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正論》中,老子在古籍裏發現了?佛法?的奧秘,西出函谷關是為了找釋迦牟尼佛拜師學道。談及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名人,春秋戰國時期的?道家之祖?老子絕對榜上有名。後來東漢末年,天師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壹脈道教,老子更是被神格化為了?太上老君?。相傳老子當年在古籍中發現了壹個秘密,於是便留下了《道德經》之後西出函谷關而去。這該從何說起呢?
這個說法,起源於唐代佛教典籍《甄正論》。這部經書中記載,道家之祖老子,從失落的古籍中,查找到了?佛法?的存在,並且對其心向往之。幾經考證之後,他終於出發,西出函谷關前往天竺,拜釋迦牟尼佛祖為師,從此?摳衣學道?,不知所蹤。
老子將就釋迦摳衣學道。故遙尊曰師。並是老子西升經文既稱佛是己師。這樣的說法,當然只不過是佛教的?壹家之言?而已,也不可能是事實的真相。它反映出來的,無非就是自古以來,佛教道教兩家之間的互相攻擊,明爭暗鬥而已:其實?拜佛為師?這種說法,也只不過是佛教徒對道教的壹次反擊。在晉朝,佛道兩家摩擦頻繁,東晉道士王浮,為了證明道教道統勝於佛教,就杜撰了《化胡經》,所謂?化胡為佛?的說法就是從中而來的。上面記載,老子西出函谷關之後,化名釋迦牟尼,建立佛教。佛陀,也只不過是?太上老君八十壹化?之壹。
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唐代的佛教徒,就如法炮制的了壹個?拜佛為師?的故事版本,和?化胡為佛?相抗衡。這兩種說法當然都不是真相,在歷史上,老子西行之後,就?不知所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