古軍氈向伏爾加河、頓河下流東南進。秋,敗奇蔔察克,其部酋庫灘西北遁,率帳四萬逃往匈牙利,余眾不及逃者,皆降附充軍 役。時屆寒冬,大川封凍,拔都分軍,遣萬戶數人北徇物拉的米兒近境,東涉伏爾加河,略布裏阿耳以北,直至烏拉山西北麓。同時命昔玨及不者克、不裏掃蕩奇蔔 察克近黑海之蔑裏姆部。是年11月,貴由、蒙哥與不裏、哈丹圍攻阿速部蔑卻思城。明年(太宗十壹年公元1239年)正月拔之。> > 並取其旁近諸部落,阿速等韶悉平。> >八、路定南俄:拔都於掃蕩俄羅斯東部俊,避暑休兵:已而乃謀南俄。基輔為南俄之大都會,先是全國奉為首都,爾後大勢北移,雖兩都並建,而以物技的米兒為 上邦。基輔位於聶伯河之中流西舉,利用聶伯河及黑海與東羅馬通貿易,商貨四集,故甚富庶,緣故利大王既戰歿,基輔王雅洛斯拉夫往援不及,乘蒙古兵退,遂人 物拉的米兒,嗣其兄位。而扯耳尼哥王米海勒亦乘雅洛斯拉夫北行,而據基輔。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拔都軍至匹爾斯拉夫哀城。降之。繼攻扯耳尼哥城, 守城者以沸湯澆攻坡人,蒙古軍多被傷。年少諸王,壹人戰死。然蒙古軍終克之。復東北掠棚婁矛城,棗至於頓河,以絕基輔之旁按。拔都軍遂追基輔,圍攻之前, 使蒙哥率師往偵其形勢,而聶伯河河防甚嚴,且未冰凍,故不得波。蒙哥駐師河東,立馬於扯耳尼哥巖岸,遙望基輔,崇雪白,城內敵堂三十區,金塔摩空。艷其壯 麗,思瓦全之。乃遣人諭降,使者被殺,守城主將米海勒懼禍,棄城出亡,由匈矛利轉走波蘭。斯摩旋斯寬王羅斯的斯拉夫,有膽勇,入守基輔。旋為加裏西亞王達 尼爾所逐。達尼爾不自守,遣其部屬狄米脫裏守之。冬,聶伯河的凍合,拔都將全軍俱渡,約五十萬眾,進築長堤,繕備攻具,晝夜力攻,克之。12月6日城破, 城民猶巷戰,終日不休。既而占奪全城,城民復搶築新寨拒戰,次日更戰,士市民,爭出死戰。最後走入敵堂,登樓乘星以禦。> > 人多勢沈, 崩柱折,壹時死者如麻。狄米脫裏,傷而未死,執見拔椰。拔都佳其忠勇,釋而不誅。蒙古軍由此邐至加裏西亞。加裏西亞國,北界立陶宛,南抵喀爾帕阡川及普 魯士、西來特河口,其君主達尼爾,聞警亦走匈牙利,城遂下。至是,南俄之地悉定,而俄羅斯全部至是概行敉平。拔都大軍乃集結於加裏西亞境內。休息整補,準 備對波蘭甸矛利作次壹步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