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歷代人們常以愛慕?驚異?迷惑不解的心情,對夜明珠津津樂道?古代壹些文學作品和民間的壹些傳說,往往給夜明珠塗抹上壹層又壹層神秘色彩,編造出壹個又壹個扣人心弦的神話故事?
在戰國許多古籍中,常常提到壹些夜間發光的珠寶璧玉?如晉王嘉《拾遺記》:“有獸狀如逐,銜夜明之珠,其光如燭?”《戰國策?楚壹》:“萬遣使獻雞駭之犀?夜光之璧於秦王?”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周穆王時,西胡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這些奇珍異寶究竟是神話虛構還是真有其物呢?
夜明珠在我國古代民間又名叫“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相傳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夜間能發出強烈光芒的奇寶?古人曾傳說夜明珠就是鯨魚目?梁任防《述異記》卷上:“南海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魚死而目皆無精,可以鑒,謂之夜光?”近年來壹些科學家則認為它們可能是幾種特殊的寶石礦物?據地質學家研究,自然界確有少數幾種礦物,如某些含雜質的金剛石?磷灰石?重晶石?螢石?白鎢礦?鋯石和水晶等,在受到外界能量刺激,如加熱?摩擦?通電以及紫外線?X射線或陰極射線等短波光的照射,會產生發光現象?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記載,古代中國人喜愛敘利亞產的夜明珠,它別名為“孔雀暖玉”?據說,印度壹些人把夜明珠稱為“蛇眼石”?據日本寶石學家玲木敏於1916年在他編纂的《寶石誌》中記載,日本的夜明珠是壹種特殊的紅色水晶,被譽為“神聖的寶石”?
我國也有推測,某些寶石白天接受陽光曝曬,至夜間即能放光?古人可能把這些東西加工成圓珠形或其他形狀,這就是古今中外傳說或史書記載的夜光璧或夜明珠?據1984年《河北科技報》報道,我國在廣東某礦山選帶上發現壹淺棕色的螢石,證實了史書記述的夜明珠確實存在,我國並有蘊藏?但是,這些放光的礦物都需要事先接受外界的能量刺激,與古書所述又不盡相同?有沒有無須光照也能放光的珠寶璧玉呢?據傳慈禧太後死後嘴裏就曾含著那樣壹顆夜明珠?
唐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多少年來廣為傳頌?夜光杯最早出於何時何地,已無從考證?近年屬涼州故地的甘肅酒泉也出產夜光杯,原料采自祁連山上祁連玉,也有人稱其為夜光石?不過種種祁連玉屬於峋巖類,根本不會夜間發光?有人指出,今之夜光杯非古之夜光杯?但也有人認為,古之夜光杯本身也不能發光?那麽它為什麽被叫做夜光杯呢?解釋不壹,有的人說,夜光杯壁薄,斟滿酒後對月映照,月影倒入杯中,月光透過杯壁,與酒色相輝耀,而呈異樣的光彩,故稱夜光杯或夜光常滿杯?
1900年,英?法?日?俄?德?美?意?奧八個帝國主義國家合夥拼湊的“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侵犯?慈禧太後挾光緒皇帝從北京逃往西安,宣布實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政策,與侵略者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據說,慈禧太後為了博得侵略者的歡心?將自己珍藏的四顆夜明珠作為信物,派遣壹個小宮女送去給侵略者?這個小宮女有愛國主義感情,不願把奇寶送給外國侵略者,她非常氣憤地暗藏寶物於民間,當時誰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成為近代壹大懸案?
過了幾十年後,在西安發現了四顆明珠,經郭沫若同誌考證?這正是失蹤了幾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後珍藏過的四顆夜明珠?據報上發表的消息說,把這四顆夜明珠放在抽屜裏,“晚上進屋未開燈,壹拉抽屜即見滿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物以稀為貴?夜明珠本從礦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極為稀少的,開采也很困難,故此它顯得格外珍貴?壹些古書描寫它具有“側而視之色碧;正面視之色白”的奇異閃光?據說,在古代希臘羅馬,個別帝王把它鑲嵌在宮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後?公主把它裝飾在首飾上或者放在臥室裏,以它作為國寶來加以宣揚和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