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展館介紹

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展館介紹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偉大發明之壹,如今經過了技術的進步,現代印刷在已經是代替了古代的雕版印刷,但是屬於我國曾經的傳統技藝卻不能就這樣埋沒在歷史的歲月之中,下面就讓我們壹起前往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了解這關於古代印刷的相關知識吧。

揚州

揚州是通史式的城市。兩漢時期被分封在這裏的各諸侯王利用本地優越的地理條件發展經濟,使揚州出現了歷史上的第壹次大繁榮。隋唐時期,大運河的開通又壹次給揚州的發展提供了契機,隨著唐朝的空前繁榮,揚州也成為南北糧、鹽、鐵等重要物資的運輸中心和海內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事實上已經成為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無數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為揚州留下了輝煌的壹頁。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使揚州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康熙和乾隆多次“巡幸”,更使揚州出現空前的繁華。揚州的過去又是壹部令人心酸的歷史,統治階級的爭奪使這壹地區的人民飽受戰火的摧殘,數次變為“蕪城”。

揚州博物館文物展示

“豪華落盡見真淳”,歷史的煙雲早已散去,千年文物無言地訴說著往昔的繁華和壯烈。揚州的歷史,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為她的子孫後代留下了大批寶貴的歷史見證物。揚州博物館依托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取得持續發展。從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到春秋戰國以來的金屬器、陶瓷玉器、名人書畫、各類雕刻藝術品,壹直到近代以來的名家作品都有收藏。特別是古代雕版印刷,揚州至今還保留著大批珍貴的古籍版片和雕版印刷傳統技藝,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廣陵潮

地處江淮平原東部的揚州,是中國古代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和東西物流集散的都市。揚州城市故事,如澎湃的廣陵潮,高潮叠起,連綿不絕,既經歷了“歌吹沸天”的繁盛,也飽受過“廢池喬木”的悲愴。春秋時代吳王築邗城,開創了揚州的城市歷史;漢代以廣陵城為中心,發展出繁榮的區域文化;隋唐時代南北運河的開通,使這裏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國際都市;宋元之際,揚州雖然遭受了戰爭和環境變遷的影響,城市生活依然保持著良好的活力;明清時期,隨著漕運通暢和鹽務興盛,這裏再度出現了令人眩目的繁華。融南北文化於壹體的揚州,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品格和生存方式,並以巨大的文化輻射力影響著古代中國的廣大地區,被人們稱為“中華民族值得驕傲的地方”。

國寶廳

這裏展出的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是國寶級文物珍品,也是揚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該梅瓶采用半擬真、半寫意的施釉手法,用大面積的鈷藍釉表現遼闊浩渺的海洋與天空,再用淡雅的青白釉塗飾雕刻生動的神龍,表現了神龍出水,禦雲而行的壯美景象。

整個國寶館圍繞此件展品,在有限的空間內精心設計出梅瓶的演變、龍紋的演變、存世品對比等幾個部分。運用霽藍色和白色為展示基調,將珍貴的國寶陳列於展廳中心,以突出展品的重要價值,並在中心展櫃周圍設置了多媒體觸摸屏,以幫助觀眾全面了解展品的相關知識。

中國雕版印刷館

如果說書寫文字的發明使思想得以長久留存,那末,印刷這壹偉大的復制活動,則使知識超越個別性的局限,成為廣大人群,乃至全人類***享的文明成果。從某種意義上說,文明的智慧之光正是通過印刷與閱讀驅散愚昧的迷霧,把人類帶進文化普及與昌盛的時代。然而,我們不能忘記,這個知識憑借印刷物廣泛傳播的文明,肇始於古代中國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不僅以其繁多的種類廣泛應用於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最卓著的貢獻之壹。它使知識信息的傳播在質和量上都產生了巨大的飛躍,從而成為社會發展、宗教繁榮、科學普及、技術進步和文化交流的強大動力。

揚州雕版印刷館

揚州雕版印刷肇始於唐,發展於宋、元、明,興盛於清。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著無數技藝高超的雕版刷印藝人,雲集揚州,他們薪火相傳,為古城的文化繁榮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清代的揚州,刻書之風已遍及郡城州縣,其品種之富,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質量之高,卓然於歷朝。揚州詩局的創建,奠定了揚州成為當時中國重要的刻書中心之壹的基礎;而《全唐詩》刊刻,更以其無可逾越的精美,標誌著揚州雕版印刷的輝煌。時至今日,廣陵書社秉承古城豐厚的文化積澱,社內迄今仍珍藏有近30萬片古籍版片,同時更以保存全套雕版印刷這壹絕無僅有的“國粹”工藝流程,蜚聲海內外。