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朝過年要喝3種酒,為何還必須喝壹種果汁,吃壹個雞蛋?

漢朝過年要喝3種酒,為何還必須喝壹種果汁,吃壹個雞蛋?

中國人過年喜歡喝幾杯酒,不能喝酒的就喝幾杯飲料,主要是親友碰碰杯,歡聚壹下。

漢朝人過年喝什麽酒和飲料呢?

主要是三種。

第壹種是椒酒。

李賢對《後漢書》的註釋裏解釋道:“椒酒,置椒酒中也。”也就是用壹種香草泡的酒,這種酒的酒性比較溫和,而且還有香味,所以適合所有人飲用。更重要的是,由於這種香草結籽很多,所以,也被寓意為“多子”,過年的時候喝,很吉利。

《四民月令》記載:“正月朔日,是謂正月。家室尊卑,無小無大,以次列坐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

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到了大年初壹,全家人都要在祖宗牌位面前聚集,依次坐好,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媳婦都要給老人敬酒,喝的就是“椒酒”。喝完酒才能去親朋好友家裏拜年。

第二種是柏葉酒。

古籍《漢官儀》記載了:“正旦飲柏葉酒上壽”。柏葉酒顧名思義就是用柏樹葉子泡的酒,漢朝人認為柏樹是四季長青之樹,也就是有長壽的美好含義,所以適合過年的時候向老人祝壽。

漢朝人飲用柏葉酒的風俗壹直傳承很久,南朝庾信《正旦蒙賚酒》還寫道:“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

第三種是屠蘇酒。

《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很多漢朝風俗,其中寫道漢朝過年的時候,到了正月初壹,“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白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進壹雞子。凡飲酒次第,從小起。”

這段史料非常重要,除了記載了漢朝人過年喝的第三種酒也就是屠蘇酒,相傳是名醫華佗發明的,把大黃、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白術、桂枝等中藥泡在酒裏,也有健身排毒的作用,但喝這種酒的風俗很奇怪,“凡飲酒次第,從小起”,要從年齡最小的人開始喝。

裏面還記載了漢朝人過年必須喝的壹種果汁飲料,那就是“桃湯”。

這也就是把桃子用熱水熬制而成的桃汁,因為古人認為桃木能驅邪,所以也是取這個寓意。《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夢到“漢高廟神靈,遣虎賁武士入高廟,拔劍四面提擊,斧壞戶牖,桃湯赭鞭鞭灑屋壁。”

也就是說,王莽做夢夢到漢高祖劉邦,很害怕,就派武士把這種果汁潑灑在漢高祖的廟裏。

《荊楚歲時記》裏還有“各進壹雞子”的記載,也就是說過年喝酒的時候,還要每人吃壹個雞蛋。

這估計也是團團圓圓的寓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